老师非因孩子问题面谈家长:谁给的权力?

01


“10月13日,浙江杭州一学生家长爆料称,学校要迎接检查大扫除,让家长自愿打扫。一家长因没看到群通知,错过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家长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


事后家长表示,已和老师沟通和解。但对于家长去打扫卫生不认同,孩子完全有能力去做。对此学校办公室老师称,家长帮助打扫电风扇、窗户等是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也是疫情期间出于对卫生的考虑,家长都是自愿参与,并未强制。”


该话题很快在网上发酵,引发不少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网友的热议。从媒体争相报道和网友的反应可以看出,这背后隐含的东西触动了我们大多数人久违的忍而不发的情绪,或者在自我的现实面前不便发声、不敢发声的情绪。

 

02


存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不仅能为平民实现脱贫、财富自由、光宗耀祖,也能打开社会地位上升的通道。这样一便能定终生的事,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里种下了不可磨灭的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要想书读得好,老师自然是要顶礼膜拜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最虔诚的告白。


由此,为师的父亲(或母亲)与血缘上的父亲(或母亲),在心里是同等重要的了。某种程度上,师应该高于父母一等,因为师是学识渊博人士,是外人。而我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是礼仪之邦。


所以,在有关学校的事情上,老师比家长更有话语权。


因此,虽然老师说了是志愿参加,但家长当真没参加时,老师就会有了成人之间交往不被尊重的感觉,就有了事后仍然要求家长说明没参加原因的诉求。


而对于老师的无意识投射,边界清晰、勇敢的家长是不能认同的。于是双方就有了冲突,和后来的曝光,以及引发的热议。

 

03


十年动乱,造成了国家教育和人才的断层,贻误了不少发展时机,拉大了与外界的差距。


为了缩小和外界的差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宏图大略。


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迫切意识到教育、人才的重要性。于是1985年诞生了教师节,通过对教书育人者的尊重,来重新唤起大家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这让压抑了十年的中国人,把被压抑的部分过度补偿到现在的“学习”上。


一时间,改革开放、学历、人才让中华大地上的人们热血沸腾。跳槽、高薪挖人、学历事件、令人咋舌的MBA学费……以史无前例的影响深度和频率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考上好大学、出国留学成了许多人坚持的通向未来辉煌之路的“唯一”选择。


独生子女政策,让新一代的父母们,不再像多子女的他们的父母那样:舍得“放任”孩子自我成长:原来寄托在N个孩子身上的繁衍后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事,现在没有选择的只能放在这一个孩子身上。父母们、祖父母们不得不绷紧神经,把自己过去未曾得到的,期望得到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放”在孩子身上。


于是,孩子就成了家庭第一大的事,孩子的学习教育,不仅成了孩子第一大的事,也成了父母第一大的事、家庭第一大的事。


再苦不能苦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各种孕期教育、学前教育、课外辅导班应运而生;各种孕妇、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应运而生……


“学区房”诞生了,学区房价格日益攀升……


在教学考核、升学率、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下,学习通过学生(孩子)把老师和家长绑在了一起,老师和家长无意中互相把自己无法承担的焦虑投射到对方身上。老师“越界”指挥家长,家长“越界”要求老师的事,层出不穷。但双方不得不压抑着达成和解,因为是为了学生(孩子)好,是为了学生(孩子)着想。

 

04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国家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一味的追求高学历,不仅浪费人才,浪费教育资源,也使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也不利于社会的良性长远发展。


近十年来,国家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扩大职业教育和各大高校本硕招生数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革教育体制,优化就业环境,优化创业机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为每个老百姓创造、提供了各显神通的机会。有了白领、蓝领、金蓝领同时发光的舞台。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岗位,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包容性。学历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收入差距更多体现在行业从业人数和职业能力上。


同样,高学历人员、名校生发生的一些害人、害己的事件,也让大家意识到,只用“学习好坏”来评价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越来越多因学习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也提醒我们,只用“学习好坏”来定义孩子是误人子弟的。


建议:


1.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确、建立自己的职责边界,既各司其职,又能做到相互协作;家长和老师也不要越界,去过多的干涉孩子。


2.教育不仅仅只体现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打扫卫生。


3.家长也不要再把学习好看成是孩子唯一的人生出路,应该认识到,现在是一个充满多元变化,多元生活、多元工作的时代,没有必要一定走“老路”

原创:心玥诚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