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乘风破浪的姐姐》当评委的杜华,该不该骂?

文: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熬夜追了今年最期待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能看到这么多美丽优秀的女性展现自己的风貌,同为30+的年纪,我自己也感觉很骄傲。

 

宁静在初舞台娓娓道来一首《吻别前的那片海》,一袭白裙,不是少女,却胜似青春;

万茜拿起了吉他,重新演绎《敬你》,眼神里有魂,有丰富的故事感,那是年少时读不懂的魅力;


沈梦辰的表演令人惊喜。

从“壁花小姐”到“dancing queen”的华丽转身,是她自己的变装秀,也书写了成熟女性们的底气。


这30个小姐姐,无论是在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里,你都没办法忽视她们身上的光芒。


– 01 –



姐姐们乘风破浪的同时,首播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评委杜华在微博上被姐姐们艾特,网友们也在疯狂吐槽。 看完整期,我对杜华女士印象深刻,因为最初看到她的一些点评确实觉得迷惑,比如有些表演其实蛮精彩,但给的分数确实没有达到我的期望。


对于黄圣依的表演,杜华表示“她可以达到女团的标准”,节目组后期特意补充强调“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

也是很严谨了,毕竟“女团标准”又不是一个固定定义,从来就是见仁见智的倾向,一千个人心中可能有一千个“女团标准”。 我边看节目也边跟几位闺蜜讨论,我们每个人pick的不一样,被打动的点也不一样,我们都想看到百花齐放,但赛制和规则又决定了,总要有取舍和评判。 选秀类综艺向来如此,嘉宾们八仙过海,评委和观众各显神通。

我们争论的不只是哪位选手更优秀更出色,其实也是在交流彼此的认知和逻辑,冲突和分歧难免,但透过这些表象你能看到更多真实。 评委杜华在这个节目的发声,乍听刺耳,但是映射了现实,因为对于30+的姐姐,从来就没有过整齐划一的认知。


这种看热闹的心态确实很落伍,但关于这个节目的猜测和疑虑,又何尝不是折射了大众对30+女性的不解和偏见呢?


– 02 –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很容易走进认知误区。


 曾经我也跟很多人一样,对30+姐姐们的想象很有限,会简单粗暴的把她们分成两类,一种是事业型女强人,一种是居家型家庭主妇。


 工作后深度接触了30+的女性,我渐渐意识到,年龄从来不该成为一道分水岭,女性也远不只是两种类型。 过去的刻板印象该被打破了。


谁说过了30岁的女性就老了?

她们最重要的人生任务就未必就是结婚生子,也许“少女感”不再,但她们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


 而且也不能再用“鸟笼逻辑”的定式思维去衡量一个人。


 在传统的认知里,大家会觉得演员唱不好歌,歌手跳不好舞,“女团”是属于20岁的年轻女孩的,所以就用20岁的女团标准去衡量30岁的姐姐们,很难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同样在变化成长中的人。


吐槽评委杜华看似是体现了更开化的视角,但实话讲,转过头来,我们都偶尔是“杜华”,用自己局限的标准去衡量姐姐们。


 我在弹幕里,有看到不够友好的声音,会点评某位姐姐作,会说谁谁谁身材不够好,会觉得有人心机,有人公主病,甚至谁谁谁不该来参加节目。


 其实都是因为刻板印象和“鸟笼逻辑”,我们常常会用一套可能过时的标准去审视别人。


 这是一种“通病”,区别在于是不是能及时调适、自我修正。


– 03 –


我一开始看到杜华的点评也很生气,感觉她没有搞清楚状况,vocal厉害的姐姐为什么要去dance? 


直到金晨的表演结束,她说金晨是她的理想女团人选,我才恍然,对姐姐们有刻板印象的其实不只是大众。


杜华的点评跟节目预告时大众的预期十分相似。

都是在用既有一些定式思维去解构“30+的女团该是什么样”,也包括对某个人的评价,都难逃主观的窠臼。 


但随着节目播出,评委也好,观众也罢,大家的态度也许都会变化。 


我看节目的时候,就有被shock到,很多姐姐的表现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想象。


 我曾经以为张雨绮会走狂野或者魅惑路线,结果一曲《粉红色的回忆》,让我大为改观,原来她也有很可爱俏皮的一面;


蓝盈莹也让我眼前一亮。

印象中她是随遇而安的文艺女青年,没想到她身上也有股执着的劲头,舞台上的她像变了一个人,跟《甄嬛传》里的状态完全不同,焕发生机,更有魅力。

姐姐们在成长,在变化,我们的眼光和标准其实更应该变一变,这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榜样力量。


 她们不仅在挑战自己,也打破了偏见和刻板印象,包括杜华都有被她们的优秀和认真打动,打破了思维定式,用更开阔的眼光去重新看待姐姐们。 


沉寂许久的阿朵出现在初舞台,民族音乐的的表演很具个人风格。

讨论到成团话题的时候,阿朵说“不一定是我C位,一个团体一定是谁在不同的part最能够展现她,一定是在这个时候来凸显她”。

阿朵这番话终于让杜华意识到女团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团,而这是她从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等到郑希怡登台的时候,节目到达了高潮。

她开演唱会般的舞台魅力,不仅征服了我,也是第一次让“难搞”的评委杜华发自内心的承认,“这些小姐姐是真的有才艺,真的能成团”。

也许节目组和评委都没有想到,原来30+的姐姐们这样出色,原来女团也可以是这样的风貌,之前的不看好,现在都变成“真香”。

 看到这里我蛮欣慰的,我觉得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打破一些固有的对女性、年龄的偏见。 


打动观众很重要,但就连评委都在改观,姐姐们做的很棒。


 杜华的自我修正,也许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成长变化,可能因为这些姐姐们的存在,会有更多人能放下刻板印象,用更客观、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女性,面对年龄。 


– 04 –


前些天,杨丽萍老师被骂上热搜的新闻就让我很感慨,也跟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能理解我们对于不一样的声音的愤怒,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更开明更包容。 


但是所有的变化、成长都需要时间。

在没有同类型节目可参考借鉴的情况下,普通大众也好,专业评委也罢,也许都难免带着局限的视角去看待姐姐们,也会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分歧。


 吐槽谩骂带来的只会带来更大的纷争,更多积压的负面情绪,打破偏见从来不是靠语言暴力,而是自身实力


 这倒是真的要向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学习,如果没得到肯定也没关系,一笑而过,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她们能重新定义女团。 


虽然我不知道节目最后是不是真的要成团,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姐姐们已经重新定义了“优秀”。 


我看了杜华在微博上的回应,虽然在节目里有过分歧和争议,但也承认了“不一样的优秀,都是最棒的乘风破浪的姐姐”。


希望在之后的节目里,同为30+姐姐的杜华,继续打破刻板印象,体现更多的专业性,给姐姐们更多“做自己”的机会,做出不一样的新女团。


 《乘风破浪的姐姐》开场有一句文案是“我们关心成功,也关心失败,关心每个人要面对的那座山”,我很喜欢这一句。


 节目的舞台,就是真实世界的缩影,30+的姐姐们面对的从来不只是鲜花和掌声,那些质疑、不信任就是一座座山,她们能登顶,能翻越,也能把它们夷为平地。 


姐姐们在成长,而我们对于30+的姐姐们的态度也应该成长了,放下刻板印象和偏见,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翻的那一座山。

——  END  ——


作者简介:大将军郭,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心理学圈儿最后一朵儿接地气儿的性感女青年“大将军郭”,致力于性感而又实用地传播心理学知识,专业而又通俗地吐槽点评热门话题,精准而无痛地治愈大众心理创伤。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