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30岁,空虚,孤僻,偏执,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最近工作不顺利,心情比较低落,偶尔想想现在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单的人,找不到一个普通的朋友聊天,天天就是专注工作而没有人可以分享生活的人,家里人重男轻女,得不到关爱,朋友距离远,很少联系,以前热爱生活,做什么都有劲,现在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我是陆希吖: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吖,给你一个暖暖的抱抱


  • 工作不顺,心情低落

  • 对于很多事情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意义

  • 题主同时空虚,孤僻


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

包括人的尊严,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目的。

————结合题主情况分析————

其实题主因为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处于30岁,工作不顺,心情低落,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觉得没有意义,在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找不到他对自己的一个共对社会的贡献,因此提出为感觉到空虚,感觉到孤僻,感觉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为什么自我价值感低


  • 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 迷茫,对于当时的处境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 自我认知不清,自己的长短板不清楚

  • 自己完成的任务很难短时间没获得反馈


解决方案


  • 描绘自我画像,确定人生目标

    题主已经完成自己一直想要实现的目标了,之后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题主需要描绘自我画像,确定人生目标。

    了解自己,分析一下能力,自己以后想要在哪些方面提升,了解具体的信息,自己都需要做些什么。做一个长期目标。

  • 摸清能力边界,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性格,爱好,优势,劣势方面来分析自己的能力,分析自己职业的类型,以及晋升方向。

    这样分析之后,有助于自己更加的了解自己,同时对于第一步更好的完善,从而更好的制定出人生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

  •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实行

    都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计划,都不能离开最后一步最重要的实行。

    实行的时候,将目标分解,每天具体到完成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坚持一段时候后,看到新的动力,新的目标,找到自己的价值,重新出发,回到从前那个眼中有光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题主试着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新的目标,在这个领域的深究发展,有机会寻找到成就感,从而找到幸福。

    祝好~


湘遇成欢:凡事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感受到了楼主的心情低落,面对工作的不顺利,又没有合适的人倾诉,也没有合适的方法去调整,所以,你感到生活缺乏乐趣,没有意义,感觉孤独,是吗?

给楼主以下几点建议:


  1. 与自己链接。

    复旦名师陈果说:“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人,不可能总是处在你来我往,熙熙攘攘之中,所以在主观上也在寻找与自己独处,与自己对话的机会。这样的孤独它会给你更多的思考,通过与自己的链接,读懂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修正自己的偏差。

    你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静坐冥想,画曼陀罗,自我觉察等方式来与自己链接,去接纳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感受自己,肯定自己,支持自己……

    调整自己的内在状态,感受自己的力量与价值。

  2. 与他人链接。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链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以及归属需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甚至包括自己的家人。

    我们仿佛给自己包裹上了一层壳,也许,是害怕遭受别人的伤害,就不愿意敞开心扉,找人倾诉,虽然,这可以使我们避免受到一些伤害,却也把别人对我们的关心、爱和支持也都挡在了外面。

    也许,家里人重男轻女,你感受不到什么关爱,但如果你愿意去说一说你的烦恼和不顺心,或许他们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还是会愿意听你的诉说,这种倾听,其实就是一种支持;朋友距离远,很少联系,其实还是可以通过电话和微信等通讯手段来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的,距离是阻隔不了真正的情感的,去联系他们吧,他们也会很开心的。

    你也可以在当地加入一些圈子,比如运动圈,心理圈,绘画圈,摄影圈等等,在你居住的地方结交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和那些让你感觉舒服的人相处,感受来自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3. 和自然链接。

    我们人类是从自然中来的,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放松,自然而然地觉得心情舒畅。

    有空就到大自然去走一走,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看看那些一直存在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生命的平凡和伟大;也可以到附近的小树林里坐一坐,到充满着鸟语花香的小溪边走一走,爬一爬已有百花盛开的小山……

    每天都带着探索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命,每天都认为自己的人生在冒险,每天都愿意去尝试更多的东西,用这种尝试与探索带领自我的生命走向精进,体会更多的人生百味,我们就能真正的绽放生命。

    生命潜能是存在的,当你发现自我活得不开心,不喜悦,我们就需要去学会觉察,用觉察的心态挖掘丰盛富足的自我,用富足的自我去持续探索,你的人生才会在自我引领下, 走向更好的未来。

    另外,坚持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幸福感,也会让你更加积极乐观 。

    祝好 


亚伦兰斯: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听了你的诉说,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正所谓三十而立,但是这句话说着容易,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30岁是道坎,迈过这一步是成功,退后一步是悬崖,必须向前的时候,只能向前,而不是选择后退。所以,30岁最有压力,面对生活、工作、学习,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现在流行一句话,说男人30岁就死了,只是80岁才埋,对女人来讲同样的,只是说明30岁的人生活都不容易。

解决的方法并没有什么,为了让生活不那么单调不易我们就是要学会折腾,“没事找事做”,从各种途径丰富我们的生活。

首先,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去旅不论是徒步旅行,还是单车旅行,或者是自驾游,在旅途中看见许多美丽的风景,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各种不同的事,很快就会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如果经济没那么好,尝试一下写日记,
写日记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知道我们每天都在做什么,是不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是排压的好方式。

加油,大家都是打工人,你并不孤单。


 

余欢喜:1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亲爱的,看到你的陈述有点心疼你,抱抱!

通过你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你对当下生活状态的落寞和迷茫。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经历几段这样找不到生活意义感的时光,对生活缺乏动力感.我也经历过,但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当下能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接纳并觉察自己的情绪,然后再来找突破口。


【现实生活中的负性事件】

1、最近工作不顺利,心情比较低落 

2、孤单感,找不到普通的朋友聊天 

3、天天专注工作而没有可以分享生活的人

4、家里人重男轻女,得不到关爱

5、朋友距离远,很少联系 

【背后原因探讨】

1、工作投入的精力占比过重。


想想这种精力分配的背后原因。
是想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找意义感?
还是因为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就可以分散自己的孤单感,不用想太多其它的事情?

用题主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单的人,平时沟通交流的朋友比较少。工作在目前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比重,那么最近工作不顺利就是一个触发性事件,投入了很多精力的事情没有做好,必然会带来挫败感,心情低落。

2、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淡漠

人是社群动物,可以享受独处,也需要在和他人沟通交流和分享中找到意义感。社会关系层面,可以日常分享交流的普通朋友,好朋友又距离远比较少联系。亲密关系层面,家里重男轻女,得不到关爱。在遭遇困难,比如最近工作不顺时,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会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孤单落寞,也会质疑自己奋斗的意义。

3、自我设限

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教养模式,带来的自卑感。
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模式,自我价值感低。
在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有恐慌和自我设限的部分。

【突破口】


1、接纳自己


当下觉得迷茫和落寞是很正常的。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多花一些时间了解自己,在觉察中成长。

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当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工作对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朋友?

2、实际行动支撑

放下工作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转化一下心情
读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


推荐《遇见未知的自己》、《被讨厌的勇气》
在平台听书、冥想都可以
你要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
从大家的经验中找找灵感

3、与自己和解


原生家庭的养育的确会影响我们。
但是我们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负责。
好好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
关爱她照顾她!
和自己和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期待着你能找到自己的意义感


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如果现在你觉得没有人爱你
那就从自己好好爱自己开始做起吧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交喜欢的朋友,读喜欢的书都可以。
每天收获一点点…

要相信30岁的你值得拥有世间所有美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
加油哦!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