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面对死亡焦虑,有什么心理调节的办法吗?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18岁大一,留学生,因为疫情原因gap了就一直待在家里。以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焦虑,但没有最近这么严重。
这段时间死亡焦虑特别严重,除了自己以外也特别担心家人,特别是年纪大了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们,待在一起就会想着以后可能哪一天就没有机会了。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恐惧,很害怕孤独。

经常会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恐慌,觉得人生就像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终点是虚无,非常绝望。甚至想着跳楼或者哪天发生一场意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了。死亡焦虑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觉得世界不真实,也很难集中注意做其他事。

跟很多朋友都聊过,大部分人都对我害怕的点没什么感觉,或只能短暂的缓解症状。
不太清楚和咨询师聊一聊会不会有更多帮助,但是感觉自己语音会紧张然后思维混乱..

湘遇成欢 :凡事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ta的主页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也是越来越常见。

一般来说,焦虑来自压力无处释放,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让心情放松,增加生活的兴趣,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焦虑的影响。

给楼主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死亡,珍惜生命和时间。

你看过电影《寻梦环游记》吗?

这部电影从三个层面解释了什么是死亡: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层面,心跳呼吸停止就是死亡;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从社会上消失,下葬即为死亡;第三个层面是所有记得你的人都忘记了你,你才彻底消失了。

而哲学家对死亡的定义,常常关注生死的本质、意义等,他们对死亡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只有好好对待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生命从起点奔向终点,人间是一趟几十到百年的漫长旅途,谁也不能逃避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快乐每一天。尽人事,听天命,才能在生命的尽头,不留遗憾。

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命最终都将走向死亡,所以,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留下一些痕迹,所以,生命和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用有限的生命和时间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那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神奇。

2,当焦虑出现的时候,用一些方法帮助自己放松,专注于当下。

我们对未来越担心,就会越焦虑,因此,我们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感受此时此刻,关注生活本身。

你可以把自己的焦虑都写下来,然后撕掉;也可以找合适的人倾诉;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用盒子呼吸法放松;听舒缓的音乐;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画曼陀罗减压;经常冥想静坐……

3,坚持记录生活中的三件好事,感受生命的美好,提升幸福感。

由于我们的祖先,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他们需要应对洪水猛兽,焦虑是他们的有力武器,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危险,脱离险境。因此,我们的基因里是自带焦虑的,但现实社会并没有洪水猛兽,于是这些焦虑基因为了发挥他们的作用,就会把小小的危险放得很大,仿佛我们要面对洪水猛兽一般,而事实上,我们需要面对的只是一只小猫咪而已。

就像死亡,其实离你还有几十年的距离,但你却觉得就在眼前,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现实与想象不是一回事,多关注现实中的美好,就会减轻死亡焦虑带来的影响。

每天发现生活中的三件好事记录下来,每件事用一句话记录就行,还可以加一句感谢升级成感恩的事。

记录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开心的事情,你做了哪些事情,可以是给好朋友打了个电话这样的小事,也可以是通过考试那样的大事。有谁值得感谢,可以感谢自己、家人、朋友、大自然…

一边写一边体会这件事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写完可以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分享,还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参与,一起提升幸福感。 

Vege青:坚持终身成长,陪你一路发光。

ta的主页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死亡焦虑。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

由于疫情的影响,相信你看到了许多因病毒失去生命的新闻和数据。在这种刺激之下,你内心的死亡恐惧被激发出来,感觉到死亡似乎就在自己身边,自己和家人也正受到病毒和死亡的威胁。

这种关注和想法便加重了你的焦虑感,而你对死亡的不全面认知也让你产生恐惧感。

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认识死亡呢?

欧文·亚隆也曾经说过:生命和死亡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先后发生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死亡跟生命一样,都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一段必须经历的历程。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才是有始有终的。

死亡的存在正是凸显出生命的意义,没有死亡,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是死亡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我们会恐惧死亡呢?

关于死亡最常见的恐惧,主要有:我的死亡会造成亲友的悲痛,我的亲人会离开我而感到孤独,我所有的人生计划都无法实现,等等。

其实,我们恐惧的不是死亡这件事,而是害怕死亡来临时,我们的人生还不够圆满,还留有遗憾,会心生懊悔。

死亡也会激发你内心一直存在的情感需求——渴望被关注、被关爱,渴望亲人的陪伴,渴望给予亲人更多的爱。

而当这种情感需求未被满足,或是还没有做得足够,就会因为死亡而产生恐惧,害怕自己无法再获得和拥有,也无法再给予。

如果一直陷在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中,就会迷失方向,也失去生活的动力,被负面情绪困扰,影响到现实生活的正常进行,也会让你忽视生命中许多人和事,失去更多,将来产生更大的遗憾。

认识了死亡的意义,了解了自己内心的需求,怎样去面对死亡焦虑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

正是因为生命必然走向死亡,我们必须直面它,承认它的存在,也允许自己的情绪发生。

可以想一想,如果死亡来临,你感到最遗憾的是什么?

然后,把关注点放在现实生活上,珍惜眼前,活在当下,去完成你将来可能会感到遗憾的事。

过好现在的生活,好好去陪伴亲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当下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多彩,不让自己和亲人留有遗憾和悔恨。

当你投入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你会体验到充实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也就不会惧怕死亡的来临。

推荐你观看电影《心灵奇旅》。也许你会明白:人生的“火花”是什么?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生命的火花就已经被点燃。

生命最大的意义在于活着,接受人生的自然规律,然后去感受,去体验,去经历。

就像男主角说的:我会享受,要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给你健康心理:1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1、平常心看待死亡焦虑,做好防护;

疫情期间,网上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仿佛洪水猛兽般扑来,在这场无声的战役里,很多人遭遇不幸,每天看着不断上升的感染人数确实是很令人害怕,甚至产生死亡焦虑。不仅担心自己也会很担心家人,这种焦虑是正常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适当的焦虑使我们做好防护,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伤身伤神,而且使我们做事效率降低。焦虑是必要的,平常心看待它,做好防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类在进化史中遇到过更多比现在更严重的灾难,但是都挺过来了,所以你要有信心,哪怕是现在的新冠病毒,也并非是不能治,相反,必胜的信心,积极的心态,做好防护才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关键。

2、学会享受孤独;

曾经我以为去旅游去吃好吃的才能让自己开心,后面我发现去旅游的机会其实不多,每天我们面对的更多是琐碎的工作,面对的更多是孤独。后面我尝试从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寻找快乐,这样的快乐才多,哪怕是打扫卫生,从脏乱到整洁光亮,内心的喜悦感油然而生,忽然领悟其实快乐就藏在一件件小事里面呀!自己独处的时候,是成长的最好时机,你可以学一个技能,可以养一朵花,修身养性,怡然自得。如果我说的这些你都不感兴趣,那你就去寻找自己的爱好,多尝试,发现自己的喜好,当自己感到孤独的时候,就去做这些让自己感觉开心的事情。

而且我们独处时,不需要考虑任何人的感受,只需要顾好我们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呢!

当然,修身养性这种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呢试了一次两次都没有效果,但是请你一定要坚持,因为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加油^0^~

3、无法集中精力感受自己的情绪时做一个催眠或者冥想;
可以深入了解催眠和冥想,对于平复焦虑情绪非常有帮助

4、很多人和你一起努力,共战疫情;
你看,那么多医生护士冲在一线,那么多工作人员在战斗,你也要拾起信心,加油^0^~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happy牛-new:二级心理咨询师

ta的主页

仔细阅读了你的描述,了解到18岁的你,留学生,因疫情滞留家中而产生焦虑,近期死亡焦虑严重,影响到生活,希望寻求解决办法。

此刻的你,状态如何?有没有好些了?

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愿能带给你一些温暖与安慰!

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下你的描述:
“ 以前就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焦虑,但也没有最近这么严重。”
焦虑,面对不确定的状态或未来,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焦虑是人类典型的情绪自驾模式之一,常常表现为“万一……”,其背后所隐藏的是“必须要控制”“必须要完美”这样的信念。

持续的情绪困扰几乎都来自自驾模式,而绝大多数的自驾模式都是习得的。

请问你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容易焦虑吗?你的父母或其他家人中是否也有人常常处于焦虑状态?

“这段时间死亡焦虑特别严重,除了自己以外也特别担心家人,特别是年纪大了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们,待在一起就会想着以后可能哪一天就没有机会了。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恐惧,很害怕孤独。”
再次抱抱你!

请问最近是否发生了什么事?你或家人的健康状况最近如何?是什么让你产生特别严重的死亡焦虑?
请问你是否置身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者是你留学的地方是疫情高发地区?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你是从境外回来还是因疫情还没出去?你是否持续关注疫情?你如何看待疫情?
你对自己的留学生涯受阻有何准备和打算?

死亡恐惧每个人都会有,不论年龄,特别在婴儿期没得到及时的照顾或满足时,婴儿内在会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惧,缺乏安全感,有的甚至会伴其一生。另外老年人或重病患者相对死亡恐惧也会比一般人强烈。

“经常会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恐慌,觉得人生就像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终点是虚无,非常绝望。甚至想着跳楼或者哪天发生一场意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了。”

其实人类和所有生物一样,都非常脆弱,自出生开始,就在向死亡靠近,这也是自然规律,谁都逃脱不了。看来你确实特别在意!

“死亡焦虑给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觉得世界特别的不真实,有时间会有点难以感知自己的情绪,也很难集中注意做其他事。”
不知道死亡到底给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你能觉察到自己难以感知情绪、集中注意,这说明你具备较好的觉察能力,已经非常棒了

“不太清楚和咨询师聊一聊会不会有更多帮助,但是感觉自己语音会紧张然后思维混乱..”
看来你对自己似乎信心不足啊!其实你可以尝试一下!

绝大多数的自驾模式可以被新习得的模式代替或调整,建议你练习正念(冥想星球中有相关的正念冥想音频,也有课程),这需要长期坚持练习。现在先介绍一些小方法:
1、当觉察到自己焦虑时,用纸笔记录下你焦虑的情绪与想法、身体反应等。
2、当觉察到自己焦虑时,学会暂停、转移注意力,关注自己的呼吸,数着一呼一吸!
3、当焦虑发生时,把那些想法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自责、不逃避,知道它如空中的云朵一样,会随风飘逝,不必留意它!
4、推荐《穿越抑郁的正念之旅》
5、如何身体上有不舒服,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生理问题。
6、如果因关注外部信息引起焦虑,则减少关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未来还未到来,珍惜当下、过好现在每一刻! 

Monarchess:当你感到压力大,觉得不顺心的时候,就去逛逛菜市场。

ta的主页

听了你的描述,很为你难过,这是死亡焦虑症。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会遇见不可控制的未知事件,对未知的,不能够把控的事件会莫名感觉恐惧,对于死亡这件事情,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掉,死了以后会发生什么,自己将去哪里都会感觉恐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大多人的潜意识里会将死亡的恐惧埋藏在记忆的深处,不轻易唤醒它。

社会心理学家汤姆匹茨辛斯基曾经提出了一个恐惧管理理论,算是人类早期对恐惧的认知

那什么是死亡焦虑呢?有两个方面,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和正面临死亡时的焦虑心理,对即将分别和失去的不舍感,即有对世间的留恋和对你亲人的不舍,对将失去的已经拥有的事物的不舍,还有恐惧和无助的感觉掺杂在里面,这种感觉错综复杂,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分别的痛苦混合在一起。

虽然这种错觉,会被大多数人治愈,以后会有新的东西填满自己空虚的内心世界,所以自己也会遗忘错综复杂的感觉。但是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无助感还是会发生。

那如何缓解死亡的焦虑呢

第一:提升自尊水平,自我肯定,也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抵抗死亡的信息

第二:转移注意力,让空虚的心理被其它事务占据,比如读书,读关于缓解死亡带来痛苦和无助感的书籍,提高自己自身对死亡的认识,比如听音乐,轻音乐,来让自己心里放轻松。比如户外运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当运动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生命在跳动,在活跃,你会有与他人不同的感受。

第三:加深对死亡的理解,正确理解死亡的观念。死亡往往与生命相互联系。死亡对于他人生命意味着什么?对个人生命意味着什么?

有些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畏惧死亡,比如那些革命烈士,比如抗疫情的医生和护士,是因为他们将有限的生命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他们珍惜了当下的生活,不会把时间花费到无用的事情上,他们做了对自己有用的事情,无愧于心,正是无愧于心,他们才没有畏惧死亡。我说的这些话语都让你去思考,当你懂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死亡也就不可怕。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你减轻精神层面的痛苦。祝你早日远离对死亡的恐惧和烦恼,强大自己的内心。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