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对抗内卷的方式,是躺平吗?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最近看到很多人讨论内卷,向往躺平。疫情以来,社交活动少了很多,似乎压力感也很难排解。很多行业也在改变中。内卷和kpi带来的压力似乎在加剧。
1、对抗内卷的方式,是躺平吗?还有其他思路吗?
2、压力大时,该怎么保持自己的节奏,减轻焦虑感?
3、对于普通人,生活和职场中,如何抗风险?

Page B:一个机敏而浪漫的实用主义者。

ta的主页

【对抗内卷,就要躺平吗】

不知道题主是否愿意换一个角度:

「内卷不需要对抗,躺平也不需要理由呀。」

内卷,本身是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内,过度的竞争。

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不到10%的好处,复出了200%的努力,牺牲了自我或者大量的时间。

– 觉察到内卷,或者过度消耗;

– 分解问题,找出可以调整的地方;

– 制定计划后,管理单位时间的产出和专注;

– 及时删掉废工,多做前期尝试。

说白了,就是理想和计划要有,但执行时,没有必要每天关注,忘记它

如果,我们有一个仇人,就每天都要背负仇恨生活,一定会很痛苦。

「痛苦」是生产力的拖油瓶

目标:打败仇人

计划:xx天学会功夫和绝学,每日师兄弟切磋

日常:剩下的每天,好好练习和实战就行了。

kpi就像那个我们想要战胜的仇人。

它应该在前方远处,而不是肩膀上

【压力大时,该怎么保持自己的节奏,减轻焦虑感?】

很多答主写的建议是:冥想、规划、暂停、增加内在愉悦感、及时反馈。

应该都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建议了。

我的补充:

1、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能提升效能感

每当压力大、事情多,我们就开始「慢性自我伤害」了。

不按时吃饭,睡眠少,家务堆积,聚会也都取消了。

这样只会恶性循环。

对自己身体和情绪负责,自我掌控感也会提升

面对新增的压力时,也能够更信任自己。

– 即使没时间吃饭,也可以买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多喝水

– 关键时期适当的控糖,也能提升意志力,减少拖延;

– 没有时间睡觉,就在周末、地铁、午休补一下,哪怕只有20分钟,据说也很有效果的;

– 没时间处理家务、杂事,求助一下家人,或者请家政阿姨;

– 社交活动可以减少,但最低频率的社交还是要保留的。 哪怕聊聊天,交换书,打个电话~

2、保留压力有益的部分,不要害怕压力

压力有哪些有意义的部分

个人总结:

– 压力到来的时机,可以有益于我们跳出舒适区

  完善生涯规划、更新自己个人目标、获得学习机会更加适应社会、抓住机会更上一层

– 压力能让团队互动更紧密,激发个别人的潜能

– 压力能让人更新自己的视角,寻找过去没有尝试过的出路,也就是激发创新

– 压力可以被迫专注减少时间的浪费

3、警惕压力有害的部分,降低这部分影响

压力有害的部分有哪些

个人总结:

过度的防御、退行,导致通过消极的方法、自证预言、抱怨,去逃避压力;

– 丧失进取心,特别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些压力可能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对未来产生怀疑」

透支,为了短期的目标,透支长期价值,留下无数隐患;

为了达到目标,伤害他人,通过利用、陷害、推卸等手段,造成他人损失。

极端思维,只有数字,没有其他「价值取向」目标,迷失在重复机械的工作中

【普通人的职场,如何抗风险】


比较迷茫的人:阅读、主动承担小项目

比较容易瞎忙活的人:复盘

对自己1-2年后有个明确目标的人:学习、交流

30加的人:专注和沉淀,在某个分类领域积累资源

职场妈妈:工作有助于心理健康,而「职场」和「妈妈」,都能做到60分以上就很好了,不必追求每个角色都达到完美,“完美”也很可能会造成另一个极端

Wendy_2021:心理作者,2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这个问题很难,很大,以前看心友们写这类主题的文章,心里痒痒,但一直没敢写。

写回答压力小些,尝试回答一下,希望心友们能有收获,也希望大家指正。


【什么是内卷,原始概念,中间概念,普遍概念】

 

原始概念:“内卷”,英文叫 involution,看到 evolution的意思是演化就知道了,involution就是“向内演化”。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Alexander Goldenweiser从艺术角度提出,特点是画作线条简单,但特别精细复杂,花很多重复功夫,比如一个波浪线重复100遍。

 

原始概念没有好坏的评判,只是标明在方寸之地的创作密度

 

中间概念:海外回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在一本书里提到中国的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多,土地又有限,形成了一个“过密化增长”。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出现了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黄宗智借用原始概念把这个现象叫做内卷。

 

这个概念和原始从艺术而来的概念就不同了,是有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减少的意味。

 

普遍概念现在更是逐步演化为由于竞争而“不得不”在有限的买方市场内做着无限内演化的事情,颇有些贬义意味了。如,高考独木桥,小镇做题家,中国孩子奥数总是前三名,却在科研方面少出世界认可的创新,更别提诺贝尔奖了。

 

【分清内卷kpi压力与价值kpi压力】

 

在商业领域,前些年的靠价格比拼的团购大战,最后还不是做鸟兽散的入驻商家数字kpi是内卷kpi;

壹心理认真做平台,在帮助会员提高心理学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推陈出新的问题挑战,每日新增会员数,咨询小时数等这叫价值kpi。

 

【躺平又是什么?】

 

来自网络的解释: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其实就是一个词:活在当下—但是,看你怎么理解这个“活”,是如三和青年那样得过且过,干一天结一天工钱那样地活呢(假躺),还是真的不悔过去,不惧未来的活(真躺)呢?是活着(形容词alive)呢?还是活(动词live)着呢?

 

所以,躺平也至少有了两种解释。不过看题目的意思,取的是第一种解释,就是不去追求功名利禄,被动地消极地自我保护地走入心理生理的舒适圈吧?那就按这个理解答吧!

 

在灰度区间内寻找新的动态平衡点

 

社会学问题没有绝对化的答案,只能是在一个灰度区间,或曰光谱区间撷取自己所需要的,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当下那个生命本质匹配度最高的那个区间,而且还需要时时调整,动态匹配。

 

压力是自己的能力匹配不到主观或者客观目标的产物,焦虑是在产生压力的情况下,在冲上去解决问题还是撤下来回避问题两个选择之间不断制造内心冲突的产物

 

压力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压力才是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告诉我们,当事件发生,我们以不同的信念或想法去做滤镜,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如果你是员工:

 

对于价值kpi压力,如果发生了新问题,新挑战,你是选择把它看作是提高自己的机会呢,还是老板故意刁难要抓你把柄开掉你的借口呢?不同的滤镜,你自然会有不同的行为。

 

对于内卷Kpi的压力,你是发现后做一份如何移除内卷,替换为价值kpi的解决方案提交给老板呢?还是觉得大家都这样混,我也混吧就是安全?

 

#如果你是老板:

 

对于行业扑面而来,无法招架,趋向内卷kpi的压力,你是选择科学决策,不断学习,读书,求实创新,领袖员工,开出一个优雅的第二曲线,在蓝海中畅游,还是选择跟在他人后面模仿抄袭,只会打价格战,从人家那挖人,在红海里杀成一锅粥?

 

参见微软总裁纳德拉是怎样主动积极地和以往的竞争对手合作,并从文化建设方面,拆掉组织里的墙,用共情式沟通改变往日傲慢与防御的微软工程师文化,重启微软新时代的。

 

以躺平的心态,内卷的姿势,做个能够向上兼容的自我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绝对的坏,躺平和内卷也是,躺平里的“好”在于我们可以从中汲取那种超脱,不随俗,那种非主流的勇气,那种不需计较结果和得失的欣然,不计较功名利禄的洒脱;内卷里的“好”在于我们可以内化那种紧凑的,珍惜时间的高度注意力,以及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审美要求。

 

为什么不用躺平的心态,内卷的努力和勤奋重塑一个可坐可卧,向上兼容,奋斗又轻松的自我呢?

 

【给普通人的抗风险建议】

 

1.       健康第一,即便是高速运转的机器,也需要随时保养,为自己开辟一方心灵的净土,每天做几十分钟意识净化的活动,无论是冥想,还是兴趣爱好,或是打球读书,泡澡散步等,只要能够调节压力,恢复能量,把它当做工作来做。

 

2.       量入为出

不用奢望富豪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完全不是,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各自的玩法,玩什么不重要,怎么玩才重要。做什么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

 

3.       正念一切,什么意思?生活,工作在正念中,正念更多是一种意识,一种自我选择的行为方式。正念在身,五毒不侵。

 

识别并移除财富的信念障碍:对金钱的罪恶感,不配得感,愧疚感等等。

 

4.       做好职业规划

稳住现有工作的同时,开发第二,第三。。职业,做斜杠青年/中年。

一定要稳住现有工作。除非现有工作严重地损伤了身心。

同时,把爱好,兴趣作为起点,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一定会在初期积累之后,带来财富的回流。当财富回流大于等于现有工作后,自动完美切换。

 

5.       学习是一生的事。学习,活化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学习,开阔眼界,为下一次生活和职业的跃迁做心智和认知的准备。

 

6.       活在当下

有一个科幻小说写某个外星球的人,和地球人不同,地球人是因果线性的日子,过着前面,不知道后面,而他们则是每天每刻都在过他们所有的生命。

我们不妨借用这个隐喻,把每一天都过成有因有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每一天都单独计算,不去追悔不去奢望。

 

7.       借假修真

借内卷,压力之假,这些只不过是魔考,结果只是玩具,只是奖赏,都是人间的游戏,我们要的是修成长型自我之真,是过程。

 

8.       发现你的天赋礼物

有问题的地方必然有你的天赋所在,发掘出天赋,会比积极心理学的性格优势还更好操作呢(优势必然意味着劣势,对吧?),礼物没有优劣,它一定是你的资源和特点所在。

篇幅所限不赘述。见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

平台资料:

读书会:

《应对焦虑》《终身成长》《高难度对话》《你的内在无穷大》《贫穷的本质》

 课程:

李松蔚认知思维16讲

财商心理课,普通人的财富自由之路

 

其他资料:

书《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书《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


周雯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ta的主页

“内卷”和“躺平”的确是最近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两个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内卷在网络上有多种解读,其中一种是指社会高度发展达到一个极限后,无法向外扩张只有向内部挤压,来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他在书中反映了一种过度地竞争。

但是社会发展不会到达极限,如果真的能跳出低水平重复,也不存在互相倾轧竞争,比如在街边卖煎饼果子,如果做同样生意的人多了就会内卷,但如果做成像庆丰包子店那样的品牌,那竞争压力就会小很多。

还有人说高考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如果采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那相信不会存在内卷,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但是现在高考选拔制度是和企业选拔人才挂钩的,这样就只能是以同质化的题目去刷掉大部分人,留下少量精英重点培养,这就导致考试题目越来越无聊和无意义,在螺丝壳里修道场,简单的一篇文章,连作者都不知道写的时候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有什么修辞手法,考生要绞尽脑汁去猜,而且四个选项看起来都那么像。

像开会桌子上的水杯要成一条直线之类的低水平的精致都属于内卷。内卷破坏的是创造力

再说“躺平”,我理解躺平指在经过努力后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别人轻松就能达到的水平,干脆放弃抵抗,也不奋斗也不反抗

那么对抗“内卷”的方法就只有“躺平”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面对单位简单重复的劳动,难道就只能随波逐流了吗?No!就算是很简单的统计耗材这一件事,如果只是完成任务,那么就算是做100遍,也还是低水平重复,但是如果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来发掘意义,就会联系到耗材的统计与单位的资源调配有关系,是否存在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合理。

所以,我得出第一个结论,要摆脱内卷,就需要让认知上升一个维度,跳出事情本身,以更高的角度分析事情的意义

第二个观点,要想摆脱内卷,就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比如我现在的工作很多时候是走流程,我们单位的流程比较复杂,很多时候是从犄角旮旯里面找路径,第一次走的同事就会一头雾水,那么我可以总结出一个流程模板,把整个流程写下来,就算第一次走,也能一目了然,跟着走就能顺利完成。

第三个观点,要摆脱内卷,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领英”总结出的未来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TOP6,分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分析与理解能力,情商能力,创造能力和执行能力。每个人的核心能力都是不同的,可以看看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对应这以上6项能力分析一下自己有哪几项潜在核心能力,然后明确自己提升的方向,有意识地加强,最后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如何缓解焦虑呢?

从让自己恢复元气的角度看,我觉得偶尔“躺平”也不失为一种对策,因为暂时的逃避是为了积蓄能量

很多时候不是害怕“躺平”,而是害怕别人的评价,是怕“躺平”了以后爬不起来,追不上别人,那么不妨试着把参照系由别人转向自己。

和别人比较会带来焦虑,和自己比较则会建立自信。当你发现自己比之前又有一点点收获,你体会到的是一种成就感和踏实的感觉。

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时区,只要认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积累,总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且找到方向以后,心就不慌了,因为清楚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就一定不会错,而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

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慢慢走向成功。

温寻梅: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ta的主页

你好呀~

非常理解你的困惑,抱抱你~

内卷和躺平都是最近比较火的两个网络热词,内卷更倾向于是一种竞争状态,而躺平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不认为他们两个存在某种对立,相反的关系,内卷更倾向于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躺平则是一种主动的个人选择

用一些例子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比如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有些人为了看的更加清晰,可能会站起来看(舒服的坐着虽然很好,但是确实有可能会出现视线被挡住的情况),但一旦有一两个人站起来之后,这样就会挡住后面一部分人的视线,然后后面的人为了能够看到屏幕,就很有可能也会站起来……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得不站起来。

而站起来自然没有坐着舒服,人们付出的努力更多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实惠的回报。这就是内卷之所以会让我们觉得比较排斥的原因

如果说“躺平”是一种对抗方式,这就相当于,在这个电影院,有的人发现自己即便站起来,身高仍然比前排的人矮,还是啥也看不见,白费力气。所以,干脆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把这场电影当作一出广播剧。不做无畏的竞争,不花无效的力气,好好享受自己可以得到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躺平确实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如果买了电影票,却只能听广播剧,想必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情愿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躺平并不能解决内卷这种状态的出现,但不失为一种选择(现实中也有好多人愿意这样做)

我不认为躺平就是一种消极堕落,而对抗内卷似乎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要么拼尽全力,要么被淘汰,要么就躺平……

另外,越来越多人讨论内卷,似乎也不会改变什么,反而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焦虑与不满情绪。我不认为对所有的话题都是讨论的越多越好,现在的信息传递很快,很多消息对 我们并没有很大的价值,只会让我们焦虑的情绪在不断的传递和蔓延

还会发现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嘴上会说要躺平,但实际上身体却很努力。这无可厚非。需要意识到的是,我们只能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你怎样去应对现在的状态是需要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规划的,而不要过分的希望别人给你什么答案,或者希望问题突然消失。

我觉得应对内卷,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不应该什么都想拥有,我们也不应该觉得必须要拼尽全力,觉得必须要获得什么成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场景,觉得自己想躺平。比如我,有时候工作太累了,一瞬间生出一个想法,实在不想干了,我甚至会很真诚地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但是,这一点也不耽误自己睡一个好觉之后,一睁眼又精神抖擞去干活了。

最近学到的一点是——一个人的稳定的观点,其实是很少的,绝大部分都是特定场景下的特定感受,以及为了抚
慰这个感受而脱口而出的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如
果非有人对我说,你必须躺平,或者你不应该躺平,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也可以留意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应该躺平;另一个人告诉你,你不该躺平,你到底要怎样选呢?我想你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实在觉得无能为力了,那就看怎样能让自己更加舒服一点。我暂时就躺平了,但明天,不好说了。

别人都在疯狂的内卷,你可以停下来。别人都在舒服的躺着,你也可以偷偷努力一把。人生是我们自己的,迷失在别人的观点中是很可惜的。

祝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