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对情感的渴求与个人发展的冲突,如何调试?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母女关系中,有很多上对下的控制与被控制、责任转移、过度期待,极其不健康。我一度通过弃学来被动攻击我的家长。她真的是个好老师,而我不是她的好学生,我也乐于当这样一个差生。报复是很有快感的。

但代价是极大的影响了我的个人发展。我放不下对他们的期待与怨怼。
……


林薇影:3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你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我跟你有类似的经历体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把我当作工具一样完成她未完成的心愿,美其名曰对我好,从来不尊重我的真实感受,没有边界,没有情感,曾让我极度痛苦想要一死了之。我也曾对母亲有很多期待,比如希望她能尊重我,听我说话,但是她一直活在自己的自恋中,看不到任何其他人,还充满了抱怨负能量。

 

在我经过十年的挣扎和心理学学习之后,现在我能建立自己的边界,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疗愈自己。当然我还是会期待妈妈变成我希望的那样,但是我也发现很难,我也能放下期待,我接受自己对她有期待,也允许现实不一定如我所愿。

 

我现在依旧有时候也会恨她,难以和她和解,但是我也可以不带情绪地和她基本沟通,保持不亲近的关系,我允许自己恨她,允许自己难以真正和解。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去看到一切的发生,看到我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去了解自己,关爱自己。同时也试着去了解母亲,去了解她的过往,看到她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你当然可以选择一辈子期待母亲改变,然后发现她没有如你期待然后痛苦万分。我的改变就在于,我想通了一件事,我一直期待我母亲改变,觉得她改变了我才会开心幸福,那么如果她一辈子不改变呢,如果直到她死的时候也没改变呢,那我是不是要等她死了才能开心,想清楚了这件事,我决定放下期待,不再希望她改变了,接受她这辈子改变不了的现实,然后开始提升自己,朝着我想要的幸福快乐出发。

 

期待别人改变,意味着你还没有你妈妈心理分离你还不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还不敢承担起让自己人生幸福快乐的责任,还没有离开舒适圈去成长的勇气。说明,你痛的还不够。当你痛到极致了,也许你才能改变,或许没有这个契机。我是看了一本书才突然顿悟我要改变自己,不能活在抱怨父母的生活中的。

 

探索自己对有些人可能是一辈子的功课,自我成长更是一生要做的事情,所以,一切取决于你,与父母,老师,咨询师无关。

 

当然我还是要说,你没有得到过关心和尊重和理解支持,你自己用一生去探索可能也没用,你给不了自己自己都没有的东西。除非你遇到无条件理解你,尊重你,支持你,爱你的人,你可能疗愈,否则这只能由咨询师完成这个工作。

 

一切都是你的选择当你变了,你会发现,妈妈还是那个妈妈,但是你对她的感觉变了,她对你变不变,那都不重要了。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a的主页

你好楼主,我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很荣幸在此一起探讨。

看了楼主的描述,我沉默了许久,心里五味杂陈,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期盼,父亲的缺位,和少年曾经优秀的模样及叛逆反抗后的无助,这样的矛盾与纠结,甚至于近乎无解的挣扎,我感到了痛,是心痛。

很抱歉,可能今天的回答会比较感性,因为我在你的描述里看到了自己曾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的影子,而这样的影子不光在楼主这里,在我这里存在过,事实上它早已悄无声息地存在于不少中国式的家庭中。这也正是当下为什么青少年群体发生情绪障碍呈现增长趋势的原因之一。

我们明明都曾是那么优秀的少年,阳光、自信、开朗、乐于上进、对什么都充满善意与兴趣。当遇到年迈体弱的,无需旁人多言,我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帮助对方,心里悄悄地乐开花了仍旧说不值一提;学习上即便不是数一数二,但花个三分认真的力度处于中上游也是轻轻松松的;玩起游戏也是无师自通,分分钟”拿下几个人头”,团队配合度更是堪称完美……

为什么到了父母老师眼里,怎么做都不够,怎么都有错?因而在渐行渐远的青春旅程中,无助的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叛逆,说是叛逆,还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我们能够、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

这样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不被家长认可,于是他们经常以成年人的经验与思维来要求我们做出他们期待的模样,名叫”为了你好”,以家长的立场的确是为了孩子好啊。那么这份所谓的”为你好”却从不过问是否是你所认可的”好”,是否是你所需要的”好”,渐渐地矛盾就这样产生。

家长累了,你也累了。在你最困扰无助的时候,你多么渴望有那么一个救赎能来拉你一把,给予你理解和力量,这份力量来自父亲。公认的父爱如山我也未曾体会过,但这份不谋而合的缺憾我感同身受。

正如楼主所言,通过弃学来”攻击”家长,感受到”报复的快感”。这是你成长的一种方式。很明显,这个方式的”代价是极大的影响了个人发展””放不下对他们的期待与怨怼”。时隔多年,你仍旧没有从中走出来。

关于许多心理学上的常识,大家都阐述的比较全面,这里我们直接跳过,一起来理一理这段和解与否的矛盾:

  1. 妈妈是位老师,教学上可能有她的优点,存在”上对下的控制、责任转移、过度期待”。妈妈给你的感觉是”把你当做一个器官”,没有当做一个个体”,这个是你曾经的认为,还是现在仍旧这种感觉。面对这个情况,你对妈妈谈起过自己的看法吗?是未谈及,还是谈过仍旧不被当回事,没有改观?

  2. 对于爸爸的感觉”极少靠得住过他,还挺希望能依赖信赖他的”,是的,楼主,你的这个想法有向爸爸表达过吗?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社交关系的发展上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的亲密性方面,母亲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父亲具有天然的优势。

    著名的教育家格尔也提出:“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着一种特殊的力量”。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可带给子女安全感。

    当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缺位,爸爸妈妈之间的角色失衡,妈妈就会更多地把培育孩子的责任过度地承揽到自己身上,而把自己感受到的焦虑与压力无意识地转移到你的身上。做为孩子的你,如果长时间接受来自家庭无限度的压力,时间长了,确实超出了作为一个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

楼主提到的”心理咨询”的确是有一定的作用所在。从楼主原生家庭中与父母之间三方角色的现状来看,单是你一个人做心理咨询的确是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说一个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这个家庭的问题。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认为,更好的心理理疗法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心理治疗。

所以这边还是希望楼主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足、好好爱自己,为自己寻找出口

  • 既然与原生家庭和解与否——让自己这么为难,倒不如:不勉强自己和解,不强求自己放下,把过去先放着,交给时间。

  • 设定阶段性小目标,逐一实现。

  • 参与学习自己的擅长或感兴趣点,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提升技能,累积实践能力。

  • 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做旅行计划。

  • 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这边建议参考”非暴力沟通”法,不贴标签不添加情绪地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例如:爸爸/妈妈,在某件事情上你的做法(具体描述做法,不做总结性批判),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不被你们所尊重。现在我已经这么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能够做好……

  • 学会向亲朋好友求助,向亲密的人敞开心扉,倾诉自己,不积压情绪。

  • 多与积极乐观的朋友相处。

  • 规律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冥想等都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

  • 利用”书写疗愈”法来帮助自己及时排解情绪。

    书表达性书写作为”书写疗愈”的基本方法,它通过书写的方式,写下经历或感受可以及时地帮助我们释放并碰触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以达到疏导情绪,抚慰心理的效果。

    表达性书写的创始人,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系主任——詹姆斯·彭尼贝克(James W. Pennebaker)曾在30年前首次提出这一方法,之后也涌现的几百项实验证明了”书写疗愈”法确实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效果:

减少压力
提升睡眠质量
调节免疫系统
治疗慢性疾病
疗愈情感创伤
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提升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
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
提升社会适应力
改善人际关系
提升幸福感


以上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辰境:2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从你的问题中感受到了你因深沉的情感渴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焦灼与无奈,以及你通过放弃自己来攻击父母,导致自己成长受阻的不甘与纠结。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希望能给你一点慰籍。

不知道你现在多大年龄了,是还在读书还是已经工作,关于你的问题,准备从个体与关系两方面进行解读。


  • 关于自我


    对母亲的期待是希望她能不要把我当成她的一个器官来用,而是把我当成一个人。
    我越来越能理解自己为什么长成今天这种不能满足社会期待的样子了。

  •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到,你渴望被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被看到、被尊重、被爱,而不是母亲期望的承载物、不是母亲责任的转嫁器,对此,你甚至不惜自毁前程来进行对抗。可另一方面,你自己也在不自觉将自己作为外在期望的承载器,希望能满足社会期待,语气中有些遗憾和内疚。

  • 可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只要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自己定义的,可能医药世家对下一代的期待是神医,而孩子的喜好是音乐;也许艺术家希望孩子进行舞台表演,可孩子偏偏不爱聚光灯,宁愿钻研技术;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但是平安开心的生活,在普通的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好多人期待的岁月静好的生活。

  • 人有很多很多种发展的可能,父母的期待只是其中一种,人都有自我成长、发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的内在动力,不要为了不能满足眼前所看到的“社会期待”,而放弃了自己的成长。你希望母亲将你当成独立的个体,你自己先要从内心做到这一点,独立思考、独立承担责任,当自己强大了,有条不紊表达自己意见,得到母亲认同时,她会发现你长大了,会慢慢降低对你的控制和要求,逐步去认真听你在说什么,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情感才会是流动的,不再是她的上对下的控制,以及你的隔离与反抗。

  • 当你成长了,你强烈的情感渴望也可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到满足的途径,作为自己的妈妈,好好拥抱、陪伴内心中那个孤独无助、茫然无措的小小女童。

  • 关于关系
    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但人可以影响关系。母亲已经多年形成“上对下的控制与被控制、责任转移、过度期待”的对待你的模式,要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自我成长外,还需要“看见”和良好的表达。


不知道母亲对你的控制具体有哪些事,高度期待发生的原因是她非常优秀不能容忍平凡,还是自己没有做到,希望女儿延续。无论如何,事情发生时,先看到自己的情绪,如果能看到母亲的需求会更好,通过表达,为自己争取权益。

比如:逼着孩子学钢琴,孩子并不情愿。


“妈妈,我并不喜欢弹钢琴,你逼着我弹,学到十级也只有痛苦,没有欢乐,我也不会靠表演或者教钢琴谋生。是不是你小时候渴望学钢琴没有满足,所以希望我学,其实现在你开始学也不晚,至少你是热爱它的。以后钢琴归你啦。”

至于希望父亲可以依赖,不知是具体某些事,还是在你和母亲对峙时,希望父亲能支持你。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也许是能力有限,也许是不上心,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因为父亲的身份,也许他本身就认为母亲是对的。

对此,建议有三条:接受人能力的有限制,降低对依赖的需求;明确表达需求(我要…我希望…因为…),并降低对一定被满足的期待(满足了,意外之喜,不满足,嗯,就这样吧。);建立其他的情感链接,比如:闺蜜、男友等。

我是辰境,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小小启发! 


舒雅清正:温和善良,认真负责的人; 一个想好好说话,还缺乏幽默的人; 一个渴望幸福,想享受生活的人; 一个爱美减肥,正在锻炼的人; 一个正在学习,不断努力的人!

ta的主页


你好,抱抱你,认真阅读你的提问描述,仿佛看到的是我的儿子在倾诉对我的反抗,也仿佛是我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诉求。我是舒雅清正,此刻我在这里谈一谈我的想法。


  • 做为母亲,有了平生唯一的儿子,我希望把自己能够给他的东西,恨不得全部通通都给他,他病了,我比自己生病都紧张,看到他的成长,内心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在他成长的经历中,那时的我没有学习过心理学,不懂得孩子不仅仅需要衣食住行,他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认可,尊重和鼓励,允许和接纳。

    现在我学习了心理学知识,才知道自己曾经做出的行为是多么伤害儿子的自信心。用曾经自以为是的道理要求孩子;用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控制孩子;用没有温度的语言指责抱怨孩子……

    现在想起来都是深深地愧疚与自责,但是那时的我就是只有这样的思维认知;因为曾经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说“他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他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还多”,意思就是我要听话。当时我都是麻木的,不知道如何去测量这些路和桥,盐和饭。

    虽然我没有用这样的话去说儿子,甚至常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成为自己父母的样子。可是非常不幸,有时候自己还是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 因为有些决定,都是我和先生沟通过的,然后对他进行自以为是教育劝解。终于我的儿子迷上了打游戏,逃避与我们一起出行,不主动与我们说话。

    这时我才知道,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因为的确是对孩子的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就及时给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好像错了,你多多担待。

    虽然认识到了问题,因为有的行为习惯并是多年形成的,有时候免不了还会重复再犯,再对儿子说,儿子都自嘲,妈妈你说了多少遍改变,可是我没有看到。

    但是现在很明显,只要我们喜悦自然的对待他,允许他的小毛病,他反而自己会主动调整了。

    曾经我常常想,应该学习用心理学老师说的话去和儿子沟通,可是有时候记不住啊。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平和客观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具体明确的表达要求,孩子都会认真聆听,并且给予配合的。

  • 所以也建议你,阅读一下《非暴力沟通》,学习一下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去和你的父母沟通一下。

    比如:妈妈,我感觉你对我的期望值太高,这让我非常焦虑。我知道你在担心我,希望我今后能生活得更好,谢谢你妈妈。

    我也很爱我自己,我必须为自己负责,我也会自己负责,所以,请您放心。不要再期望我成为您希望的样子了,那样的我,一点都不开心,一点都没有动力去生活。

    我想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我会更有力量去爱自己,爱你们。所以请你们给予一些允许和鼓励,就好。

    作为一种充满爱与平和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

    它并没有包含任何超出了我们认知的新主张,完全是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我们的生活。

    它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放弃那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南风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温和的沟通、相处方式可以让人觉得轻松舒适,产生较为良好的正面效应。

    我曾经因为和儿子讨论过这个故事,所以上个月还写了一篇文章《南风效应是什么?来吹散心灵的阴霾的吗?| 心理词条》,欢迎你在壹心理平台阅读,与你共勉。

  • 你的父母如此待你,一是他们如我们都是一样的情况,有爱但不是有智慧的懂心理学知识的父母;二是受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才是最好的人生。”

庆幸你能够觉察自己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并且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法,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重要的第一步,有这么多老师的分析鼓励,有我们家的例子,相信你会多一些理解与接纳自己的父母,然后多做一些调整,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灵动与爱去影响父母的认知,让爱在家里流动起来。

祝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希望帮助到你。



w爱跳舞的猫:痛苦不是坏事,它是促人成长的一剂良药。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看到你的描述感受到你当下的痛苦和纠结,放不下对父母的期待和怨怼,又为自己无法满足父母和社会的期待感到愧疚。

你已经对和母亲的关系有了很清楚的分析,你知道,你希望母亲把你当人看,尊重你,关心你,爱你。


  • 关于母亲

    而不是仅仅把你当成她的器官和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期待和愿望,却毫不顾忌你的想法和感受,好像那些感受没有价值,不值一提。

    当你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守护自己的边界时,又会被更大的压力打压,你感受到了压迫,屈辱,控制,愤怒,责任的转嫁,唯独没有感受到爱和关心,你感受到,她关心和在意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这么多年,你付出影响个人发展的惨重代价,不惜用毁灭自己的方式,无非是想从妈妈那里要来一份无条件的爱,单纯的妈妈对女儿的爱。

    你希望妈妈看见你,尊重你,告诉你,你可以做自己,即使你不优秀,即使你没有作为,她依然爱你,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你是她的女儿。

    可以看出,你肯定妈妈的初心,认为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她深深的伤害了你,你仍然为自己的反抗感到愧疚,你认为她是一个好老师,而你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

    一方面内心充满了对妈妈的恨,一方面对妈妈充满了愧疚,这种感受就像一把双刃剑,把你伤的体无完肤,怎么也无法抽身,无法平衡,使你深受折磨。

  • 关于父亲

    当时还是孩子的你,面对和妈妈的矛盾,多渴望得到来自父亲的指引和支撑。你希望有一个坚强的臂膀为你挡风遮雨,为你指明前路。

    可是父亲角色的缺失,让你的渴望总是落空,但是相对母亲的绝望,你对父亲,仍然抱有希望,你仍然盼望来自父亲的鼓励和支撑。

    这么多年,你一定过得很煎熬,常常活在悔恨和愧疚的双重折磨当中无法自拔。


  1. 尝试接纳现在的自己,接纳那样的父母。

    可能唯有这样,你才能从永无止境的批判中,把自己放出来。

    请你尝试相信,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都是爱你的,只是他们用错了方法或者无能为力。

    母亲只是自以为是的用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你。

    他们不知道,无条件的爱,信任,接纳才是对你最好的营养和支撑。

    而你确实被他们伤的很深,你的感受没有错,你自然会感到受伤和痛心。

    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为自己争取做人的权利,你也不需要为母亲的过度期待负责,那是她自己需要完成的课题。

    你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庆幸你没有象许多人一样变得麻木而不自知,像僵尸一样游走在人世间,最起码,你仍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真实的人,知道痛,知道恨,知道要寻求改变。

    幸好,痛苦的童年已经过去了,所以也希望你不要再批判自己了,放下对父母的期待和怨怼,重新上路。

    虽然那真的不容易。

  2. 尝试从对父母的怨恨情绪中跳脱出来,从自己身上寻找突破。

    今天的你已经长大,或许可以通过强大自己来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用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

    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尝试去爱上它,实现它,或许你可以从这件事上找到久违的价值感和力量感。

  3. 尝试建立其他稳定而高质量的关系。

    比如友情或者爱情,一段高质量的关系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的抱持和接纳,或者给你释放压力和痛苦的出口,让你在这段关系中得以修复和疗愈。


或许,这些建议让你觉得软弱无力,没有实用价值,但是一旦你真正放下了对父母的期待和怨恨,你才有可能看到另外的世界和生活,你被困在了过去的时光里走不出来了。

希望你早日走出童年的阴影,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祝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