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公开自己患有心理疾病?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papi酱有个视频,开篇第一句话是:“朋友们,这年头你没个心理疾病,你好意思出门吗?好意思上网吗?好意思自称Fashion吗?”
比起说星座和血型,大家也开始慢慢愿意公开说自己患有什么心理疾病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呢?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公开自己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呆呆:2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公开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不论是作为从业者,还是大众,都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心理学知识普及

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充满争议,到视同精神病,到现在被大众所熟知,谁都能说个一二,说明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取得了很多大效果。

社会更具包容度

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整个环境更具包容性。重视大多数的同时,亦关注少数;不再是统一标准,更考虑差异性;关注结果亦关注过程。

公布本身就具有疗愈

害怕被别人发现,担心被视为异类,这些焦虑、压抑会加重心理疾病,或者本身就是造成心理疾病的主因。当发现自己不是例外,很多人都是如此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才会慢慢正视事情本身。

公开心理疾病后,一般都会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关注和包容、支持,病情很好的对自己的某些表现有了合理解释后,也会轻易被理解和谅解,和谐的氛围更有利于健康。

关注、探索自己

以前是,身体上不舒服,会先忍着,实在厉害的时候再去医院。现在是,身体有些症状,就会百度、或去医院。同样,心理上的症状,很容易就会让我们警觉,说明我们时时在关注着自己。

由很多人是因为有心理疾病,不得不前来咨询和就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想更深入的认识自己,探讨为什么,或怎样才能更好。

科技发展提供了多样性

网络、信息发展,让主动公开成为了可能性。不再是偷偷去咨询室,被某某看见,然后暗流慢慢发酵,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因为你又不能自己站出来广而告之。而现在朋友圈、聊天群、微博、直播,这种直接的文字或视频形式,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起到了由自己主动的作用。

公开是可以面向所有人,也可以只是一部分,很多人不能向亲人、朋友公开,但可以在网络上公开,如贴吧、论坛、相关网站等,在网络上坦诚自己的情况、症状、历程,分享或求助。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自我成长,让更多的人可以公开:我患有心理疾病,如同:最近感冒了一样。

御玲:1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我们在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公开自己患有什么心理疾病?】这个问题之前先聊聊papi酱视频里说的现象。

【papi酱有个视频,开篇第一句话是:“朋友们,这年头你没个心理疾病,你好意思出门吗?好意思上网吗?好意思自称Fashion吗?”】

*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个心理疾病就不敢出门?
*为什么就不好意思出门?
*为什么就不好意思上网?
*为什么就不好意思自称Fashion?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上的现象存在呢?虽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又说明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下的社会环境。在经济超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我们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得到一个空前的提高。这种提高的速度之快同时也意味着各种发展变化趋之相近。

加上网络传播,有许多的东西也变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西方思想经过无数裂变传播,以及教育倡导的思想开放,独立自主,求同存异,包容心等等,多种文化的百花齐放,使得现代的思想更加开放,能包容更多的异类。

这一点是非常好,非常棒的。这也是使得我们愿意在公众场合愿意公开分享自身问题甚至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包容性非常友好的今天还是存在多么多的问题呢?

这个就跟自己的内在心理有关了。人类存在的攀比心理在这个发展超速的今天也在随着被逐渐的放大体现了出来。当个人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相比之下的不足时,羞耻感就会在攀比中充当了主角,我们不得不为了满足内在的攀比,减轻羞耻感,而附和做同样的事情。

比如,在这个人人都大肆宣扬美的时代,不化妆出门就会被标上邋遢不精致的标签。


比如,在这个人人都玩游戏打王者、刷抖音的时代,不玩游戏不打王者不刷抖音就会被标上落后的标签。

综上就是——时代的异类,这种特别之处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或不好。但在自我为中心的人身上,当自己因为不化妆出门,不打王者不玩抖音而脱离“社会”,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意味眼神的时候,这种羞耻感就更加刺眼。

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不是“异类”,迎合做各种社会都在做的事情,满足自身虚荣心的需要,就成了我们去做各种事情的理由。

回到楼主的问题,用心理学来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公开自己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在这个羞耻感被放大的时代,丑事奇葩事已经随处可见,遍地都是,已经没有什么了大惊小怪了。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自黑,是因为以前被人黑的社会现象太多了,内在的伤害程度可见一斑,成为了这个社会当时所处的一个羞耻感爆棚且非常敏感的时期。

经过这种时期后,羞耻感也因此被弱视了,这时人们见识过后,被内在认知接受,对于有些事情的理解有所改观,自然也就看的开,也能公开。

而且,公开也有公开的好处。愿意说出心理疾病的人,都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而不是成为别人的一个笑料。

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去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都应该去遵循内心深处的想法,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宁安宁《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这本书中的前言题目就是:朋友,你有“病”吗?这一篇讲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各种奇葩“病症”。

有空可以去看看,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实在有深度。这是一本很好看心理书之一。 



魔鬼的猪:4星优质答主、心理作者

ta的主页

就个人拙见而言其实PAPI酱的视频大多是蕴含很多道理的,也就是说她只是用了一种比较轻松,幽默诙谐的方式去化解当下社会人们多多少少有些不愿意和不知如何开口的一些心理疾病。

当然我们也知道,其实大家愿意慢慢公开,说出自己的心理疾病,是一种由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环境比较宽容宽松,以及愿意接纳更多不一样的人我们在求同存异中生活着。

就比如抑郁症其实据一篇科普报道全球患有抑郁症的人数日益增多。

但是愿意去整治自己疾病的人也不在少数就连明星们也会开始大大方方的去谈自己的一些心理疾病,希望给到人们影响和帮助。

所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不再是不被接纳的也不再是被歧视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

而是把心理疾病当作正常的病一样去看待它,我们只是生病了,并没有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

社会宽容度的提高,让我们更加关爱自己不再是因为过去大环境影响自己,把自我防御机制给开启现在是自动打破这个防御机制,去给自己疗伤。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些平台,比如说某乎上给人们传授经验,自己有抑郁症倾向的时候,该怎么办?又或者是失眠,如何调整?

越来越多的人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但是他们选择说出来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是一种心理破防之后,人们敞开心扉的开端。 


肖羽12星优质答主、心理作者

ta的主页

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个小学心理老师,给孩子们上心理课时,说的话。

她问孩子们:如果你们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孩子们回答:去看医生。
她又问:那如果我们心理生病了,比如我们经常不开心,经常害怕,怎么办?
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着各种答案。
老师说,孩子们说的都对,然后,她指着自己说:还有一种是:去看心理医生啊!
孩子们哈哈大笑。

简单的对话,她告诉了孩子们,心理有问题了,生病了,我们可以去看心理医生。这和我们感冒发烧了去看医生是一样的。

现在的小学基本上都有专职的心理教育老师,每个班大概每周都有一节心理课。

我觉得,这种心理知识的普及,让心理问题不再是社会大众避讳的问题了。

二十多年前,如果说谁心理有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神经病?

这种普遍认知,让人们不敢说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敢去医院看。

现在,随着心理学知识的科普,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什么是恐惧等等,所以,心理问题不再是不敢说的了。

以前信息不发达,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自伤自杀事件,都是附近的人知道。可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太快,全国相同事件的发展突然比较集中的出现,让大家似乎觉得原来有这么多人会有这些问题。

还有,电影电视剧涉及到心理问题的题材日益增多,让大家都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知,原来很多心理问题也没有那么可怕!

当然,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个社会多方面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认知的提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青听你说:3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以前的人不乐意说自己有心理疾病是怕被人孤立和嘲笑,现在的人巴不得有心理疾病,不得病都觉得没法子混社会。


显而易见,乐于有心理疾病的圈子无限扩大,证明这件事儿有好处。


没好处的事儿谁做呀!谁也不傻不是吗?


比如说,以前性子急躁,在他人眼中也没啥问题!顶多做事儿不利不索,以后就不给他派细致的活儿!


现在呢?为了逃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儿,给自己贴上个躁狂的标签。那么,你在让他干活之前就得考虑一下,这个活儿适合他干吗?而不是他能适应这个活儿吗?


还有一些半大孩子为了不去上学,诈病现象频繁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假装看不见,听不到,一上课就身心游离,一放学就回阳。


好处大于坏处的时候,往往人们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这是人类适应社会的本能。


其实,现在说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另一层意思是委婉且带有病态的表达我不行。


直接说自己不行是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的,就像学生必须要喜欢学习,可是事与愿违。直接表达不能被接受,那就病态表达吧!


假使,整个社会承认每一个人都有极限,都可以说不,那么假心理疾病现象会少很多。


毕竟,做个阳光向上的人是每个人的心愿,没有人愿意逃避,逃避也不是一事无成的代名词,逃避是暂停键,歇一会儿,找到正确的方向再次扬帆起航。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