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不想学习,急,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不想学习自己也很急,也设想过不学习的后果,但是学了一阵子又觉得没有必要学,又回归于看手机,刷这刷那,其实自己也是有心结没有打开,有时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不想奋斗,只想呆在家里。以前也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知道现在怎么就这样了。如何改变现状?

小東老师: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ta的主页

的确,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枯燥的事。人和动物有一项非常本质的区别,在于人在权衡比较之后,愿意为了更大幸福去承受短暂痛苦,这是认知革命赋予我们的一种能力。

 

“不想学习自己也很急,也设想过自己不学习的后果,但是学了一阵子又觉得没有必要学”

 

看来题主的想象力可能还不够丰富,需要一点“刺激”或者“压力”。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是永远无法想象的,那种真实感完全不是想象能够给予的。人在失去动力,甚至经历绝望时可能会有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但我知道,如果真的让他们饿上三天三夜,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能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命是什么。

 

《奇葩说》有一期,陈铭老师分享“知识的快乐”时说道:知识是我们的眼睛,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美剧《越狱》的男主角迈克是一名建筑学家,我看到的监狱是囚牢、操场、犯人和管教,而他严重的监狱是:通风管道、下水管道、紧急通道、框架结构,他看到了墙背后所有的东西。我这时候才意识到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而有些快乐是没有知识储备的人无法想象的。

 

当然,我不是盲目吹捧学习的意义,而是说有些事情在自己没有经历时,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想象它是什么样子的。

 

又回归于看手机,刷这刷那,其实自己也是有心结没有打开,有时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不想奋斗,只想呆在家里。以前也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知道现在怎么就这样了。”

 

从潜意识的角度说,失去学习的动力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于学习的逃避。短视频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在想象力的加持下,它会让有产生一种“所见即所得”的错觉,即:人生不过如此。

 

尼采说: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能够为此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所以问题就是:你现在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见过,是没有资格说不想要的。所以我建议你可以走出家门,去外面的世界看一下,接触一下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去看一看那些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得来的美好。美食、美景,美好的理想、信念,食色性也,总会有一款值得让你为之付出。

summer糖糖 :心理作家,四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summer糖糖,认真看完了你的提问,从你的提问中,能够感受到你当前内心的矛盾和纠结,看得出来,你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期盼的,想要努力奋斗,但同时又似乎这种动力并不能持续,容易让自己回归到好逸恶劳的状态。

 

尽管这是一种矛盾,但是我想在你写下这个提问时,其实内心改变的动力是大于保持现状的动力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让自己活得持续稳定的动力续航呢?

 

【将生命的目标建立在自己身上还是他人身上,决定着你的生活态度】

 

我注意到在你的提问中有提到自己有个心结,不知道这个心结对自己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过去的你是很要强的,而现在却觉得一切都无所谓,这种剧烈的反差和变化来自于什么呢?

 

同时我很好奇,过去的你为什么会变得很要强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你最清楚,但是不管问题的答案是怎样,要强或者保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想法态度的背后是建立在“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的信念之上。

 

这很重要,不管这个心结是如何在影响你,但是当自己建立“为自己而活”的信念时,内在的心理模式与外在的行为都会发生变化。

 

【探索自己的内心深处那股抗拒力量背后的根源】

 

在提问中可以看出,你对自己当前的状态也感到很焦急,想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也感到害怕与担忧。但是似乎某种东西在阻碍着你的前行,甚至让你对未来的结果都感到无所谓。

 

能看出来,你并不缺乏学习的方法,也不缺乏内在的动力,导致你当前状态的正是这块“大石头”。

 

是什么让你觉得人生毁掉也无所谓呢?

 

这种自我放弃自己人生选择的事情,似乎就像是在进行某种报复?或者是表达内在的某种被压抑的情绪

 

这种情绪在现实中不敢直接表达,于是通过自我放弃来表达这种无声的抵抗

 

不知道你近期遭遇了什么,但是无论如何,请一定记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请不要将对别人的情绪作为自己的惩罚。

 

相信当你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你当前的心结与情绪时,你将会收获很多特别的东西,加油!

心理圈圈主~洗心岛:心理作者,3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不想勤奋想舒服是人的本性

趋利避害本是人的天性。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每个人都想葛优躺刷手机看电视玩游戏,这是自己的舒适圈,并不是每个人都想着突破自己。

就像心理学上所说的:“谁痛苦谁改变”一样,哪怕是父母、家庭、工作、婚姻,包括学习莫不是如此。

如果没有一定的动力,谁不想舒服地对待自己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不足以成为你的原动力。

虽然你“不想学习自己也很急”“也设想过自己不学习的后果”,然而你“学了一阵子又觉得没有必要学”

从你的情况下来看,你的家境应该还是不需要操心的,所以不学习的后果只能设想,而不能亲身体验。

加上你有自己的心结,觉得人生不过如此,那就更没有动力了。这对于求学这个年龄阶段的你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满足自己的成就需求。

1——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基本需求。

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从目前情况来看,你似乎已经满足了前面的基本需求,而对于第五个需求,你可能还没考虑到。

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最想实现的是什么?这可能是最能激发你斗志的动力。

比如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伟大目标让他为之奋斗终生。


2——哲学家尼采说过,人生本无意义,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的意义。

你定下了你想自我实现的目标,那么,你可以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在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特质,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

你可以挖掘自己的【游戏力】,把生活和人生当作一个超大型游戏,在游戏中、在合作沟通交流中,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3——关于当下的学习,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

你说“不想学习自己也很急,也设想过自己不学习的后果,但是学了一阵子又觉得没有必要学”“回归于看手机,刷这刷那”。你又说,原来要强的你不知道怎么现在就这样了。

过去可能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你的动力慢慢消失。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过去好强的你呢?你又是如何看待现在的你呢?

再联想到你到这儿来发贴,感受到你看似轻松,却觉得焦虑的心情。

阿德勒说,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如何看待过去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选择现在。


重要的是现在,活在当下。

你可以选择《心流》这本书来阅读学习,它教我们如何挖掘自己的价值,进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状态,这可能是你这段时间需要的。日常情况下,你还可以

无需刻意:1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请你在烦恼学习的问题之前,先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学习】。

接下来再具体地问自己:
一,【学习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二,【不学习给我带来的坏处是什么】

三,【不学习不改变我是不是真的就不行了?】

【学习是要有动力的】——因为学习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它是一个【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是一个【改变的手段】——天生就与【不适感】、【不痛快】、【不舒服】相联系的。

【人是有惰性的】,是愿意待在【舒适区】的,所以,当我们远离环境的支持(比如中小学生时代),又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时,是很难去坚持学习的。

在这里我们就不去探求题主你曾经的要强是怎样的,现在的没意义又是怎样的,那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不是题主现在的诉求。而是聚焦于【学习动力】这一问题本身。

这就是一开始请题主去问那几个问题的原因,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动力的公式其实很简单:学习得到的好处 − 不学习的坏处 > 【行动的临界值】

但是光有这个公式是不够的,它只决定了【动力的大小】,而动力的源泉才是根本的——

即【目标】

我们人很容易被【欲望】所搅动,比如与他人的对比,对现实的不满等,心中有进步意愿的人就会产生改变的想法,进而想要学习。

【欲望是一个很模糊的感觉】,它很容易让我们去追求超过我们当前能力的东西,当我们追不到时,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就会【投射】出另外一种模糊的感觉:[没有意义]。

但是否真的没有意义,【自己的心知道】,所以会出现矛盾,【产生焦虑】

在这里强调一点,【利益】与【欲望】都是中性词,只要有度,一切都可。

与【模糊的欲望】相对的就是【清晰的目标】

在这里举个例子:

#以学习英语为例#

A和B都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水平不行,觉得需要提升自己,两人同时学习英语

A,是觉得学英语好,学了英语就有更多的机会,出国了也可以跟外国人好好交流,还可以教孩子,所以要好好学。

B,是看准了一家跨国企业或者说去国外留学,学习英语是为了考托福。

题主你觉得A和B哪个动力更足呢?

很明显,B的目标脉络清晰,学习→考托福→换职/留学,自然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不会将焦点放在学习本身,而是【放在清晰的目标】上,

而A的目标则很模糊,学习→【应该】,所以焦点全在学习上,【学习只是一个手段与过程,又怎么在它身上找的到意义呢】

所以,回归到最初的问题,题主想要找到学习的动力,就不能一昧地去看学习本身的好处,而是要找到【学习的目标】并且【清晰目标】

当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就推荐题主去看一些具体的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

——【通过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减少学习带来的挫败感,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持续】

最后,所有的问题根源一定是指向【心的混乱】,当心不静的时候,很多东西自己【明明知道】,却【很难看清】,就像【透着毛玻璃看事物】一样

如果题主实在无法自己做到,寻求环境的影响与支持是可以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多接触积极向上,【勇于自我改变的人群】,有利于从心里真正的打动你。

冥想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办法,【宁静而致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