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丈夫父爱缺失,性格上有缺陷,如何相处?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丈夫从小是单亲家庭。父亲极度的不负责任,比如家暴,外遇等等。举个例子,丈夫三岁的时候他爸爸就让他去买烟,没买到就打他。在他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一直在恋爱,也从未记起过有他这样一个儿子。在他高中的时候,父亲再婚生了一个女儿。
我丈夫从来是当他爹不存在的,其余方面比较正常。
她母亲对他非常好,可能出于弥补心里。经济上从未缺短过他。但是由于要挣钱养家,可能会对他的陪伴相对较少。他初中开始一直都是住宿生。
本来我们相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我发现可能是童年的原因,他无比想要丁克(不要孩子)
沟通下来,他给的原因大概是以下几点(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他对我的说辞,但是可以参考):
1.童年记忆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母亲没有自己会过得更好一点。
2.孩子会分摊掉我们对他的爱。再加上本身自己没有很喜欢,并不想付出。
3.生命延续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请问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作为家人如何帮助?

心玥诚服: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愿意协助每一位“迷路者”,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把“动力”用在真正为自己谋取“健康的福利”上。

ta的主页

看了文字内容,替你丈夫感到庆幸,遇到你这么好的妻子,还有一个对他那么好的妈妈。

个人感觉你丈夫给你的无比想要丁克的原因,是有可信度的,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是讲得通的。你以为是说辞,也许是因为你的经历和他的大相径庭。

1.童年记忆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母亲没有自己会过得更好一点:小时候父亲对待他的方式,会让他感觉是自己的不好,别人才会那样对他,让他产生低自尊感。相比父亲而言,母亲为他付出更多,对父亲而言,他已是累赘,那对于为他付出更多的母亲,肯定更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了。母亲对待他的好,比父亲多得多,难免会让他产生内疚的,在内心深处,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更多的

2.孩子会分摊掉我们对他的爱。再加上本身自己没有很喜欢,并不想付出:“孩子会分摊掉你们对他的爱”,从这句话中,题主有没有觉得此刻的“丈夫”像个孩子呢?也许在丈夫的内心,那个“缺爱”的小孩还没长大,还需要“你们的爱”来滋养。既然丈夫自己还是个“小孩”,他自己怎么会再要一个小孩,来和他“争夺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爱”呢?再者,童年的经历,让他以“父亲和小孩”的双重身份,感受到了小孩是累赘,是麻烦,不值得为他们付出的感觉。

3.生命延续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无意义感,就是无价值感,童年父亲对待他的方式,就是没有看到“他的价值”啊

觉得需要让你丈夫慢慢意识到:

1.父母生了小孩,就应该无条件的有责任和义务来抚养孩子。父亲那样对待他是父亲的失职,不是因为“小孩的不好”,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那是要追求父亲的责任,而不是小孩的责任。

2.孩子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占用父母的精力和时间,让父母无暇顾及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不容置疑的是,父母会从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从孩子身上得到新的情感滋养;父母会在照顾孩子的过程,加深夫妻之间情感链接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三方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丰富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三方其实是在互相“成就”

3.生命的延续是否有意义,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觉得不能忽视的是生命过程的体验。就像我们随便吃点东西都可以填饱肚子,但我们吃饭时还是愿意吃自己喜欢的,如果有选择的话。因为过程的感受、体验不同嘛。

个人感觉你丈夫不愿要小孩的深层原因,可能也有对他父亲无以言说的攻击和终极报复……

人的观念当然是可以改变的哟,但要付诸行动上的改变却比较难,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它只相信它的体验。

家人能做的就是“陪着”丈夫内心的小孩慢慢长大,也可以带丈夫多参与一些亲子关系比较好的、家庭活动的聚会。让丈夫感受到,亲子关系并不只有他经历的那一种。

我是壹心理的心探教练心玥诚服,希望我的回复部分的帮到你。祝好!

话题官小娜心享:哪怕,给您带来就一丝丝阳光,我也心满意足

ta的主页

你好啊,题主 给善解人意的你一个拥抱

通过你的描述,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体贴的妻子,面对丈夫被原生家庭的影响,你选择理解并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与他沟通,还总结出了几点你认为丈夫想丁克的几点想法,所以你真的很棒,但是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你,丁克毕竟是夫妻两人都愿意的情况下,才会做出的决定,当父母的权利不是每个人都想放弃的,所以你很苦恼,不想在伤害丈夫的情况下,让丈夫能够重新看待育儿这个问题是吗?

以下是我给你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

1.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丈夫的童年显然是不幸的,所以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但是不要担心,告诉你好的亲密关系是可以弥补童年的爱的缺失的,所以在这段亲密关系中这是个机会

2.如果沟通得到抵制,那么顺其自然去接受他的思想也是已退为进的好办法

★题主也说了,不想伤害丈夫,与丈夫沟通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试着接受并告诉他表示理解他的想法,比如在生活中遇到父子有爱的画面,或者幸福的家庭生活可以无意间引导他去感受,一切顺其自然的进行着,不那么激烈的总是提起这个问题,反而丈夫会慢慢自己转变思想,体会到你的心情。

3.如果可以请你的婆婆帮忙互动,告诉你的丈夫,因为有他你婆婆生活才有了幸福

★婚后婆婆对他儿子的爱,支撑起了她婚后的生活,不然你婆婆该多么痛苦,所以让丈夫理解到,有他是你婆婆的幸运而不是灾难。能作为母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4.帮助丈夫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

★让丈夫意识到你们对于孩子的爱和对于他的爱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存在争抢关系问题。
在生活要给丈夫多关怀,谁也改变不了你对他的爱,因为他值得被爱

5.经常鼓励丈夫,如果他要成了爸爸,一定是位优秀的父亲

★也许他父亲对他的影响是不好,正念引导他去转念思考,比如:如果你们有了孩子,你们会怎样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来弥他父亲对他父爱的缺失,也是慢慢对他受伤心灵的疗愈。有时候思想上的体验会改变原有的执念。

相信你们可以携手并肩,帮助丈夫疗愈内心的同时共同成长面对未来。

我是壹心理【小娜心享】

愿世界上每个人都被温柔以待,

我们面对未来生活一起探索着前进!
加油! 

w爱跳舞的猫:痛苦不是坏事,它是促人成长的一剂良药。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感受到你非常想要一个孩子,但是丈夫因为童年创伤无法满足你的要求,你觉得很无奈。

很理解你想要宝贝的急切心情,谁不希望能有幸福美满三口之家,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但是你也需要看到,丈夫是不想在孩子身上继续他的童年悲剧,他没有底气给你和孩子一个承诺,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或许他已经很努力的在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但是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我想他给你的答复是真诚的。

显然,早年的经历给你的丈夫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很可能父亲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不应该的,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是父母的累赘,甚至会认为因为自己的存在造成了父母婚姻的悲剧。

他从来没有体验过来自父亲的关爱和支持,他得到的爱是很匮乏的,匮乏到他无法感知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父亲

那么怎么办呢?

❤️尝试接纳丈夫现在的状况,不要急于实现自己的想法,尝试看到他童年的伤痛,允许他对要孩子这件事暂时的无能为力。(或许这真的不是坏事,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重复爸爸的童年悲剧)

❤️如果丈夫做出让你感动和幸福的事情,请你及时的给出正向的反馈,比如,亲爱的,有你真好!/幸好有你,我感觉我很幸福。

让丈夫在和你的相处中,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和力量,让他觉得他有能力给别人带来幸福,他可以让自己的家人幸福

❤️和丈夫谈谈他童年的经历,听听他的感受,告诉他,/你一定很受伤,很难过/父母的关系和他没有关系,不是他的过错,不要自责/告诉他,你觉得他很好,你相信他。

相信你可以用长久的深情治愈他受伤的心,让他找回久违的爱的感觉。

如果你真的爱他,真的想要拥有和睦的家庭,那么请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体谅,多一点鼓励,去治愈丈夫的伤痛。

漂亮的白鹤:心理咨询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a的主页

你好:

        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基石】,父母婚姻不和谐、亲子关系淡漠,对于孩子来讲一定是【最大的伤害】,【家暴】更是很残忍的。父亲应该是儿子的榜样和力量,母亲应该给到孩子温暖,而他缺失都缺失。下列他的价值观我们一起来思考,希望可以给你你们思路。

分析了解问题:

1、丈夫从小是单亲家庭。父亲极度的不负责任,比如家暴,外遇等等。举个例子,丈夫三岁的时候他爸爸就让他去买烟,没买到就打他。在他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一直在恋爱,也从未记起过有他这样一个儿子。在他高中的时候,父亲再婚生了一个女儿。

——单亲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家暴、外遇、对再生孩子的好】,这会让幼小的孩子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不好、我不配、我不值得爱】,而他还【一直】在恋爱,这就是往孩子的伤口撒盐啊!

——对这个孩子非打即骂,对自己新的孩子的好,这种对比是会让孩子【恨】的。

2、你丈夫从来是当他爹不存在的,其余方面比较正常。
她母亲对他非常好,可能出于弥补心里。经济上从未缺短过他。但是由于要挣钱养家,可能会对他的陪伴相对较少。他初中开始一直都是住宿生。

——对恨到一定程度就是【漠视】。母亲对他好,尽量给他好的经济,但是少了陪伴就是少了爱,孩子是很直接的,有爱以后就有爱,没爱以后就没爱。

——一直住宿,其实内心是孤独的,没有办法跟家人撒娇、没有人关注,这缺失的不是物质,是【精神力量】。

3、本来你们相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你发现可能是童年的原因,他无比想要丁克(不要孩子)
沟通下来,他给的原因大概是以下几点(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他对我的说辞,但是可以参考):请问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作为家人如何帮助?

——1.童年记忆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母亲没有自己会过得更好一点。

既缺失,又愧疚。缺失的原因很明显,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没有父亲的支持,没有爱。愧疚呢,是因为他亲眼看到父亲居然可以很潇洒的享受多次恋爱、再婚生活;而母亲却为了自己的生计,牺牲了再婚的自由,其实这也是对母亲【无形的怨】。

——2.孩子会分摊掉我们对他的爱。再加上本身自己没有很喜欢,并不想付出。

~孩子,可是很简单的,你爱他,他就知道,怎么会分摊掉呢?是他自己不想到是真的。但是他自己本身没有很喜欢是因为,他的父亲也不喜欢他【代际传递】,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讲是【嫉妒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因为如果孩子出生了对他好自己不服气,对他不好自己内心过不去。
——3.生命延续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没能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对自己的生命都是【没意义的】,因为没能从父母权威那里得之自己存在的意义。怎么愿意继续延续呢?一个人得是自己觉得好和快乐那种【生命的动力】才会推动他爱护和哺育下一代。不然下一代的出现也是【走过程】,或许他是这样想的。

——改变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你【不是他】,你没有经历他的经历,你没有受过他的痛苦。但是你可以尊重他,尊重你所选择的这样一个人。或许在你的爱和尊重里有一天他会愿意尝试。

结束语:

祝你幸福快乐!祝你们无论怎样的生活都美满!有困惑,可私信!

焦灼大伯(你的好帮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ta的主页

你好。抱抱你。

1.从小缺爱的人经常在心理上会出现“固着”的现象
就是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儿时缺失的父爱或者母爱。有时无法实现,有可能会出现自己是累赘,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感觉。有的人家庭从小父母并未离异,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漫无经心或者上个世纪的时候很多家庭把孩子当作了劳动力,当作光宗耀祖的希望和苗子,这样的教育,容易让孩子把对缺爱的满足的渴求转为对事业的追求,通俗滴说,就是他们缺爱的满足是通过赚钱的形式来获取的。因为赚到了钱,父母就会疼爱。那长期以往,就形成了赚钱就是自己的价值的错觉

你的丈夫情况我想也是殊途同归。

2.固着的人需要觉醒,觉醒的难度因人而异
有的人是升为父母以后,才慢慢地领悟到这一层面。也有的人终身怀恨父母,把问题归结于原生家庭的时候,好处就是心理压力减轻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就是和原来父母间的依恋模式就很难破解了。依恋理论是说成年人之后需要逐渐与原生家庭的依恋破解,建立起自己新的依恋。这就是所谓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吧。

3.建议
可以从父母的怀恨中脱离出来,父母已老,他们也渐渐退出新的人生舞台,独挡一面的时候已经成熟很久了。我们可以慢慢释怀了。这就是打破原有的依恋模式。然后你们夫妻之间加强沟通,加大支持,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夫妻依恋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助到你。我是焦灼大伯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