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率再创新高 | 是什么杀死了我们的婚姻?

近期,“婚姻”这个话题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民政部发布的2020年婚姻离结数据刺激了大家的敏感神经,再创新高的离结率掀起网络热浪,引发全民大讨论。

与此同时,一位29岁妈妈不堪家庭压力携两小孩跳楼自杀上了热搜,再次刺痛不少女性的神经,她们藉此再次高喊“不婚不育保平安”。而每次涉及婚姻话题,微博热搜上都能看到性别对立的无硝烟战争。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下一句醒世名言: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细细体味,字字扎心。总有未婚的人怀着各样心机上赶着扎进婚姻,也总有已婚人士在围城内互殴得头破血流却还艰难相伴。在触目惊心的离婚率下,能笑傲江湖的怕就是那群「单身贵族」与「神仙眷侣」了。

 

看着数据,大家对男男女女轮番批斗鞭打,倒也应了那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所有问题最终都指向一个灵魂拷问:到底是什么杀死了我们的婚姻?

 

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背后的原因。

 

01

从群体意识说起

 

1、女性向上成长,男性滞后不前

 

在过去,女性在婚姻中是从属地位,男性基本掌握着一个家庭的物质生产资料。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男性占据生产资料也就拥有了婚姻的支配权,从而造就婚姻内的的优越感,女性倒成了被剥削阶级,她们失去话语权。


而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也提升,注定女性群体会被激发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量。当男性群体意识停留在旧时代,失去对觉醒女性的掌控,两性对立的冲突随之而来。

 

2、“人”的价值突显,两性对立尖锐

 

旧时代里,女性被封建思想荼毒,多与男性一样“重男轻女”,但随着社会发展,大多女性开始思考与重视她们作为“人”的价值,不甘再被重男轻女思想束缚。


与此同时,女性也渐渐脱离对男性的依附,她们勇闯职场收割「独立」与「坚强」,当她们敢于表达愤怒,正是两性冲突的开始。


不少女性是带着对男性的愤怒走进婚姻的,当丈夫成为假想敌,婚姻成了敌对的竞争关系,亲密关系也就朝着破坏性的方向发展。

 

3、代际创伤及其传递

代际创伤理论最早是由心理治疗师莫雷.鲍恩提出。他认为家庭经历会形成一个塑造每一代的价值观、想法与体验的模板,然后这一模板会传递给下一代

而在中国的普遍家庭里,丧偶式育儿的背后有着一位疲惫的母亲,当母亲忙里忙外不得停歇,神经长期绷紧越易反弹严重,主要表现在情绪失控,继而把小孩当成了出气筒。

她们无法真正理解与爱小孩,而这样的小孩往往会在内在情感模式上出现偏差,他们会带着曾经被对待的方式走入婚姻。比如,母亲情绪失控口不择言,女儿复刻母亲的愤怒表达方式去对待她的伴侣。

 

  

02

个体「爱的能力」

 

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他创作的心理学著作《爱的艺术》中有一句醍醐灌顶的话:爱,本质上应是一门意志的艺术,一门决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人生命的艺术。

 

前阵子我在知乎上偶遇一位香港男人,他发了很多关于亲密关系思考的帖子,也很热心去给网友答疑。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位主动积极去学习「爱的能力」的男性,我因此震惊而又触动,特意询问了他。


他告诉我,他是一位丈夫,去做这件事只是因为他想让自己的人生幸福。


一个言简意赅的一个回答,触发我思考甚多。我想,他一定是认识到婚恋关系贯穿人的后半生,除了事业工作与自身成长,唯有与伴侣的关系最能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了。

 

然而,当下很多男性对于「学习亲密关系经营」这件事并不积极,在他们看来,男人该以事业为重,而不是跟娘们似的整天把情情爱爱挂嘴边去研究,而不少女性也缺乏学习意识。我们中的很多人盲目着走进婚姻,然后似无头苍蝇莽撞,能否保命全看运气。

 

其实,一个人在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和在社会上遇到的其他问题本质上并无差异,都会面临困境和任务,都是一个提升能力打怪升级的过程。


弗洛姆将“爱”视为需要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艺术,除了给予,关切、责任、尊重、知识(了解)构成爱的四要素。

 

1、关切。弗洛姆认为爱是对所爱对象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而这,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达到真正的关心对方的个体成长。

 

例如:


  • 你会关心对方工作/操持家庭累不累吗?

  • 你有关注到对方想要分享的欲望吗?

  • 你主动去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渴望吗?

 

2、责任。我们习惯性把责任理解为一个角色赋予的职责,但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是你对他人的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响应”。

 

最近看到一位女性咨客求助,只要男朋友不按她期待做事她就耍脾气,并且认为他不爱她,她很消极地抹杀了他的一切需求。


我想,他一定是痛苦又无奈,如果她不及时调整,他怕是会有揭竿起义的一天。在亲密关系中,长期意外消极响应对方的需求,必然会令对方陷入怀疑,会给关系带来灾难。

 

3、尊重。没有尊重,责任感很容易成为控制欲和占有欲,真正的尊重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的。它与责任、关切是互补的。

 

有伴侣因为挤牙膏方式吵架,也有人因为饮食习惯吵架……这些吵架的背后,都是缺乏了尊重,他们都希望对方事无巨细跟自己统一方式。

 

4、知识。要尊重他人就必须了解他人,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

 

吵架时候为什么男人喜欢回避不说话?


他下班回家为什么总有一阵子的沉默不言?


了解男性的洞穴心理知识,女性就不会简单粗暴归因为不爱她,而是理解对方需要私人空间自我调节。

 

在我看来,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耐心」。


 

婚姻不同恋爱,它有着更多的繁复琐碎,而这关系又基本在人生进程中存续占比最大,加上双方在关系里存在权力角斗,没有耐心,所谓的尊重、理解等就成了空中楼阁。大家都说婚姻败给了琐碎之事,其实深究根源,是败给了一方或者双方的不耐心。

 

我们没有耐心去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遇到矛盾时候习惯性的急躁、厌烦、逃避,进而把双方引向对立,而这,恰恰是致命点。

 

03

怎样培养耐心

 

深化认识亲密关系的复杂性,接纳两个独立个体结合一起必然会有冲突碰撞,才能给自己多点耐心去调和矛盾。

 

为什么说度过热恋期要走一段平淡期才选择结婚更为稳妥?因为热度褪去才是矛盾的陆续开始,而这才是真正考验两人对亲密关系的经营能力。


能力高者,见招拆招,过五关斩六将,轻松解决大小矛盾收获美好;能力低者,解决不了矛盾就会想“我找错人了,我换个人就好了”,他们以为通过不停换伴侣能解决他们内心无法解决的冲突。

 

现实里,我们习惯了追逐「确定」与「完美」,一旦得不到,我们会因为这种失控感而焦躁不安,反映在婚姻里就是我们接纳不了有那么多的矛盾与吵架,我们只想有很多很多的和谐美好,允许不了多几次的矛盾争吵,不接纳的背后恰恰是我们对失控的恐惧,是我们对冲突有深深的无力感。

 

当你认清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有耐心去看待一切事物,你才可能认清与接纳不完美的对方跟不完美的关系,才会真正有耐心对待伴侣与婚姻。

 





文:池玉  (聚焦“爱的能力”学习,谈爱己论爱人。微信公众号:心探坊(ID:CTCLUB-2021)。)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