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自我评估也是一种比价 | 心理词条

阐述定义

社会比较是指我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人们会对自己做出各种判断,而其中一种关键方式就是社会比较。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情况,我们可以由此确定自己的社会和个人价值。

社会比较理论最早是由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人们有一种天生的、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动力(Festinger, 1954)。与他人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准,通过这个基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

背景/来源

Leon Festinger关于社会比较的最初理论框架涉及若干个假设(Festinger, 1954),其中一些内容包括:

1.人类有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基本动力,人们会通过客观的、非社会性的手段来进行自我评价;如果没有客观、非社会性的手段,人们就会通过与其他人比较来实现对自我观点和能力的评价;

2.当他人的观点和能力与自己差距越来越大时,人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倾向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和自己有很大差别,那我们很可能不会选择这个人作为比较对象;

3.在进行能力比较时,会产生一种向上的驱动力,它反映的是人们希望变得越来越好的价值取向,但这种驱动力在观点比较时并不会出现;

4.与他人比较的停止会伴随敌意或贬低,这使得如果继续和这些人比较会产生不愉快的后果;

5.如果评价的个体和比较的对象之间存在差异,便会出现一种减少分歧以使评价个体和比较对象达成统一的倾向,比如当观点比较产生差异时,评价个体有可能会试图说服对方、或者改变自己观点以达成一致;

6.如果与自己观点或能力非常不同的人被认为与自己的属性不同,那么人们就会倾向于减少与该对象的比较范围;

……

社会比较理论发展至今已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了很多新的内容,包括对社会比较动机的理解以及社会比较的类型等等。但最初版本的理论框架仍然是我们今天理解社会比较的核心内容。

相关科普/案例分享

通过社会比较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需求。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社会比较来考虑社会规范和别人的意见。具体来说,当我们自己的自我评价不明确时,我们会将自己的意见和价值观与别人进行比较。比如你不确定你在一个社会议题上的立场是否符合大众价值观,或者干脆在一个餐厅里不确定应该点哪些菜,这时你就会将目光转向其他人,来填补自我定位的认知空白。

其次,也许也是更常见的一种需求是,通过社会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就像上面提到的,这种需求源于一种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的驱动力。

在这种驱动力下,我们会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社会比较: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Erdogan, & Kesici, 2010)。

(一)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

1.向上比较

向上比较是指我们与那些比我们更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向上比较反映的是我们想要改善当前地位或能力的愿望。通过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比较,来从中寻找让自己获得更好成绩的方法。

比如你在学习一门外语或者一个乐器,当你对自己的表现水平有一个大概了解时,就会开始和班上的其他人比较。你可能会与班上的优秀学员进行向上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的水平和优秀学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使自己达到同样的高水平,你会激励自己更加努力,通过更高效的学习来弥补差距。

2.向下比较

向下比较则是指我们与那些比我们更差的人进行比较。通过向下比较,能让我们对目前的能力和状态有更好的感受。因为其中的潜台词是,虽然我现在某些方面并不好,但至少有比我更差的人。

同样假设你在学习一门外语或者一个乐器,在和班上同学比较时你也有可能会跟一个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向下比较。虽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学习新事物的速度不是很理想,但当你看到有比你更差劲的同学时,会因此感到安心。

(二)社会比较的重要因素

一个决定人们是否会进行社会比较的重要因素是相关性。我们更可能在和我们高度相关、或者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方面和他人进行对比。比如你十分喜欢做饭,那么你就更有可能会和别人比较烹饪技术;相反如果你不会吹单簧管、你也不关心自己是否会乐器,那么你身边的人吹单簧管吹得再好也不会引起你的注意。

另一个决定人们是否会进行社会比较的因素是相似性。我们更可能和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进行比较(Goethals, & Darley, 1977)。比如在对比烹饪水平时,如果我们不是专业厨师,那么我们更可能会和其他家庭煮夫或煮妇对比,而不是以一个餐厅主厨为目标。

(三)社会比较的好处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向上比较来推动自己进步。比如有相关研究发现,同龄人间的友好竞争能促使表现落后的人跟上先进者的步伐甚至做出超过先进者的表现,从而有效地推动人们开展更多的体育锻炼(Zhang et al., 2016)。

这种「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所以想超过别人」的心态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良性嫉妒」,人们会将嫉妒心理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以嫉妒对象为目标,努力提高自己(Cohen-Charash, & Larson, 2017)。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向下比较来触发自我增强效应,提高自我评价(Wills, 1981)。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水平不如意的时候,可以通过向下比较获得信心。

(四)社会比较的坏处

社会比较可以激励我们前进,但不恰当的对标也能起到反作用。

我们在寻找向上比较的目标时可能会过于狭窄和激进,把自己身上的某部分特质跟自己认识的这方面最优秀的人进行比较。比如判断自己的社交能力时只跟自己认识的最健谈的人比较,判断烹饪水平时只跟自己认识的最会做饭的人比较。这种比较容易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巨大的水平差上,从而伤害到我们的自尊,尽管我们的水平很可能已经超过大部分人(Davidai, & Deri, 2019)。

而在向下比较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能会因为选取的目标水平太低而导致超出实际需要的自豪感,从而对比较对象产生藐视的态度(Fiske, 2011)。

(五)个体差异

社会比较给人带来的心态变化会受到个体差异影响。

具体来说,拥有掌握目标的人更倾向于将向上比较时观察到的差距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并且有信心达到相应的水平(Marijn Poortvliet, Janssen, Van Yperen, & Van de Vliert, 2007)。

除此之外,一个人拥有「固定心态」还是「成长心态」也会影响其态度(Dweck, 2008)。拥有「固定心态」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不会改变,因此他们也更容易将向上比较时看到的差距视为威胁,并在自我评价时产生负面结果。而拥有「成长心态」的人则更容易将差距视为一种挑战、或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

个人见解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离不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比较。比如一个商品的价格是高是低需要和同类型的商品进行比价。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也是一个比价过程。也许在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特定的观点,但这个观点是独到还是平庸需要和众多书友影迷一起作对比。同理在家里打游戏,一个人对着机器人对手独孤求败,但实际实力如何需要跟真人玩家连线才知道。

比价是为了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而这个过程既需要向上比较也需要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意味着了解自己还有多少进步的空间,保持谦虚和自省,向下比较则意味着了解自己的成就,保持自信和底气。

通过比价我们可以在了解自我定位的基础上促进自我提升,但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选取适当的目标。一个稍微比自己实力强一些的比较对象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这样更有利于激励我们在不过分超出能力范围的情况下去解决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提高能力。

但在社交媒体过度自我包装的文化环境下,我们可能经常会被迫和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进行比较。一个合适的比较对象能激发你的上进心,但一个精心修饰、看似完美的虚构形象更像是一个现实中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如果以此要求自己,只会徒增焦虑和烦恼。

参考文献:
Cohen-Charash, Y., & Larson, E. C. (2017). An emotion divided: Studying envy is better than studying “benign” and “malicious” env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2), 174-183.
Davidai, S., & Deri, S. (2019). The second pugilist’s plight: Why people believe they are above average but are not especially happy about 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8(3), 570.
Dweck, C. S. (2008).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Erdogan, A. H. M. E. T., & Kesici, S. (2010). Mathematics anxiety according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Education, 131(1), 54-63.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Fiske, S. T. (2011). Envy up, scorn down: How status divides u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Goethals, G. R., & Darley, J. M. (1977).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n attributional approach.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259-278.
Marijn Poortvliet, P., Janssen, O., Van Yperen, N. W., & Van de Vliert, E. (2007).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How mastery and performance goals shape information exchang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10), 1435-1447.
Wills, T. A. (1981). Downward comparison principles in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0(2), 245.
Zhang, J., Brackbill, D., Yang, S., Becker, J., Herbert, N., & Centola, D. (2016). Support or competition? How online social networks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4, 453-458.


文:车轱辘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