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不会使你感到卑微 | 心事博物馆


听别人的故事,解自己的疑惑,这里是由心理FM&壹心理咨询联合出品的心事博物馆,如果你有解不开的困惑,点击“心事铺”写下你的心事,听听咨询师们用专业且温暖的话给你一点点小建议。


下载心理FM APP搜索“心事博物馆”就能找到我们的全部节目。


今天我们邀请到心理咨询师刘丹红老师和我们一起倾听心事


  

听众来信:

我叫小妖,今年大三,我和男友在大一开始恋爱。

3年间,我崩溃多次,甚至自杀。

他总是挑剔我的做法,不论我做什么,他总是有很大的意见,有时,即使按照他的方法,还是会有意见。

他总是说是为我好,我也总会在之后相信他是为我好。

大学3年,我花在他身上的钱会比他花的多1万多。并非我计较,因为3年来,他给我买的唯一一件礼物便是今年端午节生日的一条199的速干裤。

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他家条件和我家差不多,我总是在讨好他,为他做些什么,他也没有多感动,还是会挑剔我。我觉得我已经足够卑微。

7月14-7月18号,我和他去张家界玩,除了交的团费,他一分钱没带,出去旅游的前两天,虽然很累,但晚上我还是给他按摩。他那时还是很开心的。

第三天,我没有给他按摩,第四天,他就说我不是贤妻良母。

我用我家里的钱给自己买东西,他也会说我不是贤妻良母。

但我用家里的钱给他买东西时,他却不会说我。

我如今甚至不知道他到底爱不爱我,3年,我的心已经平淡,甚至不安,他总给我感觉不真实,虚无缥缈,是我爱的太卑微吗,我应该怎么办?


读完小妖的信件,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恋情中绝望无助的女孩,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她的男朋友甚至令她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人生路漫长,可能我们都会遭遇一些意料之外的人,意料之外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咨询师刘丹红老师是怎么分析这种情况的吧。


小妖,你好:


读了你的心事倾诉,我能感觉得到你深深的绝望,就好像溺水的人在挣扎着呼吸一口,又沉下去。

你觉得很累很受伤,没有力气挣扎了,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掉到黑暗的深渊,这是多么绝望的时刻啊。

我想,也许这是你在绝望中发出的呼唤,于是有了这一封满是血泪的倾诉。

爱情使你卑微到尘埃里。你在爱情里看不到一丝希望,却又徒劳用自己的卑微去换取对方的一丝怜悯。

你希望在爱情里得到积极的回应,得到的却是满满的打击,所以你也开始计较彼此的付出,你觉得心里不平衡了。

这种时候,我们要想,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真正的爱情,是能够激发出人们的美好天性,让人自信、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

如果在感情里受尽委屈,变得自卑、受伤,那么这不是爱情,而是情感虐待。

没有执着就没有痛苦。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为什么你明明在这段关系中受尽委屈,甚至已经遭受了情感虐待,但却依然执着地维系着这段关系呢?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需求。

而这段关系,有没有可能满足了你内心的某一种需求呢?

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你才会深陷关系之中,一边痛苦到绝望,一边却依然咬牙支撑?

只有当我们理解自己潜在的需求时,我们才会真正自由。

当你意识到造成目前这种困境的,其实就是自己时,

你是否能接受这个自己,并放过自己呢?

所以,我给你的小建议是,与其去求证对方是否真正爱你,不如把注意力放回自身,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自己的未来。

因为如果你去求问对方爱不爱你,即便能得到答案,那都是暂时的、瞬间的、外在的,爱或不爱都只在那一瞬间,而你只会收获更多的不真实和虚无缥缈。

而关注自己是真实的,可以自己把握的,这个过程会让你慢慢累积安全感,所以关注自己,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我想起沙盘游戏治疗创始人卡尔夫,她49岁时开始学习荣格心理学,那一年她刚刚经历了离婚事件,也经历了二战。她写了一本书,书末她阐释了自己对易经“坎卦”的理解,我印象非常深刻,每当我受挫,都会以此自我鼓励,所以这段话也是赠与你的:

“水不停地流动,它所到之处,必会遍满所有角落。它不惧怕危险,不会在深渊前掉转回头。什么也不会改变它的本性。在所有的处境中它都忠实于自己。如果人在艰难处境中也能坚持真诚,那么他的内心必会穿越困境。如果在任何处境下,我们仍是自己内在的主人,那么自然的,由内而外的行为也必会达成目标。”

愿你做“水”一样的女子,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克服万般困难,在深渊里野蛮生长吧!


以上就是心事博物馆里收藏的第40个心事。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心事,欢迎点击“心事铺”告诉我们关于你的故事。

愿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被拥抱,每段心事都被温柔抚平,这里是心理FM&壹心理咨询联合出品的心事博物馆,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本期咨询师:刘丹红(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进入咨询师主页预约咨询)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