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的能力:说你爱得无怨无悔

作者:四月鹿April
来源:微信公众号:纭开见鹿(ID:MeetAprilLu)

写在2022年2月14日。一些最近的想法和自我疗愈,非常多《请回答1988》。


依旧欢迎您浪费情人节宝贵的8分钟。

越是成长了越是发现,爱与被爱真的是一种能力。

爱人是一种能力,被爱也是一种能力。有的人只会爱,有的人只会被爱,有的人两者都不会。

弗洛姆《爱的艺术》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和任何技艺一样,需要后天练习。


“爱取决于能力而不是对象,爱的问题不在于对象,而在于爱的发出者自身的问题。”——弗洛姆

爱作为人类永恒的子命题,正是因为它以各种形态出现,但无论怎么样的爱,都如此动人。

“为什么不相信爱呢,这世上有各式各样的爱。”

大概所有人的枕头里都藏过发霉的梦,故事里都装过爱着的人。打开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每一首歌里都有撕心裂肺的爱。

前一段时间看了《请回答1988》,我看得很迟,但是这十年里排名第一的韩剧真的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请回答1988》之所以那么动人,又有着永恒的忧伤,大概是因为每一集每一分钟,观众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爱意。


(这是《1988》里我最喜欢的BGM,《青春》)


比如父母对子女各式各样的,有些笨拙的爱。


“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请你体谅一下”

比如子女对父母的,可能理解可能不理解,但是依旧真挚的爱。


“那是爸爸的人生,我希望爸爸能幸福“


比如18岁的少男少女之间或犹豫,或勇敢,或隐晦,或直接的,但是都很青涩的爱。


比如父母亲终于不再是子女的附属,而开始重审自己的人生,正视情感需求的成熟的爱。


爱让人感动,爱让人怅惘,爱让人睁着眼睛也能淌下泪来。


一段时间里,新的环境和相对关系的变化,让我遇到了很多情感上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在不断的认识自我的时候,我觉得对我比较好用的是“依恋模式”的重新认知。

同样是很早就看过的东西,但是没有仔细亲身体验过,依旧是过眼云烟。

就像光束里的灰尘,丁达尔效应让你看见了光的形状,但它转瞬既逝。

在依恋模式里,最重要的是两个命题:


我值得被爱吗?
别人值得信赖吗?

我值得被爱吗?


被爱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自我价值。

被爱的能力来自于对自己的自信,对自己的自洽,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一位长辈叔叔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说“人活一生,活得就是一个自洽”。

“自洽”是一个很妙的词。


在爱里的健康自洽是,高自我的人相信自己被爱是因为自己值得,不是因为做对了什么事情,不会因为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而失去被爱的价值。

self-esteem, faith in oneself, fearlessness。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是第一步,觉察别人在爱自己,是进一步的一种能力。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爱的模式。比如大部分东方式的父母都把爱的重心放在了亲子关系而非夫妻关系上,他们或许爱得真的很笨拙,爱得反而造成了隔阂与伤害,但是你永远也无法否认他们的爱。

别人给你的爱,和你想要的爱,也许不是一回事。比如那个很有名的情感鸡汤,“我只想要一个苹果,但是你给了我一车香蕉”。

但是并不应该因此而否认爱的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或许会逐渐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并且渴求更多的/更新的情感。觉察自己被爱是对惯性的抵抗。

我在美国注意到的一种文化就是gratitude的文化——

我今天感恩了吗,我收到别人的帮助与爱了吗,我注意到这些爱了吗,我表示了我的感激了吗,我每天都感受到被爱了吗。

在一些公司招聘的自我测评里(说的就是Amazon),这个甚至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格问题。

可能和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实是挺值得参考的一种爱的觉察能力。



别人值得信赖吗?

健康的爱是付出,责任,信赖别人。

有的时候我会想,我唯二喜欢过的男明星潘粤明和张哲瀚似乎有着很相似的特质。

人重复被相似的人吸引一定是有点值得探讨的东西在里面的;我一度以为我爱的是单纯的“美强惨”(谁又能不爱美强惨!!)

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打动我的是他们勇敢,直接,坦荡,受过伤害却依旧能够勇敢地继续走下去。


不一定漂亮,但是他们会走下去。

我曾经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人可以活得那么勇敢真实呢,为什么人可以活得那么热忱坦荡呢。藏好自己不是更安全吗?


暴露自我与无比真诚意味着首先让渡了别人伤害自己的权利。

如同自己把一柄匕首擦得锃亮,然后捏着刀刃把刀柄递给别人。

到底为什么有人会去把主动权让渡给别人,并且相信别人不会伤害自己呢?

他们果不其然都被伤害了,但是他们依旧会勇敢继续,冥顽不灵地继续真诚。有的时候我甚至会看出一种悲壮的坦诚。

我不理解,但是很羡慕,敢爱敢恨是我没有的。

后来我可能明白了,人不是不怕伤害,而是爱得无怨无悔。走过的路要么是得到了,要么是学到了,没有输与赢。

就像《请回答1988》里《请不要担心》的一句歌词——“给离去的人唱歌吧, 说你爱过无怨无悔。”

爱得无怨无悔,这真的真的是一种相当困难爱的能力。

大概除了父母爱子女,谁能无条件的,爱的无怨无悔?

反正我目前不能,但是我希望我可以。

爱作为一种能力,就会有的人天赋异禀,就会有人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习得。

“爱是一门艺术吗?”弗洛姆说,“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如同人终其一生都在认识自己,我很高兴我在不断认识自己,只是很惆怅我一定要伤害一些人才能成长。


我值得被爱吗?(自我价值认同)

别人值得信赖吗?(他人价值认同)


安全的依赖关系是高自我价值,高他人价值。即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他人值得信赖。

如果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不相信他人值得信赖,那么会成为恐惧型依恋者。

如果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但是相信他人值得信赖,那么会更像焦虑型依恋者。

笨拙的我在不断伤害别人的过程中,我终于找到了一些人格的小格子,并且把自己安放了进去。

我终于发现自己比起无坚不摧的坚强,其实更像逃避依赖的自我人格,会习惯性逃避冲突,逃避亲密又困难的人际关系。

我坚信自己值得被爱,但是别人不值得信赖。

《和莎莫的500天》的女主角莎莫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恋回避者。

“依附他人是危险的“,“爱自己是最可靠的,爱别人总是很冒险“。

作为新时代青年,这是一句真理。打开各种媒体,给女孩子的忠告也不过是这些。但是逃避亲密与压抑亲密是一种矫枉过正。

况且如果逃避依赖的人遭遇了重大创伤事件,剧烈的改变会瓦解防御机制,展现出截然相反的焦虑依附,紧紧握住可以求援的“救命稻草”。

这不是真的安全独立与坚强,它像一艘吱吱作响的,危险的船。没有触礁之前,它看起来都很安全。

我所学到的爱的能力。

爱需要练习,爱没有目的,是恳切地必须给予。


爱是真的很动人。如果把人类爱取一个公约数,或许会能有很多种爱,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成熟的爱很大一部分在给予与付出,而非单纯的索取与享受。

《请回答1988》里善宇丧父,与妈妈妹妹相依为命,家境清寒,善宇对物质别无所求,只是希望妈妈不要那么辛苦。但是妈妈还是背着善宇偷偷去做辛苦的活计。

善宇有些生气,不理解自己明明什么都不需要,为什么妈妈一定要让自己那么辛苦。

于是宝拉对善宇说,


“所谓爱一个人,不是宽裕了想要给予,而是恳切地必须给予。”


这世界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 可以让你醍醐灌顶。 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 只能是一段经历。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


这段台词大概就是我的这根火柴。


所谓爱一个人,不是宽裕了想要给予,而是恳切地必须给予。


大概因为我的回避与不信任,真的非常深刻地伤害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一些人。


我很难与人亲密交流,我到二十好几岁才开始学会和父母表达关爱。我始终在亲密关系中有所保留,我始终更爱自己一点。


对于回避依恋的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信任,相信自己是值得的,相信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会伤害你。


向他人求助,与旁人分担,信任别人,什么都不要多想,去爱别人就好了。


我曾经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注定要疏离。此时就要敬上一杯酒,然后再也不要回头。

但是我以后会更加勇敢,若你向我伸出手,我还是会跟你走。


作者简介:四月鹿April,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纭开见鹿(ID:MeetAprilLu),文艺的科学,以及如何科学地文艺。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