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时尽兴,去无所羁 – 想跟你聊聊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

2019年的1月20号,我做了一件超乎身边人想象的事,那就是去上海参加“醒来”死亡体验。时隔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当时的体验感受历历在目。当我对于自己的死亡焦虑最无处安放的时候,是这本书《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让我明白自己“怕死”的原因,以及更加客观专业地去看待生死的话题。

01


死亡念头来临,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


怕死,怕的其实是那种“不确定感”。


对于人人都会死这件事,从来都不会被怀疑,而且是以压倒性优势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但人们可以视若无睹。

对于死亡念头引发的恐惧,却无处不在的影响人们的行动。

当高度的自我意识具备时,死亡终至的恐惧会使你选择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喝更优质的水;定期做运动;想方设法拥有充足的睡眠……

当你不具备较好的自我意识时,死亡终至的恐惧可能会使你继续不科学的饮食;抽烟、酗酒的次数更多;熬夜加重;寻求身体所不能负荷的刺激体验;可能会过度爱美;过度消费……男性与女性皆而有之。

也许你不想承认无法预期死亡的痛苦,但种种转移注意力的表现,都会显现最本质的核心来源,就是关于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

02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在死亡恐惧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


说到这儿,人类从远古时期至今,已经开发了各式各样可以被用来抵御死亡恐惧的工具。

以下这些工具不评判对错,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①自尊被古人用来提供心理安全,以期缓解焦虑


自尊意味着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是有价值的参与者。

书中猜字迷的电击实验告诉我们:自尊控制着和焦虑相关的生理唤起。自尊绝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存在,它可以被我们的身体深刻感知。

自尊心可以减少想到死亡的防御反应,会削弱我们对和自己有信仰及价值冲突的人和观点的敌对反应。当我们面对本来让人心烦的问题时也会变得平和得多。

②古人对于“永生”的需求,被现代人发扬光大


永生的概念,被本书分为真实的永生象征性永生

在古代,东西方历代帝王所追求的“长生不老”,就是典型的追求真实永生的栗子。很多故事说来会很残忍,血迹斑斑,但也勾勒出人类最初的文化世界观与价值观,创造了众多人类文明的起源。比如古埃及金字塔,秦始皇兵马俑,还有书中提到的哥贝克力石阵……

在现代,古人寻求真实永生的梦想寄托给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可以延长寿命的基因检测技术,冷冻人体、头颅的技术发展,人工智能的协助,未来很有可能颠覆我们的三观。

谈到“象征性永生”,也许比真实的永生更有生命力,比起保留自己的躯壳,我想更多的人愿意让自己的精神与意志被传承。

在参加“醒来死亡体验”的过程中,我不断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我到底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哪怕只是一个脚印的痕迹,在个体的生命中都意义重大。这就是我高度的自我意识!

在永生的世界中,一个能承认自己有价值的人,会在所信仰的文化世界观里继续活下去。

③在死亡面前,如何让心理防御机制启动带来有益作用,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


面对死亡时,人的心理可以启动二种防御方式:近端防御→远端防御

近端防御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你把死亡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出去。要让它产生有益作用,有两个最基本决定因素:

首先,那些自信心强的人并不怎么害怕死亡。因此,他们可以直面死亡。

其次,还有乐观主义者,他们相信锻炼、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延长自己的寿命。所以,亲爱哒,首先把自己塑造成有自信的乐观主义者。

当真的可以把死亡想法从意识中消退,你接下来的反应就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你所坚持的文化信仰了。

这时候,远端防御才能起作用,它会加强你的自信和自尊心。沿用精神分析中“投射”的概念可知,心里有什么,眼睛里就会看到什么。想要远端防御起到积极有益的效果,就要坚持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即: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观。

03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欧文·亚隆

存在主义心理学也许是人类面对死亡恐惧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曙光。

面对人生普遍存在的三大存在主义困境:人生意义的丧失、孤独和死亡。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都会把每一个病人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并且和他们建立深厚、真诚的关系。

病人的世界观、个人奋斗的目标和社会关系都有机会被另外一个个体读懂,帮助病人更好地认清三大人生问题:

1. 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2. 别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

3. 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用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理论来说,用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我——你”,来替代“我——它”,我们就能从人际关系中找到人类的共性,让人们不再害怕死亡与孤独。

04


但愿我能在死亡之前醒来。


都说人生像一场梦,在死亡的面前我们都会从梦中惊醒。

很多人在临终前都会希望:如果生命可以从来一次,我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来活。但在死亡面前,再多的解释与后悔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在书中最后的部分,作者用奥地利艺术家的一幅画作《生与死》来阐释本书的奥义,我很喜欢:

《生与死》

画中大多数人都在沉睡,根本无法看见死亡的真相,但是却有一个年轻的女性是醒着的,她双眼睁开,直面死亡。现在我们就像画中的女人一样,睁开双眼直面死亡,在生命的的延续中去超越死亡。

“勇敢地认识和接受死亡的现实,并且真诚地活着,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马丁.海德格尔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对心理学如何影响生命的过程进行探索,我们就有机会实现亚隆先生所讲的“死亡脱敏”,让我们可以从容地直面骄阳。与君共勉!

原创:Sun天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