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清华大学刘瑜更良心的建议:鸡娃必须掌握5大规律

最近,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刷屏了。

可是,网友们对这个演讲的评价几乎两边倒。

认可的人说,刘瑜教授的教育观念淡定、有智慧,揭穿了“军备竞赛”教育方式的弊端,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和接纳自己,缓解了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令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不认可的人则认为刘瑜教授站着说话不腰痛。她是清华教授,女儿上着清华附小,全家站在社会的最上层,却劝大家也大可以安心当一个失败者、普通人,不体恤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是一出傲慢的“凡尔赛文学”。

客观地说,刘瑜教授的一些观点也不能说是错的。

她说“军备竞赛”式教育方式容易陷入恶性竞争,令孩子长期处于压抑中,损害心身健康;

她说教育应该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培养创造力,而且最好另辟蹊径,不要总是走别人走过的路;

她还说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这些话单独拎出来看其实都没错。可关键是,她身为社会高阶层的人士,在演讲里面还说了很多让人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的话。

比如她说:

“哪怕最后你一事无成,你也成了一个勇敢诚实的人。”

“我一个朋友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追求舒适、从容、轻松也未必是什么罪过。如果一个人选择自在、放弃成功,这也未必是坏事。”

“在一个高度竞争性时代,社会需要懒汉、社会感谢懒汉。他们牺牲了自己,把无数人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言下之意,她认为教育孩子时不要总希望他们成功,如果他们舒适、快乐,那么做一个原地踏步的普通人、甚至是“懒汉”也很好。

老实说,说得好听点,这是心灵鸡汤,似乎倡导着平平淡淡才是福,快乐无价;但说得难听点,这是“心灵毒汤”,很容易让人不求上进,只追求享乐和安逸。

01


刘瑜教授说国内比较出名的政治学学者,也是一名作家,代表作有《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等,她的丈夫是人大哲学教授周濂。

(刘瑜,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3年,他们的女儿小布谷出生,刘瑜写给女儿小布谷的信曾经登上过报纸和电视节目。

信里写道:

“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其梦想成比例的能力。

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这封信饱含了刘瑜对女儿的爱和尊重。她对孩子其实不是完全没有期待和要求,只不过她的期待和要求是女儿应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从事的工作要有热诚和成就感。

客观地说,这种对“成功”的定义确实超越了很多追求普世价值的家长。可为什么她能如此定义“成功”?

一方面这与她个人的三观和眼界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她和丈夫都是国内顶级学府的教授,处于国内社会的上层,那么只要不出意外,她的女儿将来即使再不济,即使真的成为了面包师、动物饲养员,那她也还是上层人。

什么叫做上层人?

最基本的要素是吃喝穿不用愁,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得到外界普遍的认可和尊重,能比较舒适地获取或从事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刘瑜老师所说的,她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的那个“普通人”。

在她所处的位置来看,这确实很普通,既没有成为顶级专家,也没有挤上财富榜。

但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真正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所谓“普通人”的状态是他们要经过一生的奋斗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对于农村基层的父母来说,这更可能是要几代人持续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接近的目标!


为什么他们孜孜不倦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为什么他们不顾一切地希望孩子能获得这样的生活?因为真正的普通人的生活真是太不容易了。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父母而言,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每日起早摸黑赚取基本的生活保障,连病都生不起。

他们为什么要“鸡娃”,为什么一心希望孩子表现优秀,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因为他们知道这往往代表着孩子步入社会时,能少吃生活的苦头,能尽量避免被人瞧不起,能获得更加优越的生活,能更好地面对社会上的风险和打击,甚至令家族从此实现阶层的跃升。

有人说,要达到这种的目标,那也不一定要“鸡娃”啊。你看多少以前学校里的差生,最后创业成功,赚得盘满钵满。而且,行行出状元,读书读不好,做个体力劳动者不是也很光荣吗!

这些可能性不是没有,但能被拿出来说都是脱颖而出的极少数。差生创业成功,有很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和家庭有经济实力和资源;白手起家的,更是少之又少。

至于光荣的劳动者,看起来他们靠自己双手养活全家这没什么不好的,但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休息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去工作,而且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低,家人一场大病可能就掏空了积蓄。

你要是去问他们是否希望孩子也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他们多半说不,还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有份更体面和轻松的工作,最好是白领。

那为什么几乎人人都在说读书?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在我们国家,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甚至是底层人民,想要实现阶层的跃升,获得更稳定的生活保障,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风险最低的、最稳妥的实现路径。

所以说,刘瑜教授说要尊重概率,第一名只有一个,何必那么执着?但其实普通老百姓也很尊重概率,他们知道从整体概率上说,孩子受过的教育水平越高,其以后的工资收入也往往越高,能生活无忧的可能性也越高。

所以,普通老百姓希望孩子通过接受学校的教育,通过刻苦学习、天天向上来换取未来更好的生活,这个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只有这样,社会上的人都持续地努力和付出,整个国家的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才会更有后劲。


无论是从个人、家庭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视学校教育,鼓励人们力争上游,这其实是对的,是应该得到高度认可的!


所以,刘瑜教授的话放在精英阶层中来看,可能并无太大的不妥。因为精英阶层已经实现了阶层的跃升,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他们手握更优越的资源和保障,有更多的试错空间,确实可以对孩子的未来更淡定、选择更多元化的道路,大不了就承接家产,当个衣食无忧的“普通人”。

但如果将刘瑜教授的话放在普罗大众里,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甚至有一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这也是国内很多高等学院专家、高级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的不足。

他们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出色,也有一颗正直的、忧国忧民的心,但他们很少走出自己的圈子和阶层,去深入地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观念,对基层缺乏真实的感受。这导致他们的一些公开言论,虽无恶意,但显得非常缺乏同理心。可能本来是想分享意见,表达关注,但让老百姓反感。

刘瑜教授的演讲里,似乎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追求安逸、快乐没什么不好的,我们应该让孩子开心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自由地发现自己喜欢的事和优势,然后支持他们去实现。

其实,过度推崇“快乐教育”,这反而很可能不利于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抗打击能力,不能持之以恒地付出,从而难以获取真正的成就感。

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看,快乐其实很简单。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堕落是特别容易获得快乐的,当然,大家可以理解为这是低级的、肤浅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想获得比较突出的成绩,想要一直快乐是很难的。过程中肯定要克服困难和险阻,必须有持续的努力和付出,要克服惰性和其它能够简单直接地引起人们快乐的外界诱惑,要严于律己。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过程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但正因为有过这些痛苦,突破了困难取得成绩时才能带来真正的成就感。

因此,若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努力、付出、经历痛苦、将痛苦合理化和升华,这是必经之路。

如果什么都讲究快乐,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做,还美其名曰这是“任其自由发展”,那孩子最后可能真的一事无成,而且一遇到自己的不想做的事就厌烦、逃避。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难以立足的。

02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父母盲目地“鸡娃”,更不是鼓励“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恶性竞争。

我们认可广大父母“鸡娃”的出发点,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搞清楚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实现这个愿望,没有找到优质教育理念里面的规律,甚至“逆规律”而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父母自己很有能力,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了一定的成就,甚至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是顶尖专家。但他们也没有清晰地看到其获得成就的规律,而只是从一些表面现象总结了所谓的心得,比如“孩子不打不成器”、“要让孩子自由发展”“要培养独立性,不要帮孩子”。

这些教育观念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抓不到规律性和重点。

我们临床中接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很聪明的,家庭条件也不错。曾经,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最后因为不尊重科学教育的规律,孩子罹患精神心理障碍,书都读不下去了。

很多父母来找我们的时候,期望值已经降到最低。本来希望孩子非北大清华不读,最后变成只要孩子心身健康地活着就行了。这是让人非常惋惜的,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过低期待也是一种伤害,令其认为自己以后再也没有希望了。

那么,科学教育的规律性到底是什么?这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明白。以下根据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分享5个重点。

第一,孩子的心身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是未来取得一切成就的前提。


要尽量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定要避免对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孩子不采取打骂、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

除此之外,父母要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人,要令他们愿意向父母分享自己的开心事,也愿意诉说烦恼,让父母分忧。孩子倾诉烦恼和在外界遇到的打击挫折时,父母要懂得共情、倾听及引导,及时化解孩子的负性情绪,避免形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第二,父母要避免幼稚化的教育,不要过度夸奖孩子,而要对其具体的行为给予认可,以免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记住,父母应该给予的是具体化的、针对行为的认可,而不是针对孩子本身给出泛泛的表扬或者过度夸奖。

比如当孩子考试中取得了“双百”的好成绩,父母要针对孩子这一次考试的成绩给予肯定与鼓励,“宝贝,你这次两科都考了一百分,爸爸妈妈很开心,你的努力取得了回报”。而不要说“宝贝你是最棒的,你实在太聪明了!”

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意识到真正的成功必须持续、长久地努力及付出。

第三,一定要培养孩子塑造积极的三观和良好的“逆商”。


三观是一个人的灵魂,就算孩子的精神、情绪没有出问题,但如果三观走歪,比如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好坏不分,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缺乏热爱和认可。这样,孩子日后的道路也可能越走越歪,难以实现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人生。

还有逆商。我们一再强调,如果想获得成功,排在第一位的高逆商,第二位是高情商,而智商应该排在第三位。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主要体现的是智商;当然,良好的逆商和情商反过来也会帮助学习成绩上升。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看到孩子成绩好就掉以轻心,孩子可能光有智商,但逆商和情商欠缺,表现接受不了一时的失败和打击,以及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孩子成绩一时落后,父母也不要过度焦虑,因为这正是一个引导孩子培养逆商的契机。

那高情商是什么?这主要是指能比较好地理解自己、控制情绪,理解他人的认知和情绪,并懂得维护好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里面比较缺失的一环。

第四,课外辅导班可以报,但要理性、适度,而且要充分与孩子沟通,切勿因为参加课外班而对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最近,我们正在对一位青少年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她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对母亲尤其厌恶。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发现,她的部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来自于上课外班。

从她3岁开始,母亲便为她安排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而且基本都是母亲说了算,她没有话语权。她不愿意去上,母亲就软硬兼施,逼迫她去。

比如,她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但母亲不愿意报班,声称这对学习没有用。但后来母亲又给她报了跆拳道。年幼的她就已经发现端倪了:“跆拳道对学习也没用啊!其实妈妈就是想让我学她所喜欢的,根本不尊重我的感受。”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是对画画很感兴趣,又乞求妈妈让她学。但妈妈泼冷水:“画画要从小学起的,你现在这么大了,学了也没用。”这导致她长大以后,就算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畏手畏脚,不敢尝试,认为要从小开始学才能学得好。

应该说,这个患者的母亲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是没看清课外班的意义和真正目的,随大流、人云亦云。看别人学了这个,她也想孩子学;别人说这个特长好、能加分,她就逼孩子去上课。

更糟糕的是,她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当然,孩子的认知是有边界的,他们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为他们报班,只觉得上课很枯燥。所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更多的就是追求动物本能里的快乐。

此时,家长的引导就很重要,并不是一定要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来,而是对于孩子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孩子明白上这个课外班的目的和意义,会带来什么收获。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要让孩子慢慢熟悉课堂环境和老师,能感受到上课的乐趣,他们才会愿意接受。

话说回来,对于学科辅导班来说,我认为可以考虑只报2个学科。一个是孩子的最弱项,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过于严重的短板而拖了综合素质的后腿,掩盖了其优点,令他们缺乏自信。

而另一个辅导班可以选择孩子特别擅长的科目,通常这也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在他们有一定优势的基础上再继续深入学习,这可令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当然,至于其他辅导班,如果孩子有兴趣,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协商,要考虑到孩子的精力和负荷能力。

第五,父母们要掌握一些关于学习障碍和高效学习的知识,引导孩子科学地进行学习活动。


很多孩子上课分神、做作业拖拉、考试焦虑,成绩怎么都上不去,很多父母觉得这孩子不积极、不用心,严加责备。稍佛系一些的,就认为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这是普通娃”,放弃对孩子学业上的期待。

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学习情境中遭受过一些心理创伤,出现了学习障碍的现象。父母最好及时找到原因,并予以引导。

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是愉悦的,甚至有一点兴奋,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样的学习效率非常高,可以说是“学神状态”。如果做不到,学习时也应该是情绪平静的,偶尔走神了也能拉回来,这是比较正常的学习状态。

换言之,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学习行为与积极的情绪相结合,懂得在学习前调动起孩子的动力和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所谓的孩子热爱的领域,学习的兴趣,这并不一定是被动地等待孩子发现的,而是可以主动培养的。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物理“天才”,有人说是因为其天赋异禀。但阅读其传记可发现,这很可能是因为其幼年、儿童时期,在接触物理知识的时候伴随了积极的情绪,这让他越学越开心,越开心越想学。

所以,如果父母掌握了高效学习的规律,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养成前期的学习兴趣。当孩子取得阶段性的成绩时,受到了外界的认可时,也就更容易形成自发的动力了。

当然,还有更多科学教育的规律性建议,后续有机会再展开叙述。

总而言之,我们不应该否定国内广大家长“鸡娃”的出发点和目的,反而应该对他们的积极态度予以肯定。


可是,很多家长缺乏“鸡娃”的正确方法和理念,这一份盲目无知才是专家们亟需关注并予以具体引导的。而不是灌心灵鸡汤,劝导他们甘于成为普通人。

文:何日辉  (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