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会儿唠唠嗑,先别刷短视频了

作者:硬糖酸梅?
编辑: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某日午饭,我爸还在看快?短视频。

我听着他手机里外放的声音,跟家人总结起了我爸喜欢看的短视频类型

危言耸听新闻类(配上危言耸听的音乐)

乡村爱情故事类(作为东北人的自觉)

几分钟看完电影类(尤其是关于抗日的)

家人们都觉得我总结得极其精准。

不光爸妈,我偶尔也会刷。

虽然我没有专门的短视频软件,但我有时候也会“一不小心”在其他社交平台上点开短视频就出不来,比如白猫在大草原上奔跑啊、边牧趴在主人腿上撒娇啊、草的视角看兔子吃草啊这类的…

到最后演变成鬼故事——刷着刷着,天黑了。


01 短视频为啥停不下来?听听短视频自己怎么说

1.我能不断强化你的行为(行为主义)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将一只饥饿的小鼠放进他特制的一个箱子中,小鼠一开始在箱子中漫无目的地徘徊,当它偶然地几次触碰到一根杆子后,会掉落食物。

于是小鼠习得了通过按压杆子获取食物,食物便是习得按压杆子行为的强化物[1]。

联想到什么了吗?

短视频简单直接地帮我们缓解了压力,一看短视频,我们可以暂时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跟所有的快乐说嗨嗨。

没错,短视频就是那个“压杆”。我们不停的去触碰压杆,不停的刷刷刷,行为被不断强化。

比如,你喜欢看美女帅哥,平台就会更高频的给你推荐变装视频、美妆视频、穿搭视频等等。

平台不断的给你这种高刺激、高强度的愉悦感,你自己也会不断的去刷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来自我强化,根本停不下来。

2.我能让你印象深刻(认知主义)

人们一般只需要15-20秒就可以形成关于事物的短时记忆,短视频大概就是这个时长。

一些短视频可能还会有特殊的效果,如产生【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一些短视频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现一段配乐,视频的内容一般也无法展现完整的故事和情节,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会对这种意犹未尽的内容印象更深。

也可能产生【蒙太奇效应】,即人们按照一种特殊的、被创造性地发现的次序把片段连接起来,激发参与者将自己所看到的和生活中的经历进行联系,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艺术性的想象[1]。

当你发现同一个梗出现在了不同视频里,或者你关注的不同up进行梦幻联动,都有可能产生蒙太奇效应。而你,作为观众的快乐,别人想象不到。

3.我能满足你的高级需要(人本主义)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为: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爱和归属的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当低层次的需求(温饱、安全等)满足后,人们便会不断的想要进一步满足高级需求,如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等。而短视频恰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网络的匿名性和不同步性为我们塑造个人形象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可以在网络的海洋中尽情发挥,普通用户发布的内容也能被人看见,得到关注。

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点赞、评论也会让我们感到群体认同,感受到有人在支持我们、认同我们,使得刷短视频这个动作得到强化,进而形成短视频依赖和成瘾[1]。

02 刷多了有啥危害?

短视频刷多了,这个问题就转向手机过度使用/手机成瘾了。那手机过度使用和手机成瘾有啥危害呢?

1.损害睡眠

“再刷一会儿就睡”,再刷一会儿真的能睡着吗?

不能。

研究发现,睡前使用智能手机不光会让你睡的更晚,而且睡眠结构也会被改变,表现为深度睡眠所占比例更低、浅睡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过高甚至超过标准比例、深度睡眠连续性较差[2]。

2.更容易焦虑、抑郁

刷手机多了,有时候会产生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我们不禁发问,为啥人家的生活过的那么滋润,为啥人家混身上下都是才艺,为啥人家那么有梗?

所以有时候吧,手机刷太多真的不一定快乐。

针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手机使用的越频繁,人们更容易受到手机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可能诱发压力感、焦虑症、抑郁症甚至是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3]。

3.破坏人际关系

你社恐吗?你社恐的时候会玩手机来缓解尴尬吗?玩手机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尴尬,但手机成瘾也会让我们更社恐。

手机成瘾的人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问题[4]。具体来说,手机成瘾的人在识别别人的面部情绪(愉快、悲伤、愤怒等)上会更加困难[5],也会损害人们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和感受的能力,进而使得我们更社恐[6]。

4.“脑力”流失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的听完一节课全程不看手机?你有多久没有进行深度阅读了?你有多久没有全神贯注的看完一场电影了?

听课、深度阅读、看电影、写论文这种活动无疑需要持久的注意力。而短视频的使用会影响人们的持续性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由于经常使用短视频的青少年长时间关注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这将导致他们在需要持续性注意的任务中处理有关信息和无关干扰信息时,更容易分心。

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持续性注意受损,在进行需要专注任务的时候发展出分心的习惯。

研究还表明,青少年的短视频过度使用还和多动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

03 想改,有救吗/怎样更健康地刷手机

短视频过度使用的问题,更精确的问题是手机依赖。

有意识的对自己刷短视频的行为进行觉察,或者跟着网上的正念练习都可以减轻我们对手机的依赖[8]。

此外,当然还有老生常谈的——运动老大哥,真的,运动是一剂免费的良药[9]。

当然,对学堂君自己来说,最有效的办法简单粗暴——卸载app

卸不掉的话,设置app使用时间限制可以一试(自愿自愿哈)。

最近学堂君直接把手机静音随意扔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整个人清净多了,你呢?

你最喜欢刷哪种短视频?(单选)

各种新闻故事(不管是不是危言耸听)

各款帅哥美女(好看就完事了)

各种饭菜厨艺(看着就好吃)

各种解说电影(省时又省钱啊)

各种技巧教程(每天掌握一点小窍门)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以前过年大家见面发红包,现在过年手机抢红包。因为疫情而无法见面祝福,短视频也可以遥寄思念。所以,一直看手机是不能的,但如果没有手机也是万万不能的?

[1]曾华铭.(2019).短视频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以抖音为例. 新媒体研究(20),16-17.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19.20.004.
[2]张守信.(2021).“再刷一会就睡”:智能传播参与中的惯性身体与睡眠损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2),163-168. doi:10.19997/j.cnki.xdcb.2021.12.029.
[3]于晓琪,李哲能,方圆 & 董妍.(2021).青少年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与焦虑的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科学(04),866-872.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10414.
[4]阿茹娜.(2019).大学生手机成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
[5]王薇.(2012).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
[6]张桂林.(202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和压力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7]张蓓仪.(2021).青少年短视频使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8]杨秀娟.(2021).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9]史瑞苓.(2021).大学生身体活动对手机成瘾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体育视野(13),84-86.


作者简介:硬糖酸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