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盛行的原因?从过度概括思维讲起|心理词条

“30岁后再做这件事就晚了!”

“恋人之间必须做的10件事。

丧文化正在毁掉年轻一代。

……


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近年来,无论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在网络的言论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标签化。


然而,标签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或许是偏见,甚至伤害。比如,地域标签、星座标签、性别标签等。我们也常常在言谈中听到对这些标签的过度使用,比如xx人就是大男子主义”,“xx星座最记仇。


这些概括,不但不能帮我们形成客观认知,还会留下非黑即白的刻板印象。

 

标签化盛行的原因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自动思维中的过度概括


人性中自然而正常的本能使我们易于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这些都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

 

01

阐述定义

 

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是一种常犯的认知错误,起源于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共同感受”(common sense)、“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ought)及”规则”(rules)。


“过度概括”则属于自动化思维中的一种,它具体是指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的应用于不相似的时间或情境中。也被称为“过分概括化

 

过度概括是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结论,当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你会做出哪种表述呢?


1.我就是完全不懂怎么和别人相处。

2.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我在社交时应该注意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我以后的社交。

显而易见,第一种就是过度概括的论断,而第二种是合理的认知。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似乎很难避免过度概括的生成:


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时,很可能会责怪自己,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当某一个地方的人曾经对我们很无礼,我们很可能就会认为来自那个地方的人都很粗暴;

当一个女孩子发现自己被男朋友欺骗了,她可能就会认为天下男人都是骗子;


在这种时候,我们是通过结果来看待问题的,我们会给自己贴上没有能力的标签,给那个地方贴上粗暴的标签,给男人贴上骗子的标签。


这个标签在之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以至于当出现与之前消极事件相似的情境时,我们推论这次的事情也是消极的。


这种消极的过度概括会破坏我们与那些有相似背景的人群,以及在相似情境中遇见的人群之间的交往。我们会对未来的人际关系感到不安,但又拒绝去验证它是否真的是消极的。


一旦某种概括”在头脑中建立,我们就会据此对未来做出预测。就像我们亲自在自己的人生地图上关闭了一条又一条可行之路。

02

背景/来源

 

心理研究指出,人脑必须借助分类来进行思考。分类一旦形成,这些类别就成了正常预判的基础。我们无法避免这个过程,因为有秩序的生活正系于此。


正如贝克所言,过度概括是人类自动化思维的一种,似乎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什么是自动化思维?贝克解释道: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思维流,它与一条更大的思想流共存。自动思维不仅见于有心理痛苦的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动思维,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意识不到它的。

 

具体来说,人们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

 

贝克是一位长年从事精神分析的治疗者,他发现当事人面临特殊的刺激会引发个人独特的想法,并因而导致情绪反应并对此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认知会被情绪困扰,基于某种情绪会得出某种想法,并在下次遇到相同情绪时会自动产生这样的想法。

由于当事人无法识别到这种思维过程,于是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自知和反省。

在他的精神分析研究中,他曾探讨抑郁的当事人是如何将其愤怒投射到梦境中的内容。他要求当事人去观察这些宛如反射作用而且很难“关掉”的想法。然而这些负面的想法即使与客观的证据矛盾,还是会固执地存在。

 

过度概括就是在这样的自动化思维下产生的,当我们在说:我怎么什么都不好”时,我们的认知被沮丧的情绪所困扰,即使我们之前做成功了很多事,然而在当下,沮丧时会触发自我攻击的认知出现,而我们又很难识别我们并不是基于事实而是情绪得出的认知,这种概括就会形成我们固定的泛化认知。


过度概括与其他认知歪曲都源于我们对事实的误解,并将这种误解形成了自己的信念。

 

03

案例分享


在《偏见的本质》中,曾列举了这样的案例:


得克萨斯州的墨西哥裔工人与他的白人雇主是完全隔离的。他们住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语言,拥有大相径庭的文化传统,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他们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也不会一起玩耍。


雇主所知的一切仅仅是胡安(Juan)来上班、拿钱、走人。他还注意到这位胡安的工作时间并不规律,看起来既懒惰又难以沟通。雇主很容易就假定胡安的行为与他所在群体的特性有关。他形成了墨西哥人懒惰、缺乏远见、不可靠的刻板印象。


现在,胡安的雇主认为“所有墨西哥人都很懒”。当他遇到一位素未谋面的墨西哥人时,他也会想到这个刻板印象。


这个预判是错误的,因为(1)并不是所有的墨西哥人都一样;(2)胡安并非懒惰成性,而是他的很多私人价值观使他表现得如此。


他喜欢和他的孩子在一起,他需要庆祝宗教节日,他自己的房子也需要做很多修理工作。雇主对这些事实全都一无所知。按照逻辑,这位雇主应该说:“我不知道胡安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因为我既不了解他这个人,也不了解他的文化。”


但这位雇主以一种过度简化的方式处置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他将一切都归结于胡安和他的民族的人民的“懒惰”。

 

这位雇主的认知就是一种过度概括的处理。


不仅在书本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过度概括的案例。


标签化就是过度概括的一种极端案例:


我们经常会在聊天时讲到:英国人自黑,美国人开放;日本人自律。


我们会否定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肯定没有人喜欢


我们在招聘过程中经常听到:男人比较重事业,女人事情比较多……”


我们会形容伤害自己的人:自私”“无耻”“人渣”。

 

当过度概括产生时,我们其实是在简化世界,简化的世界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容易传播,因此标签化的认知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更容易吸引我们的目光。

 

04

相关科普


  •  认知歪曲


包括过度概括,贝克提出了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六种形式:


1. 任意的推断指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时亦草率地作出结论。


2. 选择性概括指病人只注意某些细节, 而忽视处境中更突出的特性, 并用所注意到的细节作为整个处境经验概括的基础。


3. 过度概括即从个别事件作出一般性结论。


4. 放大和缩小就是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5. 个人化指把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事都跟自己联系起来, 如把一切错误、责任都归结于自己, 而实际上它们与自己无关。


6.  二分法思维或称“全或无”的思维, 即要么全对, 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白即黑”的单色世界, 没有过渡的中间环节。


  • 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这种情绪困扰的认知模式,贝克提出:若要了解情绪困扰的本质,必须把焦点放在个人对于引发困扰的事件的反应或想法。


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主要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

这种错误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比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做出错误的推论,或者不能适当地区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等等。

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即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行为反应。


他曾经指出咨询师应该着重帮助求助者解除他们歪曲的假想并学会用更现实的方法去思维。认知重组就是应对过度概括很好的方法。

 

  • 认知重组 


认知重组可以具体实施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看看这个想法有多理性。


安德里亚斯·拉尔森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项研究,他们让一组人写下他们在白天出现的一些消极想法,然后让他们用认知重组或认知解离来对抗这些消极想法。


例如,假设你有时认为你“不能做任何正确的事情”,换句话说,你可能会把一件事搞砸了,但你真做不成“任何事”吗?你可能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不要让你仅依据一次糟糕的经历就总结你的一生。


所以你可能会被要求把这个想法重组成更现实的想法,例如,“好吧,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但这不会影响我的余生。”


这样做会让你远离消极的想法。


05

个人见解

 

不难发现,过度概括有正向也有负向的认知,有产生于自身也有产生于他人的泛化认知。


过度概括甚至会对最简单的理性判断造成干扰,当我们给伴侣发信息没有回音时,我们会生气,将其概括为他可能不爱自己了,哪怕知道他此时正在工作。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尤其是产生负向认知时。


负向认知如果作用于自身,很容易引起当事人的自我低价值感,比如一次面试失败或工作不顺,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


负向认知如果作用于他人,就会形成对他人不好的刻板印象,进而形成偏见,比如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 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甚至当发生不好的事件时,偏见中心的人则更容易成为我们的攻击目标。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识别过度概括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偏见。在认知疗法中,提出了许多重构认知的方法,我认为最有效的便是具化事实。

 

也就是当我们概括一件事情以及自己的观点时,基于事实本身的描述,只阐述自己在这一件事情的感知。这样有助于我们区别看似相似情绪下的本质不同,去了解我们在当下这个情绪中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当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时,我们可以检查除了此事是否还有其他证据支持该概括,以及概括是在多少事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通过这样数据化的事实去检验我们是否存在过度概括。

 

当我们能够识别过度概括时,我们就不会因为一件事没做好而自我攻击,不会因为别人轻易贴的标签而懊丧,更不会被贩卖焦虑的标签化标题而影响,我们会看到这个世界更加真实的一面,也会更容易触达这个世界的丰富,从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细腻和真实。

文:叶紫苏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