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缺爱”的人,还在假装独立?

文:木棉959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不要依赖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有多少“缺爱”的人,还在假装独立?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假“独立” 最近一场聚会上,朋友小张说:


“从初中开始就住校,别的同学都让爸妈陪着来,还跟爸妈撒娇买冰棍,我是自己背着大包拎着袋子去学校的。刚毕业那会儿工资巨低,我宁可天天啃馒头吃咸菜下班再做点兼职,都不愿意跟爸妈伸手要生活费别看我现在已经升了职,也结了婚。


但我到现在,还是宁愿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也不敢依赖老公。有时候跟他聊到以后生宝宝的安排,他说如果我愿意,可以辞职一段时间在家带娃,但我完全不敢想这种情况。有时候看到短视频里,那些对男朋友、老公撒娇,来让他们“听话”替自己做事的故事,我会觉得离我很远:她们怎么敢这么‘作’,自己做不行吗?


小张一直是朋友圈子里人尽皆知的“独立女性”。

这段话让在场的朋友们,大为诧异:


“这有什么困扰的,‘作’有什么好的,我们都羡慕你的独立呀!


小张苦笑道:


“我老公会说:你总这样独立,不累吗?你好像有一层厚厚的壳,真是让人看不穿。其实,我自己也挺累的。

“独立”,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不一定。

“假独立”伪装的是恐惧


有些人的“独立”背后,是伪装的脆弱、恐惧

他们心中,对“依赖”这件事,有一种灾难化的想象


“如果我辞了职依赖老公,万一他出轨了,我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我的困难说了又怎么样,难道他真的能帮我吗?就算他能帮我一次,下次不帮了怎么办?


他们觉得“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他们害怕依赖,更害怕依赖的人离开。

所以,才干脆谁都不靠,采取防御性的回避策略

这种看似独立的做法,就是“假独立”。


“假”并不是说他们刻意假装。

只是这些人并不算是心甘情愿地独立,而是不得不独立的。


同时,也并没有那么开心。

他们觉得别人不会给自己足够的支持

怕依赖久了,一旦对方离开就是难以忍受的致命打击,所以才逃避亲密、拒绝依赖,逼自己做出独立的样子。

本质上,是因为对他人的看法很消极。


同样的情境,真正独立的人,做出的选择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张的一个朋友小王,也是“独立女性”。

但她觉得,小王过得比自己安心多了:


小张不问父母要生活费,是因为害怕被拒绝、被责骂,干脆就放弃了尝试;

而小王是自己很有开源节流的能力,她喜欢写作,能从各个报社收获不少稿费,哪怕父母主动问她需不需要给她钱,她也说不需要。

结婚后,小张不让老公帮忙,是担心老公嫌自己麻烦,宁愿受累也要自己做;

小王呢,自己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独当一面,但是到了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或者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她也能自如地喊老公过来帮忙。


小王这种姿态,才是真正有安全感的独立。


他们对自我和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觉得自己能做到,同时,也相信别人可以帮自己。

歪曲的核心信念

“我不够好,我不配依赖别人”


这种模式,与身边人给我们的反应性(responsiveness)不足密切相关。


反应性不足是什么呢?

你收到的以下回复,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忙着呢,你就不能自己想办法吗?”

“别烦我!”


这些话,都可能是“假独立”的人们曾经常听到的。

如果孩子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缺乏满足,较少给孩子温暖的回应,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他人是不可依靠、不可信任的,习惯了只能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满足需求。

长大之后,他们也会觉得我不能靠别人,我只能自己独立


甚至,他们不仅不信任别人,更不信任自己:

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是消极的。


因为,如果父母不仅不回应,还在孩子提出请求时,习惯性地用拒绝、蔑视的消极态度对待:


“你怎么这么粘人?”

“这孩子真是太烦人了。”


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是我不够好,我不配依赖别人


在“我不能”“我不配”的想法驱使下,他们长大后,就会逃避亲密,假装独立。

怎样活得更舒展?“他们是可以依赖的”


如果想消除内心的不安感,安全、舒服地“真独立”,有以下两点建议:

a. 回到当下,感受他人给予的亲密


意识到当下的伴侣是可信、可依赖的

其实,当我们逃避亲密、不愿让伴侣帮忙时,我们并不一定是逃避当下这个人,而可能是逃避此刻被激起的,小时候那种不被回应、不被帮助的痛苦。

我们需要意识到:现在感受到的过去的痛苦,是发生在我们脑子里的事;现在的亲密,才是当下最实在的事。


所以,当我们想要逃开时,先不要着急。

“暂停”一下。


通过几次深而长的呼吸,或者通过默念身边都有什么东西,来打断自己自动化的痛苦,回到现实、回到当下。


然后,看当下这个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正在面对着的他,并不像我们小时候的父母。

伴侣是真的愿意让我们依赖,也真的可以让我们依赖

这样一来,“我不能依赖他们”的想法就不攻自破了。

b. 提升自尊,寻找自我价值的证据


接下来,“假独立”者还需要改变“我不配依赖”的想法,才能真正变得安全,活得舒展。

而解决方法,就是寻找自己的优点。


比如,写一段关于自己积极方面的文字:


  • 我有哪些优点?

  • 我擅长做什么?

  • 我有哪些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 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我还不错?

这时也可以让伴侣来夸夸自己。

既能感受到他的回应,让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更积极;又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将自己认知得更积极。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独立当然很好。

只是,伪装出来的“独立”,可能更需要爱的抱抱。


后来,小张跟我们说:


“我也在努力从小事上依赖别人。比如下雨了就不再自己硬撑着坐公交了,会跟老公撒娇,让他来接我下班。这种感觉,意外地还不错。”


也许,我们与他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这样。

既可以开心、自如地独立。

也可以安全地相互依赖,享受需要他和被他需要的感觉。

当你不想要独立的时候,没关系。

请记得:

世界和我,还在这里爱着你。


参考文献:
Bartholomew, & K. (1990). 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2), 147-178.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木棉959,北师心理硕士,中学心理教师,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秀答主、2020新知答主(ID:木棉959),其他平台都叫“心理学生看点啥”。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