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的道德绑架,让你过着别人才说了算的人生?

前几天中元节,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人们趁此烧些纸钱给已故的亲人。我时时怀疑,那些祭祀烧的纸、供的饭、上的香,故去的人都能收到吗?祭祀仪式中,祭的是谁?

未知的世界谁也不懂。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没参加祭祀,就会被人唾骂,说你不孝。这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


祭祀时,口中念念有词,上香、倒酒之后,自己心里踏实了,任务完成了,别人看见了,亲友没话说了。


所以,这样的仪式,不知道是为了给别人看,还是为了安慰自己。如果为了自我安慰,那又何必别人怎么看呢?


怀念逝去的亲人有很多种,经常在心里思念,问候,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非得要和大家一起来凑个仪式。

 

01

贯以某种名义,

你是否总被人道德绑架?


小林远在外省工作,母亲去世十多年了,父亲去世三年,时时怀念。


早上,大姐的一个电话让他腾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大姐说,父亲去世后,他骨灰还在殡仪馆没有入土,母亲去世多年也没有回去扫墓,balabala一通。她说,你是家里的儿子,承继香火理应你来做,不应该由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来做。要不去看(已故的父母),亲友邻居会怎么说?


小林挂了电话,心里很不舒服,激活了他过去鲜活又创伤的回忆。他想起父母在世时的那些口吻、语气,大姐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好一个“亲友邻居会怎么说”!


这句话里,看到多少的被他人道德绑架的无奈。


难道你祭祀不祭祀、什么时候祭祀都得由别人说了算吗?


难道没有儿子的家庭,就不祭祀了吗?!

在父母眼中,你是我的儿子,所有的都属于我,你不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的心里底层,有着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因为如果儿子不听话了,独立了,意味着他们将要被抛弃。被抛弃的过程,就激活了他们早年的创伤(分离创伤),这是他们无法面对无法承受的。



小林之所以远在千里之外的外省工作,是一种潜意识的选择——他想远离父母远离那个让他不舒服的家。


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人是需要关系的,人是关系的产物。曾奇峰说:人格成熟的人,应该是一种“具足”状态,没有你,我会过得好,有你,我会过得更好。而不是没有你,我就无法好好地活着了。


无疑,在我们的很多传统的关系里,边界是不清晰的,是融合的。因为过于融合的高浓度关系,让很多人无法做自己,把自我发展的功能“阉割”了。


这样的高浓度关系,会导致两种情况:


一是,陷入这种融合的关系里,无法做自己,过别人说了算的人生。


二是,反向形成,远离融合,关系变得疏离,不想靠近。


小林无疑是后者。他能理解乡里习俗传统,都是共生融合的状态多,似乎大家也很自我满足,但是他想,要我这么做,那比死了还难受,所以他选择了我远离。

 

02

被激活的愧疚里,

必定有一个破碎的自我


有多少人陷入孝的情感索取里,无法拥有舒展的人生。在高浓度高热度的关系里,一不小心就被“烫伤”了。


“孝”在古语里的意思是“子”承“老”,父母的那一套你得承继下来,不管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香火延续。父母的话你得听,父母的骂你得受,父母的打你得接,凡此种种。


小春是一家几百号人的公司的会计,平日里人缘很好,但工作之余,她总是默默流泪,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是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因为自小父母不和,经常打架,冲突很大,家庭关系很糟糕,所以她从记事起就担负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但成年后,她的弟弟妹妹并没有多少出息,反而不如她,有个弟弟还得了抑郁症。


咨询中,她自责不已。她说,也许是她对弟弟管得太多了,要不她怎么会抑郁呢?我想起来就很愧疚。



我说,当年,要是你不管他们呢?


她说,不知道会怎样,但我也做不到不理不睬。


在她自己的成长时间线当中,父母给予的爱是匮乏的,也为此而不自信、低价值、高敏感、低自尊。而在这样的人生底色里,她又有多少力量去帮助下面的弟妹呢?但作为老大的她,又是无奈的,所以她陷入既想带领弟妹长大,又觉得自己也需要被爱的“两难”境地里。


与其说她过早地被生活所迫坐上了父母的位置,不如说是她的自体超我迫使她过早地在履行父母的功能。


在她现在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里,对弟妹的愧疚甚至罪疚感总是被激活,让她的自我无处安放。


小时被父母打骂长大的她,自我本来就破碎不堪。而过早地被送上父母的位置,无疑让她年幼的自己更不堪重负。


这相当于,她的心里有个巨大的“黑洞”未来得及填补,而她又拿自己的不完整去填补别人。


她觉得总是欠着谁的,所以她无法停止不那么做。但是,她欠了谁的呢?

 

03

疗愈创伤,找准边界,

做真正想要的自己


明明知道别人道德绑架了你,明明知道总是在意他人看法,明明知道这样都是不好的,但却依旧乐此不疲,仍旧苦恼不断,怎么办?


首先,在沟通中区分“你”与“我”。


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觉察是第一步。有觉察才会在“行动化”之前形成可调整的空间。


人际关系中,当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当你感觉到彼此太靠近而近乎窒息的时候,也许就是融合太多了,也许你的边界被对方侵犯了。这时,我们需要主动后撤,看到他是他,我是我,看到她是她,你是你。



如果不能觉察到这种关系的过度“融合”,也许你会长期陷入被侵入感而不能自拔。


而道德超我却在欺骗你:对方没错,我该受。


其次,在人际关系中掌握“边界弹性”。


良好的关系从来都是“双人舞”,一方一直进会让对方不舒服,一方一直退也会让对方不舒服,过程中应该各有进退。


觉察到人际关系与沟通中的“你是你,我是我”之外,我们也需要具备把控“边界弹性”的能力。


弹性(Resilience),又称为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能力,是在对压力应对或危机应对的研究中逐步发展而成的。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安东尼(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借用物理学中的弹性概念,来解释人们受到外部压力后,有些人能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而有些人短期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现象。


研究者发现一些能够在压力情景与生理疾病或心理困扰之间起缓冲作用的个体特质或能力,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这些特质曾经被称作不易感(invulnerability)、抗压力(stressresistanee)、保护因子(rotectivefactor)等。



我们不能把生活过成纯心理学意义上的样子,就如我们说自私一点,但现实中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自私一点,也同样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困扰。


虽然我们要懂得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在有些工作关系或生活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中,总是容易有边界互相踏入的情况,否则“闺蜜”一词就可以作废了。


更理想的状态时,你需要我时,我过来,你不需要我时,我走开。反之亦然。

 

最后,不要试图通过他人来“救赎”自己。


当你发现内在的自己太匮乏,也许你需要明白: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你的人生需要自己说了算,与他人无关。谁也无法填补你内心巨大的“心理黑洞”,自我成长需要靠自己,谁也没有义务做你的“填充品”。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想着回老家结婚成家,无奈老家的人情世故的东西太多羁绊,让她实在难以适应。面对父母的张罗,面对朋友的热情,她总觉得很不自在,无法做自己。所以她决定离开家乡,再次返回上海打拼,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凡春节、中秋甚至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里,年轻人最头疼的莫过于亲友们对其婚姻大事的“过问”(过度关心、过度询问)。这种边界被侵入感,让很多人无法忍受。亲友们也许没有边界的概念,而贯之以关心的名义来关心你。


但你需要明白你是我,我是我。


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多半源于“儿童化”,即成年了仍然以儿童化的视觉看问题,以非黑即白的二维法看世界,以高浓度视角来看关系,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觉察的,也是需要摒弃的。


在人际关系里,明白了你是我,我是我,就是成长。



文:刘月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亲密关系咨询师,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我的助人信念是:因为我,因为你,你我将变得更好!咨询方向包括婚恋亲子、情绪管理、个人成长、性心理、职场人际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