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未满足的心理需要,满足还是哀悼?

一次和同行聊天,谈到了一个关于早年未满足的心理需要,满足还是哀悼的问题,然后我就随笔写了下来。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一个人曾经缺失的心理需要,能不能满足?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满足?满足与哀悼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先说结论:如果是发展性的需要可以适当的满足,如果是移情性的需要,就无法满足,只能哀悼了。那什么是发展性的需要与移情性的需要呢。


发展性的需要,通俗的讲就是,在适当的年龄,符合那个年龄阶段合理的正常的发展需要。例如:1岁前要吃奶,2-3岁想要走路,5-6岁要上学,7-8岁想找小伙伴玩耍,18-19岁想恋爱,20多岁想要结婚等,这个很好理解。

 

移情性的需要,通俗的讲就是,成长经历中,过去某些关系的“残余”,重复发生在当下的关系中。例如:一个女孩小时候缺少父爱,那么成年后,想继续找一个有“父爱”的男人做伴侣。

 

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移情性的需要:一个30多岁的单身男人,在早年的母婴关系里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拥抱和安抚。在这个方面他是极度匮乏的,他特别渴望一个有母性的女性,这种潜意识的愿望有可能会投射在当下的亲密关系中,比如他会不停的去寻找一些有母性的女人。


但这种需要是永远达不到的,他不可能变成一个婴儿,却钻进一个女人的怀抱或者吃奶。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他一直无法找到这样一个伴侣,就这样一直单身。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来有一天,他终于觉察到,这个事情是不可能了。那么就面临着难过,原来我回不到小的时候了,我也无法得到一个,“我想要的,温暖的,温柔的怀抱”,然后会很痛苦,抑郁,这个过程就是,哀悼。


如果当他不明白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他就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认为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事情,并不停的追求,追求一个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移情性的需要(他的内在动力)。

 


那该怎么办呢,我继续举一个心理咨询中可能会出现的案例:一个女性来访者,20多岁,父亲是一个经常赌博,喝酒,脾气暴躁的男人,没有什么情感能力,也没有什么和女儿沟通的能力(其实任何一个孩子的心里都会幻想一个理想化的全能的父亲)。


但是现实中的父亲就是这么糟糕,她不能接受是一方面,她渴望那个完美的,理想化的父亲,也是正常的需要,但是正常的需要在这方面她是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成为她的一个固着点,这个固着点比如说在10岁之前。

 

来访者去做心理咨询,即便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为她的理想化自己客体的功能,可以作为她的“父亲”的一个补偿,去满足她,但是这种满足是在基于她在20多岁的心理状态基础上。因为她已经不是10岁时候的状态了,我们也无法补偿她10岁时候的需要了(就像前面比的例子一样,一个30岁的男人不可能再去吃奶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有一天,来访者谈到他的父亲,很是伤心,说父亲怎么怎么样,怎么不好,心理咨询师通过神入(共情)补充了一句:“我知道,你很难过,你确实没有一个好的父亲,他就是这个样子,你也不可能把他变成一个好父亲了”。


来访者听到这句话,非常深度的共鸣体验,彻底的进入痛哭,哀悼状态。这个哀悼的过程,就是她看到自己内心,虚弱,羞耻,痛苦的一面,并且看到那些她想要又得不到的那些渴望,以及随之带来的失望,痛苦。


对哀悼过程的处理就是对情感固着点的处理,把她压抑在10岁时候的固着点(这里面伴随着很多的情绪,情感)解开,帮她渡过这样一个阶段,那么她的心理自然就可以继续“生长”了,不再继续“盯”(固着)在那个不可能的事情上了。

或许,举一个更简短的例子更好理解。

  

比如说有一个女孩比较“作”,想证明在男友心中的“重量”,让男朋友给她买冰淇淋,她男朋友在玩游戏,不给她买,然后她就生气,然后她就在那怄气。


过了一会儿男朋友看怄不过,就说:那我给你买冰淇淋去,但是这个时候,买了冰淇淋,女生并没有开心。因为,刚才的屈辱,委屈,已经产生。直接满足最开始的需要,但是她已经不是最开始的状态了。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拿这个买冰淇淋的例子。这个时候,如果来了一个她的闺蜜,对这个女生说:

 

A.直接给她买冰淇淋(直接满足她的需要)。

 

B.我知道你需要“冰淇淋”(让她知道我看到你的需要了,她的需要被真正的看到)。

 

下面对比一下,两种情况:

 

A.当初男友没有给她买冰淇淋,这个行为已经给她产生了失望,伤心,委屈。


如果这个时候,仅仅是给她重新买冰淇淋,也无法解开她刚开始的那种失望,伤心,委屈的感受,就是买重新买冰淇淋给她,让她开心,这个开心也是另外一个事件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事情了,就是说当初的那个事情并没有解决,当初的那个事情而产生的情绪也没有真正的被“看到”。

B.如果,她的闺蜜对这个女生说:我知道你需要“冰淇淋”,其实就是说,我“看到”了你没有被理解的需要,就是她的需要没有被男友看到,被闺蜜重新看到,这个需要被“照见”之后,这个女生的心也就放下了。

不在固着在这个事情上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面对曾经没有被满足的需要,进行照见(“哀悼”)的过程。

接纳的前提是哀悼(“照见”),哀悼后才进入接纳(过去),接纳后才能放下(对过去不可能的执著),放下才能重新继续前行。

想一想,你过去是不是也有一些没有被理解,一直“执着”而未放下的事情呢?

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里,曼桢的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原创:李大山,全职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