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奶奶效应: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 心理词条

当生活出现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出现一定时期的自我怀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十岁的时候,父母总是喜欢把你和别人作比较,他们的言语里都是对你的叹息;

 

十八岁的时候,你到了读大学的年纪,亲戚们暗地里挖苦的时候,父母的推搡话里含着对你的愤怒;

 

二十几岁的时候,该成家立业了,这个时候有人来挑你的刺,很多的话汇集在一起,变成了一句“你怎么那么差劲。”

 

四十几岁的时候,你发现了自己的喜好,知道了自己想要做什么,可是身边的孩子们都告诉你:“你都这么老啦,还瞎搞些什么啊。”

 

突然之间回过神来来,自己的半生好像从来没有快乐过,好不容易有了喜欢的东西,却被人劝说放弃。

 

是自己究竟不行了吗?还是自己听多了别人的话,顺从成了一种理所当然?

 

摩西奶奶告诉你: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谁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01

阐述定义

 

摩西奶奶效应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心理学词条。

 

起源于美国艺术家摩西,她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

 

虽然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

 

美国学者称这种老来有所作为的现象为“摩西奶奶效应”。

 

简单来说,摩西奶奶效应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且去实现它发展它的一种现象。

 

学者们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转化或自行泯灭,这就是所谓“短路理论”。

 

心理学家格拉宁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02

相关背景

——摩西传奇的一生

 

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1860.9.7—1961.12.13),是一位出身于农夫之家,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美国老奶奶。

 

她在二十岁左右的的年纪嫁给了一位农民因为对葡萄和其他的水果很感兴趣,这让她有了刺绣的想法,75岁之前,她擅长于精细程度较高的刺绣,75岁之后,因为患有关节炎,她不得不中止刺绣,转而学习画画,她的画作题材多为目力所及的农场景色和个人日常。

 

那些景色经过她的画笔叙事,让人身临其境,这些画作被女儿带到镇上的杂货铺,又幸运地被艺术收藏家带进纽约的画廊,这些令奶奶声名鹊起。

 

20 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 1600 多幅作品,既被收入过白宫,也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展出。1961 年,摩西奶奶在纽约逝世,终年 101 岁。

 

这位在世百岁的老奶奶曾经写了一本随笔作品《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后来有人专门写了一本关于她的书——《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03 

案例分享

 

如果你看过《失乐园》,你一定会知道渡边淳一。

 

曾经有一个叫春水上行的人从小就非常喜欢文学,但是大学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了医院,这时的他,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的抉择,此时的他已经30岁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进行选择,一边是自己的梦想,一边是稳定的工作。

 

是顺从世俗的偏见,还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他不知道,于是他给摩西奶奶寄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她的指点,摩西奶奶当时给他的回复是:既然你已经找到了你自己喜欢的,那么做你喜欢的事情,我们也相信上帝一定会给你开一扇门。

 

后来这封明信片跟随渡边淳一经历了很多的讲座,每次他都会详细讲解这封明信片的内容,并且在后面加上一句:你心里想要做什么,就大胆的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因为你想要做什么和你能否取得成功,和这些都没有关系。

 

如果你想要,如果你有把握,没关系,去全力以赴吧。

 

04 

相关科普

 

摩西奶奶给我们的启示其实是无限的,从多边思维展开来看,最为明显的应该是潜力。

 

从少年时期起,我们就在被不断比较,在他人的注视中长大,我们的潜力在被质疑,也在被不断发现。

 

(1)摩西奶奶效应和亲子关系

 

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那么这种能力最终会自我转化或者消失,最直观的感受是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里,最为致命的一点是,父母想要去成为孩子人生的掌控者,而非支持者。

 

以我个人经历为参照,我少年时期遇见过的一个同学,他的画画能力很突出,往往能够自己独立完成黑板报设计,偶尔随手画的一张都能够拿到市里去参加比赛,他的文化成绩并不突出,当时所有人对于他父母的建议都是让他去学习绘画。

 

但是他的父母一直固执己见,在他们的潜意识思想里都认为绘画是不走正经路的,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摔了孩子的画板。


我常常会觉得可惜,因为后来的这个同学并没有成为一个设计师,而是成了众多平平无奇的大学生之一,在说起当年的画家梦的时候,自嘲说早就没有那个能力。

 

这个故事和我们耳熟能道的《伤仲永》差不多,一个孩子在他的能力展现出来的时候,父母能做的应该是去继续发掘他们的潜力,而不是把这些潜力扼杀在摇篮里。

 

当孩子想要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害怕他的前路,如果他想要做,并且有十足的自信心和潜力的话,那就给予他支持。

 

2)如何去激发孩子的潜力?

 

1.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孩子去认识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即和孩子成为朋友,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怎样认识自己。

 

2. 与其关注别的孩子的优势,不如去多陪陪孩子读书,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家长总是看到优秀的孩子怎么样,然后转过头来指责自己的孩子,却不会告诉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与其拿着口头话骂,不如脚踏实地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3. 注重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式,因为任何事情绝对不能以单一的角度来进行考量。

 

总的来说,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非一个操控者。


05

个人见解

 

摩西奶奶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一直充实和快乐。”


如果你想要,那你就去做,不用害怕自己年纪已经老了;如果你想要穿漂亮的衣服,那就去穿,没关系,世界忙忙碌碌,没有人会在意一个人;如果那是你所做的是你想要的,那就请你坚持下去。


我们的人生其实有很多的不得已,中学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高中的时候,错过了心爱的人,大学的时候,选择了一个不怎么的专业,大半辈子过去了,自己混的依旧不怎么样。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潜力呢?


从现在开始,抛弃掉自己的过往,用自己的方式尝试改变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本心做正确的决定,大胆的往前走吧。 

 

参考资料:
[1]李作昕. 摩西奶奶效应——拧紧生命的发条[J].  2010(2):1-1.
[2]亲子关系中的摩西奶奶效应


文:林微¥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