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妻子离世 | 在无常的人生中,如何找到掌控感?

作者:谢小明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ID:gh_1abddc621264)

有一个书本里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咨询师有一天接待了一个来访者,这个来访者两年前挚爱的妻子死了,此后他一直无法克服丧妻的沮丧,并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咨询师面对这么一个来访者,并不是采用一般的哀伤辅导的方法,反而问他:“如果您先离世,而尊夫人继续活着,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来访者说:“喔,对她来说这事可怕的,她会遭受多大的痛苦啊!”

 

于是咨询师回答他说:“您看,现在她免除了痛苦,而那是因为您才使她免除的,现在您必须付代价——以继续活下去及哀悼偿付您心爱的人免除痛苦的代价。”

 

来访者不发一语但仅仅握住咨询师的手,然后平静的离开。

 

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咨询的案例记录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是弗兰克尔,他开创了意义疗法,其治疗理论被称为维也纳第三精神治疗学派(前两个学派为弗洛伊德学派和阿德勒学派)。

 

这个故事让我很入迷,咨询师短短的几句话中究竟蕴含着什么魔力?

 

01

思维转变丨重新找到自我价值

 

不难想象,这位来访者在挚爱的妻子离世后会有多么的痛苦——过去美好的回忆历历在目,但现实却只有孤单一人……他可能会抱怨世界不公,为什么他的妻子会那么早离去;可能会担心,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会像妻子般爱他……

 

正如假定撼动理论——重大的创伤事件会撼动个体的核心信念,这位来访者在来见咨询师时,他对自我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可能都抱有怀疑,陷入在自怨自艾的泥潭当中。

 

然而,咨询师的话却突然把患者从这样一个的泥潭中拉出来,在一问一答中,让来访者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重塑了自我的价值。

 

02

找回控制感丨应对世事的无常

 

事实上,亲人离世,往往会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死亡这个命题,对命运的无常会变得更加敏感。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它是塞格利曼在研究动物时发现的:

 

研究人员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研究人员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现象就是习得性无助。

 

事实上,面对失控的情境,个体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或事件来获得对环境或事件的掌控感,这称之为初级控制。然而,初级控制往往不一定奏效,尤其是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命题时,你无法通过什么方法来回避。因此,当人觉察到命运的无常,却又无力去改变时,也会陷入到类似的习得性无助中去。

 

在这种情境下,学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情绪或行为来适应外部环境——次级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中,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当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活下来,能够免除心爱的人的痛苦时——咨询师并没有让他的妻子死而复生,也没有用什么物质奖励他一定要好好活着,而仅仅让他看到他存在的意义时,那么活着就从一件“被动”的事变成了一件“主动”的事。他也就重新获得了人生的掌控感,拥有了走出习得无助感枷锁的能力。

 

03

次级控制丨掌舵失控的生活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身边一位朋友正饱受加班之苦:

 

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点,也无暇顾及家人和朋友,但又能不辞职,对工作非常厌倦却无能为力。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呢?

 

或许类似的困境每个人都有,比如程序员面对某个项目,需要短期内夜以继日地加班;又或者原本计划许久的与家人出行计划,被领导或客户意外打乱……

 

在这些情景中,我们或者屈服于金钱的魔力、或者碍于脸面不好拒绝,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或事件来获得对环境或事件的掌控感”,这个时候,调整自身的认知,比如:

 

同样是加班这样一件事,除了理解成是“被迫”之外,你还可以这么跟自己说:我选择加班是为了丰富项目经验,方便之后的进一步晋升;

 

同样是面临出行被打断,除了理解成是“被迫”之外,你还可以这么跟自己说:我选择加班而非跟家人出行,是为了赚钱让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我们这里并不是提倡所谓的阿Q精神,事实上,在面对可以改变的,可以努力的,我们当然要尽力去争取。

 

04

结语

 

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位为来访者做咨询的咨询师——弗兰克尔,或许他是最懂得如何进行次级调节的。

 

在1942年,二战期间,作为犹太人的弗兰克尔惨遭德国纳粹的迫害,全家人被逮捕驱逐出境,关押在被称为“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除了担心亲友的安全外,他还面临着严寒、饥饿和沉重的苦役。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他一直在思考——什么让人能坚强的活下来以及面对环境,人类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书中,他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人类最后的自由,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态度的自由。环境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这句话一直被我当做是座右铭般鼓励着我:

 

毕竟有时候,生活会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日子和事情——小到被迫加班、朋友分离,大到生老病死,面对这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或许你可以给它赋予一些意义,换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从而重新找回一些生活的控制感,就像尼采曾经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的意义》
[2] 高伟娟. (2005). 对控制感的心理学理解. (Doctoral dissertation, 吉林大学).
[3] Janoffbulman, R.(1992). Shattered assumptions: towards a new psychology of trauma. Living with Terror.

作者简介:谢小明,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壹心理签约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心理万事屋(ID:xzmpsychology),心理学知识科普和应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ID:gh_1abddc621264)。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