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网络暴力,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化,网络暴力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但是网络暴力并不是最近才出现,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在今天的社会上网民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成为了生活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后,我们更加近距离地体会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性。

 

顾名思义,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Online Abuse)是指网民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实施的暴力行为,是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是发生在虚拟空间中的道德审判,是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的总称。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到网络暴力,不管男女,但是更确切来说,女性一旦遭到网络暴力那么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将是比男性多数百倍的谩骂和指责,更严重的也有可能延伸到线下的伤害和污蔑,从而对当事人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现在的网络暴力和过去的网络暴力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网络暴力多数表现为一种直白而粗俗的流氓行径,而今天的网络暴力更多集中在对对方的道德人格攻击。

 

就男女性出轨而言,若是公众人物的出轨就会被无限放大到公众视野中,而一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就会在键盘上敲出最污秽下流的词语和句子一点点地往他们身上砸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男性所遭受的网络暴力往往比女性更宽容。

 

男性的出轨大概率会把原因推搡到女性身上,各种挑剔女性的不好,才导致自己出轨;而女性一旦出轨了,那么就会承受比男性恶毒百倍的流言蜚语,比如“荡妇”“骚货”“水性杨花”等等不堪入目的词语。

 

从之前的陈赫和李小璐被电视节目的双标对待就可以窥见一二,再到最近被热议的成都确诊女孩的事件被辟谣。似乎女性永远都站在舆论的风尖浪口上,而且背后有着无数的恶意,令人背后发凉。更可笑的是据统计,大部分针对女性的网络暴力都是来自女性。

 

那么针对女性网络暴力的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乌合之众》中勒庞提到,决定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形成的因素之一的间接因素,是能够使群体接受一些信念,并且这些信念一旦接受,对于其他的信念,就很难再接受了。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女性的歧视逐渐延伸至性暴力、就业歧视等诸多方面。再到如今物化女性是常有的事情,即用物体的价值定义与评价女性。

 

就拿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对杨丽萍视频的评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为例子,这则评论收获超过1万的点赞量并且附和之声不断。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暴力的一个特性,就是施暴者的观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凝聚很多人的共识。

 

即使这名女性网友随后表示了歉意,但是可以看到,对物化女性的讨论随着话题热度的消失而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可是对女性的网络暴力,却每一天都在发生。

 

在匿名或者半匿名的互联网中,人们更加放松,因为少了许多规则的束缚,会更有欲望去表达平时不敢表达的言语,在网络世界中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也大大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就有了许多无理性甚至恶毒的躲在黑暗中的施暴者的出现。

 

每一次无脑的跟风赞同和发声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无数个“崔雪莉”的黯然离场,因为网络世界的非触碰性与人多势众结合,可以爆发出巨大的输出力量。而这种力量如果在歧视女性的领域中爆发,将可能成为摧毁受暴力者情绪的雪崩。

 

只有待到真相大白之后,人们才会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也已经挽回不了每个被网络暴力伤害之后的脆弱心灵。

 

《乌合之众》中说到群体没有推理能力,没有逻辑,是不道德的。诚然,上述此类输出在互联网中尚无证据可证明是群体观点输出。然而社交网络给了个人群体输出更大的平台,即通过点赞等表达认同。群体就是在这种简单的点击中集聚了。

 

 

网络暴力是一种更为自由的发表言论,监督力度不够、情绪化极端化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够文明与理性的言论发表,我们才更加要做好自己,不要陷在网络暴力的大熔炉里。因为互联网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成为理性缺失的网民, 网络中也不应该仅仅留下浮躁,愤怒的观点。人生不是善与恶,只不过是容纳善与恶的地方。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抱怨网络社会充满恶意的同时再给这个世界多一点善良和宽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原创:魔鬼的猪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