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筛查:让人欢喜让人忧

1无法掩饰的欢喜



2020年8月31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工作的通知,推出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该方案指出,为了达成以下目标,将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加大干预力度,对抑郁症进行宣教、筛查和诊治。

 

到2022年,在试点地区初步形成全民关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


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非精神专科医院的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规范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

 

方案一出,普大喜奔,困扰无数人的“心魔”终于有了被看见的一天,以国家之名,警醒那些认为抑郁症仅仅是懒惰、矫情、脆弱、不上进、想不开的人们,不可再低估抑郁症的痛苦程度及危害。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远超1亿,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人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如果说癌症这种身体疾病,让人恐惧的地方是无法忍受的身体疼痛和走向衰竭死亡,那么抑郁症这种被称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杀手,却会在无形中摧毁人的心神,绞杀人的意志,吞噬人的情志和生命,这样的痛不会呼天抢地,但会痛得无以言表,阴冷得悄无声息。

 

抑郁症能够被全民了解和关注,抑郁症患者终于可以被理解和重视,真的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但是,任何事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比如,对于抑郁症的筛查,是否会出现错漏,把不能被定性的人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却让微笑抑郁症患者避开了筛查者的视线。

 

2、不可忽视的隐忧

 

《方案》出台后,各路人士高声欢呼时,我在朋友圈里提出了两个隐忧:


一、筛查过程中,如果人员不专业,容易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搅和到一起,草木皆兵。


二、筛查前后,病耻感会让有的人衍生出“恐抑症”。

 

先来谈谈筛查人员的专业性。

 

1、专业人员的不专业。


并不是每一个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都能够做到非常专业。中国的心理学起步晚,临床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及心理咨询师,鱼龙混杂,面对人群的个体复杂性,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模糊多样性,并不一定都能正确地区分。

 

就像身体的感冒,症状有鼻塞流涕、头痛乏力、咳嗽气喘,高烧畏寒、上吐下泻等各不相同,病因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寒热署湿等原因不一。


如果把热症当寒症治,把腹泻当肠炎治,病不但好不了,还可能会加重。症状不一样,病因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

 

同理,心灵的感冒,症状和病因也不一样,如果把抑郁情绪也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恐惧,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远离,把抑郁情绪活生生逼成抑郁症。

 

试想,如果把一个易受暗示的正常人,关进精神病院,说他得了精神病,结果会怎样?

 

2、非专业人员的误判。


仅仅通过普及、宣讲和短时培训的其他非专业人员,如果进入筛查队伍,就容易搬着书本对教条,看他符合哪几条,然后故作专业地说,你有抑郁症,简单粗暴

 

凭抑郁症的“三低”症状(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时间(持续两周以上)推断,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有些现实因素引起的抑郁情绪,也可能兼具多种症状,且持续时间很长。

 

人是灵活的,情绪是流动的,病情是变化的,依标准去对号,容易出现误差。

 

筛查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筛查的准确性。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只观其表,不入其心,都会产生偏差。

 

再看隐忧二:筛查前后,病耻感会让有的人衍生出“恐抑症”。

 

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身体疾病,没有人觉得那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有了心理疾病,人们容易联想到这个人不正常,神经病、疯子等这样一些贬低性词语。因为心理疾病的隐性特征,常常不容易被发现和理解。故,有了心理问题和障碍,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

 

病耻感会加大抑郁症的筛查难度,影响筛查结果。在进行筛查过程当中,自我暴露愿望低的被筛查对象,会惴惴不安,生怕被筛查出抑郁症,反而会引起抑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谈抑色变”,变成“恐抑一族”。

 

3、不可全信的结论

 

《方案》指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抑郁症状况测评及评分说明和诊疗建议等。


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

 

PHQ-9量表是国际通用抑郁检测量表之一,共有9个项目,分别是:

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2、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3、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眠过多。

4、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6、觉得自己很糟,或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

7、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不能集中注意力。

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觉察,或正好相反,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

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在过去两周内,以上九项得分(完全不会=0分,好几天=1分,一半以上的天数=2分,几乎每天=3分)之和的区间,作为判断有无抑郁症及程度轻重的参考范围(总分0-4没有抑郁症,5-9轻度抑郁症,10-14中度抑郁症,15-19中重度抑郁症,20-27重度抑郁症)。


说实话,这9个项目中的症状,很多人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存有。即使是第九条,觉得人生没意思而产生离开的动念,也可能存在。但并不一定就是轻中度抑郁症,它也许还只是抑郁情绪。

 

仅凭量表本身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并不一定可靠。

 

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被测者的主观选择。他们可能有意避开负性选项,隐藏自己的真实症状和感受。微笑抑郁可能是其中一种。这使得检测结果也不可靠。

 

我曾对一些学生班级做过测量,每个班最多有一、二个人测量分数偏低,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其余清一色高分飘红,自认正常,哪怕你明明知道他有些问题。

 

既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不高,那么人工评估更难把握,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出严谨专业的筛查。

 

4、衷心美好的祝愿

 

不管怎么说,抑郁症能够得到国家的重视,全民的关注,是所有抑郁症患者及其家人的福音,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从物质享受到精神关爱的一大文明进步,是一项拯救民生的伟大事业。

 

上有政策,下要有良策,不能把这个有关人类生命质量的工程当成儿戏,完成任务,敷衍塞责,草草交差,贻害民生。

 

希望每一个从事与心理行业有关的专业人士,都能为自己、为他人负起责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爱己之心爱人。

 

也希望进入这个抑郁症宣教、筛查、诊疗队伍的人群,充分意识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无愧于心,不负于人。

 

你的爱,是良药,会辅助抑郁症患者和其他人走向光明。

 

目前国家只将对抑郁症进行筛查,是因为抑郁症是自杀率较高的一类心理疾病。其他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视,我们不光要保住生命,能够活着,还要保证质量,活得更好!

 

谨以此文,祝福那些正在被抑郁折磨的人走出泥沼,早日康复!也祝所有行走在坎坷或平坦路上的人们,顺心顺意,一往无前!

 


作者简介:曾沥仪,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壹心理昵称燕归来,优质答主,认证作家。微信名仪生平安(ID:zly2263),你的世界我能懂。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