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吗?会的话,可能性多大?

本文字数约:3528 字

阅读时间约:4 分钟

 

01

从这个角度看,

抑郁症可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如果会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父母关心的问题。

 

这些家长可能带孩子看了很多精神科大夫,一开始的诊断是抑郁症;但后来病情严重了,孩子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有的大夫说孩子是精神分裂症早期、精神分裂症前兆,甚至说就是精神分裂症。

 

有的家长则可能是在到处打听、加了很多抑郁症群以后,了解到有的孩子会出现上述情况,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

 

这部分家长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大众的认知里,精神分裂症相当于“精神病”,非常严重且可怕,人人避之不及,哪个父母都不愿孩子成为“精神病人”。

 

那抑郁症到底会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从传统的、主流的精神医学角度来看,大部分精神科大夫会回答:一般不会。

 

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主流精神医学认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相对独立的两种疾病,病因有很大的不同。

 

主流观点认为,抑郁症的病因与生物学层面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都有关,遗传度约为40%到70%;也就是遗传因素的作用不是特别显著,心理社会因素有很大影响。

 

而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主流观点虽然不否认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但认为生物学层面因素更重要。尤其是遗传因素,认为该疾病的遗传度可达到80%甚至以上。

 

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于临床经验,临床中,抑郁症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相对少见。

 

就算有,很多大夫倾向于认为患者其实本来就是精神分裂症,只是一开始症状不显著,所以被“误诊”为抑郁症。

 

再次强调,以上是基于传统的、主流的精神医学的答案。

 

可根据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MDT)及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的临床突破性发现来看,抑郁症其实有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但当然,概率确实比较低。

 

为什么这样说?

 

02

遭受创伤越多,

越容易出现幻觉、妄想

 

不管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还有越来越被大众认识的双相障碍,它们都是症状学诊断。面对同一个患者、同一组症状,不同的精神科大夫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很多患者一开始只是出现情绪症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得不到控制,还继续恶化,逐渐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有的还自言自笑。

 

他们去看病时,不同大夫给出的诊断意见很可能不同。有的认为这是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有的认为是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有的则认为这是精神分裂症早期,甚至就是精神分裂症

 

我们也接诊过不少这样的患者。当他们经过服药,精神病性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也恢复了一定的理性和自知力后,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寻找这些症状的心理根源。

 

结果我们发现,他们的幻觉、妄想背后也是病理性记忆,也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

 

有的患者经常听到有声音议论、否定自己,认为有摄像头监视自己,甚至有被害妄想症状,这往往与其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比如校园欺凌、父母长期的打击和贬低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患者出现夸大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能力、地位非凡)和钟情妄想(坚信别人爱上了自己),则与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都有关。

 

比如我们曾接诊过的一名高中生患者,她被其它机构的精神科专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时,她认为自己是宇宙之神,拥有改变别人命运的力量;她还认为一名日本明星暗恋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向她表白。

 

后来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发现,她成长经历中遭受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主要来自于家庭的、学校的,尤其是校园欺凌。她非常压抑、自卑,如果她在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时就诊的话,完全可被诊断为抑郁症。

 

为了释放压力,她开始在幻想中寻找慰藉,想象自己能力超强,越想越兴奋。她还喜爱日韩流行文化,疯狂地迷上了一名日本男明星,反复看他的视频、MV等,经常想象自己能跟他在一起,心里很快乐、甜蜜。

 

她反复多次想象,产生强烈的正性情绪,就形成了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不断地重复、强化后,她开始出现幻听,比如凭空听到那位日本男明星跟她对话。

 

一开始她还有一定自知力,认为这不可能。但随着幻听越来越频繁,她逐渐丧失了自知力,笃定地认为男明星就是喜欢自己,通过各种手段把声音传过来。钟情妄想和上面说的夸大妄想就慢慢形成了。

 

另外,部分患者的夸大幻想,还与成长过程中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关,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估计。

 

对于上面这类患者,我们对其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精准化修复后,其幻觉、妄想症状大幅度缓解,甚至消失;快速减药、撤药后,症状也没有反弹。

 

有的患者则没有直接处理精神病性症状,但其情绪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后,幻觉、妄想也逐渐消失了。

 

所以,我们认为至少这部分患者不是真正的、典型的精神分裂症,而是抑郁症/双相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还有,像最近引发热议的“丰县生育八孩”事件中的“小花梅”。如果她在第一次离异、出现精神心理症状时就去看病,很有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可后来她又遭受了一连串心理创伤,病情越来越严重,目前被国内权威的南京脑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实,我们怀疑她更有可能罹患的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不过,以上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见。精神分裂症是所有重大精神疾病中最难定义、最难描述的,它的诊断本来就有争议。对于上面的情况,很多大夫认为就是精神分裂症。

 

那从这个角度里讲,即使患者一开始是抑郁症,可随着病情不断恶化,也有可能变成很多精神科大夫眼中的精神分裂症。

 

那如果患者的症状非常突出、确切,绝大部分精神科专家一致认为其就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没有争议,那么,这有没有可能从抑郁症发展而来的呢?

 

也是有可能的。

 

从心理创伤的角度来看,精神分裂症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与只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相比,那些既被诊断抑郁症、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的患者,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明显更多、程度更严重。

 

有的患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后,罹患了抑郁症;如果创伤继续增加,问题得不到缓解,他们就有可能不堪痛苦的折磨而自杀。

 

那如果没有自杀,他们就有可能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不断受损,认知、情绪、精神意识越来越难以统一,陷入混乱。最后,其精神病性症状的显著程度超越了情绪症状,就有可能符合典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不是遗传因素,而是社会心理根源,主要仍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的病理性记忆。

 

当然,由于我们主要接诊的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精神分裂症接诊得较少,这只是我们的初步看法。

 

03

如何预防抑郁症

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既然,从心理创伤的角度看,抑郁症有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那我们该怎么预防?

 

我们反复强调,孩子得了抑郁症后,除了可以接受专业的药物治疗外,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学会“家庭自助治疗”,能积极寻找、修复孩子过去遭受过的创伤,并尽可能不再对孩子带来新的心理创伤,那么孩子后续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将非常低。

 

那如果孩子已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精神分裂症先兆,甚至就是精神分裂症,是不是意味着孩子没有康复希望了?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不管这个精神分裂症是“有争议的”,还是非常典型而确切的,都应先利用精神科药物控制症状,尽量消除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对于这一点,临床中已经达成普遍的共识。即使是像我们这种以临床心理干预为主的精神心理康复机构,也需要利用药物先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令其恢复一定的自知力和理性,心理干预才更有可能发挥作用。

 

那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来说,当幻觉、妄想得到控制了,可以再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甚至结合一定的运动疗法、营养支持等。

 

就算找不到专业的心理治疗,如果家庭成员能深入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利用“家庭自助疗法”,积极修复患者的心理创伤,也能帮助他们较好地恢复社会功能,甚至实现逆转,摘掉“精神分裂症”的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之前分享过一篇关于精神分裂症“新疗法”的文章,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能尽早进行正确的治疗,比如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饱受精神分裂症困扰的患者是可以过上相当正常的生活的。

 

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大家不用太过悲观,如果懂得正确应对,患者完全有康复的可能。

 

而孩子得了抑郁症,后续到底会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希望家长看完这篇文章后,心里能得出答案。

 

还有,在精神医学里,属于“重性精神疾病”的不只有精神分裂症,还包括了双相障碍。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家长得知后,内心非常恐惧、崩溃,“我的孩子怎么成精神病了?”

 

而且在临床中,孩子先被诊断为抑郁症、再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情况非常常见,比改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多得多。

 

于是问题又来了:

 

抑郁症到底会不会发展为双相障碍?

 

有的话,有多大可能性?

 

后续,我们再专门撰文分析这个问题。

文:晴日心理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