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个酒鬼

“爸爸每天都喝酒,是每天中午和晚上自己喝,现在基本不怎么吃饭那种,喝完胃里热,吃一根老冰棍解解的那种,有酒瘾喝了好多年了,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不知道怎样能让爸爸减少喝酒,我很恐惧,怕他身体不好。”

以上是一个朋友发来的问题。

从你的描述中,感觉到了你对父亲身体的担心和恐惧。同时,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他就是个酒鬼。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屋子和院子里,会堆好高的酒瓶子。他还会发酒疯,印象中有那么一次,他躺在地上打滚,好多人围观。

因为喝酒,他还曾在大马路上过夜,醒来的时候,电动车不知去向。还有一次,因为喝酒,他的腿都骨折了。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的家人该承受多少的恐惧和担心啊。

事后,他又会深深地反省,家人也会各种劝说,劝他以后不要再喝酒了或者是以后少喝点酒。

可是,他的酒龄,比我年龄都大,改变起来又谈何容易。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接受了他爱喝酒的事实。而他,也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惜命,现在的他,已经年过60,还是会每天喝酒,只是比年轻时候克制了许多。

父亲喝酒,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我常常担心他会因为喝酒而丧命。我从未当面向他表达我的担心,大多时候,我和家人一样会把担心转化为指责来表达,其中暗含愤怒。

如今,我已不再期待他改变什么,我的期待是他活着就好。

今年的一天,爸爸对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稀释了我长久以来的恐惧,他说他觉得自己会活得比他的一个爷爷岁数要大。

我感受到他对活着是有期盼的,以及是有自信的。

我想,你的恐惧和担忧,不仅是父亲会因为喝酒而身体不好那么简单,可能你的担忧也指向于死亡,就像我曾经害怕父亲喝酒会短命一样,我们都害怕因此失去父亲。

父亲的角色,在我们的生命里是尤为重要的,尽管他身上劣迹斑斑,却无法让我们停止对他的爱。

你问要怎样让爸爸减少喝酒,你很恐惧,担心他身体不好。

这里面存在着几个小的问题,我们要将它具体化。

一个问题是,父亲的身体现在怎么样?是否真的不好了,还是你担心他喝酒会让身体更不好。

如果他的身体还好,那么你可以放下一些担心。如果他的身体不好,他可能会比你还担心,该治疗治疗。

另一个问题是,要怎样让爸爸减少喝酒?

你对父亲有个期待,那就是希望他减少喝酒。

这个问题,你要清晰的是,在你心中,减少喝酒具体是怎样的状态,是他每顿酒的量减少一半,还是减掉一餐饭的酒?

你心里清晰的话,才能把清晰的期待传递给他,否则,你传达给他的就和其他人别无二样,都是相对笼统的概念,并不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至于在你清晰表达之后,他会不会承接你的期待,就要看他了。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的恐惧和担心。

你有一个恐惧和担心,是担心父亲会因为喝酒而身体不好。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讲,这是你的恐惧,是需要你来为之负责的事,所以,除了去改变父亲,你还有一个功课就是要学会照料你的恐惧和担心。

恐惧的事情千变万化,但核心都是恐惧,都是害怕失控,都是难以面对内心的脆弱感。


不仅是你的父亲需要照料,恐惧的你,也同样需要被照料。

01

男性喝酒的心理意义

借由你的问题,我还想谈论的是:男性喝酒的心理意义。

李白有句诗说:举杯销愁愁更愁”。


即便如此,李白也并没有与酒告别,为什么呢?

这和男性内心的孤独有关。

男人其实是很孤独的,他们不像女性那样,可以直接和朋友去谈心,也很少有男性,允许自己通过流泪去表达情绪。

男性的表达,是需要通过媒介进行的,其中一个媒介就是酒。

直接袒露脆弱和情绪,对于男性而言是很难的,也是极为羞耻的一件事。


于是,男人们会通过边喝酒边聊天,来把心中的苦闷倾倒。

酒是一个媒介,也是一种防御,在酒精的作用下,男人撕下了面具,袒露了脆弱。

撕下面具的他们,自大又渺小,他们像个孩子一样,等待着有人心疼,等待着有人懂得他们的痛楚。

还有一种情况是,喝闷酒。

当一个人每天都自己喝酒的时候,这可能不只是瘾,还可能是他的内心压抑了太多未曾消化的痛苦。


当然,喝闷酒也有着其正面意义,那就是喝酒是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刻,也是放飞自我的时刻。

走出屋子,男人就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而每当他回到家里,自个举起酒杯喝酒时,他不再是谁的丈夫,不再是谁的儿子,他就是他自己,他需要一个这样的空间,去感受自我的存在。他需要一个空间,将自己与他人的期待阻隔开来。

所以,即便是会面对家人的种种指责,男人还是没能停止喝酒,酒就是他心灵的慰藉。

02

从改变他人,到强大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痛苦来自于干涉别人的课题,以及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换言之就是,人们的痛苦来自于总是会有人想要改变你,以及你也想要改变他人。

尽管改变他人很难,但人们依然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件事,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为什么人那么喜欢去改变别人呢?


表面上来讲,改变别人,可能是出于关心。但实际上,改变他人,是我们解决内心恐惧的方案,我们认为自己的恐惧都是由他人造成的,也应该由他人负责。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妈妈总是害怕女儿被同学带坏,解决方案就是她会拒绝女儿和同学玩,女儿尽管十分痛苦,却还是听话照做了。

女儿的听话,极大地缓解了这位妈妈的恐惧,但是这位妈妈也将女儿培养成了一个不会发展人际关系的巨婴。

妈妈的恐惧,表面上可以通过孩子的听话解决,但从根源上来讲,她的恐惧,并未真的消失。

后来,女儿还是叛逆了!她怒吼,她哭泣,她病了。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以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完美的女儿,却不想自己成为了一个摧毁者。

她终究还是要一个人去承担内心的所有恐惧。

通过改变别人来解决恐惧,终究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被改变,人们更加需要的是被接纳和被尊重。


弗朗索瓦·鲁斯唐认为,一个人想要实现改变,就要真正地做出改变的决定。这不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决定,而是一个感性的决定,它源于自己对痛苦的真实本质以及改变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实现改变,和他内心的动机有关,并且改变是一个感性的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课要完成,酒鬼父亲,有他的人生难题和应对方式,尊重他有他的活法。

而如何面对和对待这样的父亲,是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

文:从朋朋(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万事屋特邀咨询师,一个走向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擅长情绪问题咨询、婚姻关系咨询、个人成长咨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