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今天似乎都说好了一样,青少年的问题扑面而来。

此刻,让我不由得想再来聊一聊。

 

今年疫情以来,我们听闻多起青少年放弃自己生命的事件,各个教育部也都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基本上进行了心理普查,但是依旧阻止不了扑面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今天周六有个小组,就有老师提出来说最近好像青少年的案例越来越多了,大家都附和。可能是大家对心理更加重视了,可能是学校更加敏感了,但其实很多时候那些被推荐的孩子,确实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今天又听说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跳楼,而他的理由就是自己解决自己,不让父母解决自己。

 

很多人都想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我想说,别责怪孩子。

孩子们的心理成长空间实在太少了,他们在家里不能自己决定生活,在学校不能自由跳动。

他们的周末被培训班、兴趣班、作业占满,他们的晚间依然是各种作业和练习。

他们的内心很难被真实看到,只有应该和必须……

他们哪有空间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命历程?

于是只有生命本身成为他们能抓住的唯一稻草。一旦遇到艰难痛苦,这个就是他们能够掌控的唯一路径。

放弃生命,才能发出最后的呐喊:这次终于可以让我自己决定了!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脆弱,但是我们也无奈于孩子的脆弱。知道原因,但是却很难对他们实施帮助,因为他们的父母,并不觉得这是问题。

 

上周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我很后悔没有和她说孩子心理问题其实很严重了。

只是想要缓解她的焦虑,说孩子问题不算严重,干预起来会还比较快的。

结果妈妈听到说不严重,就不来了。她觉得自己可以干预。

后来我就开始后悔,因为全能感的妈妈已经做了太多,孩子现在的状态就是她想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的状态而导致,在当时,我却没有恰当应对。

 

大概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我都觉得孩子的问题只要稍微干预一段时间,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心理状态,所以不愿意让父母感觉很焦虑,让父母为焦虑买单。

但这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却让孩子被帮助的机会失去了。所以,我突然进入了一种迷茫……

 

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父母……

现在社会压力多大呀,大家都在拼命追赶,总是担心不进则退。

父母们不仅要在工作上努力奋斗,还要在家庭中全力付出。父母们也筋疲力尽,他们怎么有空间来抱持孩子呢?抱持自己的能量都快没有了吧?

 

前段时间,我记得朋友圈里一位好友留言,说心理咨询不能看到实际的展示,比如像兴趣班学完总会有些技能,所以父母们不愿意掏钱为这个看着莫须有的东西付费。

 

确实如此,功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吧。

 

大家都希望短平快,都想立马看到效果。就像微商的很多宣传,似乎赚快钱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心理咨询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小火慢炖的功夫。这似乎和时代有点跟不上趟。

心理咨询,是一个陪伴我们找回自己的过程,可能不是父母想要的那个孩子,却是孩子们自己应该要有的样子。

 

有一个故事,我也一直在沙盘课里分享: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


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故事的梗概就是子贡半路遇见一老丈用瓦罐来取水浇地,而不用时下最省力的抽水机(桔槔),就发出疑问。老丈就说了一段关于不被机械事带走机械心的理。钻营于巧劲,而失去了原本清净的心态,一去不复返。

 

现在市场的推广总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冥顽不灵的退化之人,说不知道用巧劲干活。


其实这个故事要让我们体会的是修身的本心。不要被机巧给带走,觉得什么好就用,什么快就追,一直沉迷于此,自然就失去了本心,惶惶然不可终日,焦虑日盛。


比如现在的电子产品,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更加重要的东西。


比如超前的教育,以为能给孩子带来进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盛行的网课,以为方便了许多,却挤压了孩子们更多的精力。


……

 

这像不像现在的我们?我们到底想到哪里去?

 

前两天为了减少自己脑子的使用,打开《庆余年》开始随便翻看,刚好看到一集里庄墨韩对范闲说的话:我这一辈子注书无数,也写了很多文章,但我最满意的是这一段人生。

听到时很感动,你有想过,这辈子,活成什么样才是满意的?

你有想过,孩子想把这辈子活成什么样他们会满意呢?

 

回到青少年这个主题来,青少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他们的情感大脑已经发育完成,对情绪和感受的识别非常敏锐,但是他们的理性额叶却还没有发育好,所以他们的刹车系统会失灵。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油门踩足而刹车不灵的阶段,我们不要对他们有过多的期待,说你都这么大了,总应该懂事了。

对不起,真的还没到懂事的时候。

 

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和理解,需要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理性的管教。

 

希望我们社会多一些对彼此的理解,对孩子更多的宽容。让他们有空间可以成长,而不是成长为成人觉得应该有的样子。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30年前,人们会担心流行音乐会毁了下一代;

20年前,人们会担心电视节目会毁了下一代;

10年前,人们会担心互联网会毁了下一代;

现在的人们都在担心手机会毁了下一代;

历史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会毁了下一代;

除了上一代。

 

也希望我们不是这个上一代。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希望我们都能慢一些。

 

与您共勉!

 

文:王丽芳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