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心理学的故事:从工程师到心理咨询师的逆行之旅

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勘探工程师,每天在地质资料中试图窥探地底那深不可测的秘密。


而现在,我从窥探大自然的宝藏,转变到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风景,这是一场充满了挣扎的转身逆行之旅。

 

彷徨之始

 

知乎有一个问题:30岁转行是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回答中有一句话:就好像你在爬梯子,突然发现此刻竟然已经到了梯子的顶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发现爬了这么久,梯子搭错了墙

 

对于我来说,原来的墙面可以一眼望到顶,它安全稳定,虽然墙面只有斑驳而单调的红砖;而我想寻找到一面新的墙面,它可能不牢固,但在它之上生长着鲜绿的藤蔓植物,小小的生物穿行其中,带着生命的气息。

 

想要找到一个可以从事一生的职业

 

拆梯子的过程,是一段充满了彷徨和迷茫的自我拷问。我清楚的知道,放弃掉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专业,也意味着放弃掉过去的努力,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自己加诸于己身的挣扎,仿佛在和自己过去的梦魇做一个道别。

 

拆梯子简单,重新搭梯子却很难。因为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取消,行业的现状也令从业之路艰难而漫长。长程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各个流派的培训学习,心理咨询硕士的研修学习,心理医院的进修实习……


这一路我常常和不确定感和焦虑为伴,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不是在学习的路上就是在督导的路上,前路仿佛蒙着一层迷雾。

 

好在如今我可以告诉自己: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一路的风景,远远比我当初所能想象的,更为迤逦,更为壮阔

 

卸下防御的沉默


在最初开始热线实习时,明明只是简单的一个“点击上线按钮”操作,每次我都需要给自己做上至少半小时的心理建设


那时候的我,忐忑的害怕会给来电者带来伤害,而心理咨询是一个大量时间都和负面情绪待在一起的职业,所有小白到资深的成长,一定伴随着咨询师本人的自我成长。

 

我最初的成长从卸下防御开始。

 

大概是我个人原来经历所致,许多咨询师初期的错误常见于急于给来访建议。我却剑走偏锋,最初的防御是明显的沉默。

沉默本身当然是可以承载许多含义,但最初出现在我身上的沉默仅仅是因为的我的无措和焦虑。来电者的困扰主诉经常让我仿佛看到对方在一个没有出路的沼泽中两难的被禁锢着。


对我来说,对应这种焦虑的防御就是沉默——我认同了来电者的困境,我认同了可能任何建议都不能实际的帮助ta的想法,所以我沉默了。


“对不起,我没法帮你解决问题。”躲在沉默背后的我如是说。

 

人的感知力不可谓不奇妙,即使那时候我和来电者只能通过声音匿名交流,每当这个时刻,我仿佛也能听到我之间曾经存在过的联结突然断开的声音。


这种声音太过刺耳


我又重新审视起了最初热线实习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我要创造一个令ta愿意去倾诉的环境。


我需要先陪着ta一起看看这个困住ta的沼泽,而这个过程会让我感受到非常的不安和焦虑。但也只有ta愿意让我去看ta的沼泽,我才有可能陪ta一起发现新的视角——也许ta的眼前已经有一根通往岸边的竹竿,也许ta以为漫过胸口的泥浆只是几个泥点,也许ta还有另外的选择。


有了这些新的感受,我开始试着让自己在接线过程中放松下来,我开始将自己真诚的放入到这段对话中——以对方为焦点,我会自然的说出我感受到的情绪,自然的对对方的问题感到好奇,自然的将我的所听所感反馈给对方


“对不起,我可能没办法帮你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一起想想有些什么是可以做的。”跨过沉默的我如是说。


当我自己保持透明感的时候,属于我自己的力量就能渗透出来。

 

拥抱不确定

 

热线实习只是开胃菜,直到我和真正的来访者展开工作,才算是“小马过河”的真正开始——水流的速度,水流的温度,水流的触感,才会在真实中一一呈现。

 

咨询中有一种常见的新手错误,叫“空对空”。来访习惯于谈事实,谈细节,谈逻辑,谈解决,于是咨询师也跟着来访的思路纠缠于故事中的细节,双方都很难深入到感受层面去滋生新的体会。

 

而我再一次犯了相反的新手错误。

 

在咨询过程中,我对“事实”带着先入为主的警惕。每当来访说话的时候,我脑海中似乎来回盘旋着无数的探测灯:ta到底在表达什么?ta在说这段话时有什么情绪?ta说的内容信息量太大我应不应该打断ta呢?来访者每说一句话,都伴随着心中探测灯的“滴滴滴”声。

 

在咨询准时结束后,我甚至感到身体陡然放松下来——原来整个咨询过程中它都是紧绷的状态。

 

事实上,这次咨询并不糟糕,从最后的呈现来看也许还不错。

 

但我仍然感到充满了挫败和无力。就好像面对着无死角全方位防御的铜墙铁壁,赤手空拳的我站在对面,束手无策。无法攻破这铜墙铁壁的我,像个失败者。

 

去寻求督导的帮助,我应该怎么办?我的督导稳稳的坐在对面,平静的回答了两个字:随便

 

很难形容出在听到这两个字瞬间的复杂感受。

 

有茫然——咨询怎么可以随便做呢,万一说错话伤害到来访者怎么办呢?有困惑——随便,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但矛盾的是,随之而来更多的却是放松。

 

当我更多去体会这种“放松”时,我惊讶的发现其中居然带着一种“自我赦免”——“赦免”了我作为一个新手咨询师犯错的可能性。所有缠绕着我的情绪之中,都带着对“怎么做咨询”这一不确定性答案的害怕。

 

我幻想着有一个资深的领路人,在幽暗的心灵迷宫中高举着火把,然后笃定的告诉我,来访者的每句话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内心世界,应该怎么回应才是“最正确”的。

 

 但其实,咨询有着无数个真实的模样。

 

然而即使理性知道,咨询不像做实验,不会有着明确的每一个步骤,可一旦进入到真实的互动情境,什么理论都已被我忘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最真实的每个“我和你的当下”,怀疑、焦虑、不安就会在这些“当下”中产生。

 

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琢磨不定的存在,这其中包括来访者,也包括咨询师。正是因为每个独特的生命在相遇时都会演奏出不同的音符,高低起伏、轻巧浑厚,最终才构成了纷繁而壮丽的心灵世界,这也正是咨询的魅力所在。

 

我的“自我赦免”,就是允许自己有在真实中犯错的可能性,在不确定中,去拥抱每一个临场的当下

 


回望旅途,恍然发现最焦虑不安的时期都恰恰在前面,踏实走好每一步,都会给下一步注入更稳定的力量。庆幸当初,我最后选择打开了那扇门。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作者:徐徐Tessa
公号:萤之光心理
心理咨询师
尝试自我表达的路上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