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扎心现实:远离之后才感知亲情温暖

01.

地铁偶遇异乡打工夫妻

上周三坐地铁去上班,途中我遇到了一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妻。这对夫妻分别坐在我的两边,其中男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女子照看着好几个行李。

列车走了大约两分钟,那孩子可能感到无聊,开始在男子怀里扭动、蹬脚,并大声哭了起来。因为我刚好坐在男子旁边,于是裤子就被蹭了一大片灰。男子发现后,赶紧把孩子往怀里搂,并嘟哝着开始哄孩子。

可孩子依然大声哭叫,男子索性站起来,俯身靠近孩子,一边摇一边轻声安抚:“不要哭啦,再哭身边的叔叔阿姨可就生气啦!”这一幕,显得特别有父爱,我内心偷偷的笑了出来。

很多人都在列车上遇到过带小孩的夫妻,有的人赶紧远离,还有的人则赶紧戴上耳机。他们害怕小孩哭闹影响自己,也会因此而感到烦恼和愤怒,甚至大打出手。

对我而言,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给予对方理解。毕竟,如果不是有难处,谁会带着孩子受罪呢?于是,我坐在位置上,继续看着电子书,但思绪却早已如潮水般冲破记忆的闸门。

这个男子让我想起了父亲,并且心中不自主的涌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堵在心里特别难受。因为我常年在外求学、工作,与父亲交流的机会很少,并且都是在电话里,这让我觉得亏欠父亲很多。也就会说,我觉得自己很不孝。

在手机上,每当看到民工不忍将位置弄脏,宁可坐在地上时这样的新闻时,我也会想到在外打工的父亲。他已经60多了,还要为了儿子去干体力活,这让我内疚万分,同时又十分自责、恼怒和无助

我想,这是在外漂泊打拼的异乡人,共有的心理和情绪吧。


02.

自尊心极强的青涩少年

那男子脸部黝黑,头上白发夹杂着黑发,衣领和袖子也已经洗的发白,努力生活的痕迹让他显的格外沧桑。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生活的重担让他过早的衰老。不过,在这男子身上,透着一种朴实、羞涩、谨慎和勤劳的劲儿。

这些劲儿,我的父亲同样也有,并深深的烙在我脑海里,从来没有忘却过。就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使在外工作这么多年,父亲劳作的身影、走路的姿势以及劳作后脏兮兮的衣服,总会时不时的在我心底晃动。

我刚上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就出去打工了。他和邻近村镇的人一块,在县城的建筑地帮工。没办法,仅靠种庄稼挣的那点钱,如何供我上学以及家里的日常开销。

听母亲说,父亲的活是和泥、搬砖、运输等体力活,工钱少,还累。一天下来,身上全是泥浆子和石灰。

记的有一年冬天,我和家里说,自己在学校感到冷,需要厚衣服。母亲说,让在县城打工的父亲把衣服捎给我。我听了,内心很是抗拒,因为害怕别的同学看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后,会瞧不起我。

那天下午,记的阳光很好。父亲按照时间点在校门外等我,但偏偏赶上同学们下课。我赶紧跑出去,从父亲手中接过衣服,扭头就跑。

我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父亲愣愣的站在校门口。就在一刹那,我发现父亲被生活压弯的身躯,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我开始自责,那是我的父亲啊,我为什么要嫌弃他?

但那时,我的自尊心太强,内心也很敏感、极度自卑,不希望同学看到我的父亲。因为我觉得父亲穿的太土,外在形象不好。如果同学们看到后,就知道我家穷,会看不起我。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有多么幼稚!

03.

理解父亲是一个过程

父亲在工地吃的很不好,清汤寡水的,干活干到一半就饿的不行。住的条件也很差,睡觉是和工友一块打地铺,房间潮湿阴暗,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如果是下雨天,有风湿病的工友就苦不堪言,只能请几天假,少挣几天工钱。

父亲的这些辛酸打工生活,大部分是一位叔叔告诉我的,否则我也不清楚。曾有一次,叔叔突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得好好学习啊,你看看你爸为了挣钱多辛苦,要是弄出个风湿病就麻烦了!”

父亲当时就在我身边,我听后只是简单的嗯了一声。

没人察觉我的脸其实已经涨的通红,眼里也有泪珠。我只是低着头,双手来回的搓着,害怕眼泪流下来。年少的我们,有时就是那么倔强,假装坚强。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父亲很累。

现在想想,那种累,我想除了身体上的疲惫,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挣扎!有谁能够明白,一个不能给家人好生活的父亲的那种愧疚、自责和无助呢?

如果孩子不理解,家人也埋怨,他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和委屈。幸亏那位叔叔在无意间,将父亲的打工生活告诉了我。不然我永远都不理解,父亲有多么的努力生活。

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最佳途径是家庭之外。因为在家庭之内,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都已固定,彼此也习以为常,很难有新的互动模式。但在家庭之外,不同的人和事可让孩子以另一种视角来看父母。

爱是有距离的!父母之爱,我们有时太习惯、靠的太近反而不容易看清。就像我们看书,眼睛靠的越近,字迹就越模糊。

我突然想起本琼森说过的一句话: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

文:贾江晓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