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手机,可以帮我们躲避生活的暴击!

文:周梵
来源:周梵(ID:zerofield0)

有学员问我:我的孩子喜欢一件事情,他如痴如醉,如何分辨他是专注于爱好,还是上瘾?

1、“上瘾”的本质是什么?

上瘾和专注于一个健康的爱好,最大的区别就是“瘾头”,瘾头是独立于个人意愿的一种力量。

“上瘾”对于个人有着极强的拖拽力。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你上瘾的时候,你不做这件事,就老是惦记着,你做别的事情你也惦记着,而且你一旦做起来,想停都停不下来。

但是健康的兴趣爱好不是这样的。

一个很健康的兴趣爱好,它是可以和生活其他领域很好地平衡的——比如你的睡眠,你和家人的时间,你的工作、学习等等它都是能够平衡相处的。

就拿孩子玩游戏来说,当最初对游戏的热情过去,也就是假性上瘾阶段时,游戏就会变成孩子的爱好,喜欢玩,闲暇时间的优先选择,但会很好的和其他学习及生活内容平衡好。

“爱好”不会通过不断侵占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完成它自己。而“上瘾”是没有自由度可言的,一旦迷恋起来就会发现很难结束,它有点像癌细胞。

正常来说,人体每天都会产生极少的癌细胞,在免疫力正常的时候,人体可以杀死这些癌细胞。

但是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杀死癌细胞的速度比癌细胞生成的速度要慢很多,所以癌细胞就会越来越多,然后不断的开始去侵占人体的其他器官,最后就跟它的宿主一起毁灭了。

“瘾头”也是一样,最严重的瘾君子,不管是对于烟酒、赌博、网络游戏任何一样的上瘾,最严重的情况就是瘾头本身会一点一点的去侵蚀这个人的生活——

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工作的时间,学习的时间,睡眠的时间,甚至是吃饭的时间,最后他的生命没有任何别的存在意义,除了这个“瘾”本身。

当瘾头发展得这么严重的时候,基本上这个人就离自我毁灭不远了。

看,“瘾”跟癌细胞他们的结构很类似,就是不断的自我扩张,然后侵占健康的器官,毁灭健康的器官,最后和自己的宿主同归于尽。

2、 “爱好”是如何转化为“上瘾”的

什么样的情况下是爱好,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上瘾?这两者之间它为什么会转化呢?这种转化的原理是什么样的?

因为很多时候“上瘾”的前身可能是“爱好”,例如最初抽烟、喝酒它只是一个爱好。就像我的先生,他偶尔也会喝酒,甚至可能是在比较忙的时候,他每天都会自己小酌一点,不是很多,就一点点。

他就很享受把孩子哄睡之后,一天工作结束之后的,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休闲时光。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自我放松的一个过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慢慢的把爱好变成酗酒呢?

为什么有些人他可以偶尔的在工作闲暇之余花个20分钟,半个小时玩一下手机,而有的人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玩游戏。

这里面不乏大量的成年人,甚至会花少则几百块钱,多的可能是几万数十万数百万在游戏里面买装备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在对某事上瘾之前,这个人已经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感受到了挫败感,无意义感,或者是失败感。

当他有这种感觉的时候,那个“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他逃避和遗忘现实,填补空虚和无意义感。

当他在其他的地方失败的时候,他通过抽烟、喝酒或者是玩游戏、玩手机,就能够遗忘那个挫败感,甚至在手机游戏里面,它还能够获得某种成就感。

那些容易对某事上瘾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社交能力偏弱

偏孤独一点的孩子,会比活泼开朗的孩子更容易对某事上瘾,正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到这种人和人之间交往所带来的鲜活的互动,游戏,交流,爱和感动,通常他们在家庭里面也常常会体验到被压抑,被限制,被强迫的感觉

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去改变现实,他们压力很大,每天都在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没有权利说不。

他们心里很苦,过得很没有意义,感到现实的人生就是一场煎熬,所以就会试图在一些他可以选择的其它的事情上去寻找意义。

那些来找我做个案咨询的孩子,通常是由父母带着,这些孩子多数是看手机成瘾、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的孩子。通常来讲他们都在初一初二这个阶段爆发“网瘾”。

因为在小学的时候孩子年龄偏小,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强,他的力量感也不是那么强,所以父母压抑也就压抑了,父母强迫了也就从了。

但是等他们到了十三四岁之后,上了初中之后,他们有了更强的自我意志,他们希望能活出更真实的自己,所以他们就会通过叛逆父母之前对他们的控制来表达他们自己。

当我去问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他开始出现游戏上瘾、逃学等问题行为之前,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大部分来咨询的父母都会回答:“很好啊,很乖很懂事!”

是,正是因为前面孩子太乖太懂事,才有了后面极大的反弹。所谓的“乖孩子”,并不是说孩子真的跟父母有很深的连接,孩子内心被满足得很好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平稳。

真相往往相反, “乖孩子”也有很多真实的想法,只是在面对严厉的,希望他乖巧听话的父母时,他没有场景也没有机会去表达。

在这种长久的压抑之下,在游戏或虚拟世界中寻找自由和慰藉其实是必然的。

而且现代的电子游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社交层面的需要,无论是抖音还是在线看视频刷弹幕,又或者是游戏中的组队战斗……都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在里面。

平时在家或学校这些社交场景中,基本上周围的人对孩子的关注和沟通都和学习有关,有时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是:

“作业做了多少?”

“准备好了没,还有十分钟我们就要出门去上兴趣班了”

“好了,少说话快点吃,你还有两门作业都没做完呢”

这种场景中的社交完全是基于功能性的,孩子很少会感受到自己的渴望和需要有被真正看到,如果是讲述和学习和学校完全无关的话题,父母既没有多少热情倾听,也没多少兴趣了解。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更多是被当做“学生”看待,而不是被当做人看待。而和“学生”这个身份绑定在一起的感受则是压力、竞争、努力、坚持……这些让人疲惫和紧绷的东西。

孩子们关于和“学生”这个身份无关的,无压力的沟通和连接是极少被满足的。所以在网络中,在游戏中,是孩子们唯一能在那段时间里感受自己不再是个学生,而仅仅只是自己的时间。

在另一方面,在玩游戏的时候很专注的那个状态,它本身也是专注力。

这里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这个孩子他做什么都很投入,做什么都很专注。

比方说他画画的时候就很专注的画画,他打球的时候就很专注的打球,学琴的时候就很专注的学琴,玩游戏的时候也很专注的玩游戏。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临在感很强的孩子,他能够很容易去沉浸到一件事情当中。

这样的孩子可能相对来讲,很容易沉浸在他个人创造的世界里面,他的创造力会很强,学习力也很快,而且悟性也会很好,所以这样的孩子不需要家长有任何的担心,他能够很好地平衡他生活中不同的领域。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会比较容易担心的就是:这个孩子只对游戏感兴趣,其他的事情他都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学习坐不住,半小时就要出来溜一圈。

这种情况确实需要父母去思考,去观察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比游戏好玩的,或者说跟游戏一样好玩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这个孩子他都意识不到还有其他的好玩的东西,那么说明这个孩子其实在其他很多的领域当中是有挫败感的。

他只在游戏当中找到了存在感、意义感、价值感,所以他就不愿意去其他的领域尝试了。这个也是父母需要去关注的——他的挫败感从何而来?

在给孩子报兴趣爱好班的时候,学琴也好,学画画也好,学舞蹈也好,很多的父母容易抱持着一份功利心。

在父母有功利心的时候,特别容易去要求孩子比同班孩子努力,刻苦,出色,然后各种的逼着孩子回家练习。

3、“要么不学,要学就学好”

带偏了多少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你一旦把它变成一种强迫的事情,无论本身多有趣,都会变得无味而令人痛苦。

曾经,我们几个做心理学的老师模拟过这样一个实验:

如果聚集几个特别喜欢打麻将的人,把他们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让他们从早上8点钟必须要打到中午12点。

然后吃完饭简单的休息一下之后下午要继续打,在这个过程中,不许他们聊任何和麻将无关的事情,所有谈论的必须是麻将,除了麻将还是麻将。

如果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大家想象一下,不超过两个月,他们就会永远都不想触碰麻将了,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被弄得足够的厌烦和强迫了。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学的其他的兴趣爱好,不管是画画也好,音乐也好,还是学什么其他东西也好,一旦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强的功利心,比方说:

“你要么就不学,要学就学好!要学就要去考级,就要变成专业!”这样的过程,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学习的乐趣。

唯独在玩手机游戏这件事情上,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去玩的,所以也就没有这种要求。

尝试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你必须要给我玩,从早要玩到晚,要玩就玩好,就按照职业电竞选手一天14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最后一个小时测试,不达标不准睡觉。”

当一个人真的被要求这样做的时候,他一定没有办法很好的去享受玩游戏这件事情。所以父母需要去思考的是,为什么孩子对生活中其他的领域都慢慢地变得没有兴趣了。

毕竟,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玩游戏,一定是他曾经对一些东西感兴趣过,但是因为父母的一些做法,慢慢的让孩子丧失了对这个事情的热情。

而恰好是因为父母并不希望孩子玩手机,对孩子没有这种功利性的要求,所以孩子没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我一定要玩出个样儿来的压力感。

因此,他反倒能够很好的去享受这个过程,并且还能够把它做好,而且能够完全地投入在里面。

父母需要问问自己,你能不能允许孩子有专注力,专注力是不是一种优点。

这个专注力,首先它是可以用在生活中所有事情的。可能包含一些你希望他关注的,还有一些是你不希望他关注的。

毕竟孩子不是你的定制机器人,只呈现那些你期待他呈现的状态,其他的都通通没有。 

所以他一定是会有一些是匹配你的期待的,有一些是不匹配的。父母必须要学习接受这一点,而且越早接纳,你和孩子就会越早拥有能彼此滋养,愉悦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周梵,幸福心理学家,资深关系教练,优质畅销书作家,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好玩深邃的幸福心理学家,践行传播幸福心理学超过10年。个人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