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孩子还小、不记事?人类记忆至少可追溯到2岁半

你能想起来的、最早的记忆是在什么时候?上小学?上幼儿园?还是1、2岁时?

很多人认为人类对2、3岁发生的事基本没有记忆了。比如不少父母问孩子,“2岁时带你去旅游了,还记得吗?”孩子一片惘然地摇头。

确实,我们对2、3岁之前的经历缺乏连续性的记忆,想起来几乎一片空白。但很可能不是因为这些记忆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学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最早记忆的平均年龄是2.5岁,比先前关于最早记忆的平均年龄(3.5岁)的结论提前了1整年。

对这个研究结果,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儿童健忘症专家卡罗尔·彼得森(Carole Peterson)博士认为,成人和儿童似乎都有一个潜在的“记忆池”。

“记忆池”这个概念很新颖,而且与日本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在大脑记忆机制上的突破性发现比较符合。

利根川进的实验团队发现,产生记忆的神经环路与事后负责回忆的神经环路并非同一条,也就是储存和提取记忆的路径其实不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产生记忆并储存的神经环路或许就是“记忆池”。

而且,“最早记忆的平均年龄是2.5岁”,指的是人们能在一般情况下想起来的记忆事件,而不是指真正的记忆的起点。

利根川进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有一些记忆虽然被储存在神经元里,但其不能自发地激活。但注射一种特定细胞蛋白后,该隐藏的记忆会恢复到意识层面。换言之,个体在意识层面不能回想起来的内隐记忆很可能可通过外界手段予以激活。

其实,我们在实施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时,发现患者们拥有2岁之前,甚至1岁之前的记忆并不是稀奇事。除了我们经常提及的刚满月时被热得大哭、从此形成心理创伤的例子外,其它的真实案例还有很多。

比如患者烨华,他有一个奇怪的症状,每当情绪激动时会用手指使劲抠自己的嘴巴、往下拉扯自己的下巴,歇斯底里的表情非常吓人。平静时,他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有如此举动,也担心会弄伤自己,可下一次情绪波动时他又会控制不住。

通过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技术(TPTIH),我们发现这与他1、2岁时的心理创伤有关。

当时他父母总是吵架,有一晚闪电打雷,他家停电了,父母又激烈地吵了起来,年幼的烨华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呼啸的风声、轰鸣的雷声、父母的争吵声,还有闪电时照亮的父母凶神恶煞的脸,这让他非常恐惧。

他回忆起当时的自己非常用力地抿着嘴唇,“上嘴唇包着下嘴唇”,在极度紧张和害怕中度过了1、2个小时。

这个病理性记忆就是烨华那个奇特症状的根源,他把抿嘴巴的画面、动作与焦虑、恐惧联系在了一起。每当他情绪激动时,他就忍不住抠开自己的嘴巴,试图通过相反的动作克服这种焦虑和恐惧,令自己的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利用深度催眠发现的1、2岁的病理性记忆有很多。可在正常状态下,患者们根本无法想起这些事了。也就是说,虽然早期的“记忆池”(也就是“内隐记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触及,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它不但存在,还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心理状态。

所以如果要探求记忆真正的起点的话,2.5岁这个年龄可能还是大大低估了大脑的能力,这个起点很有可能在1岁前。只不过这需要借助特定条件去激活内隐记忆,比如专业的深度催眠,比如利根川进提及的注射特定细胞蛋白等。

我们常常对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父母说,如果想帮助孩子加快康复,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而且要反省到位,包括追溯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是否曾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

孩子若是在指责父母时,提到一些往事的片段,但叙述得不完整,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心理创伤之一,孩子可能记不全了,但储存在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

父母可以细细回想,如果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或想起来可能是什么事,最好就此事真诚地对孩子道歉,尽可能修复这个心理创伤。

而新手爸爸妈妈养育婴幼儿时也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以后不记得,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的年幼时,很多父母采取棍棒教育,不听话就打。到了孩子青春期时,他们觉得孩子长大了,不能打了。但其实他们早年对孩子的打骂已经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了。

还有,父母应注意磨合夫妻双方的三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尽早达成一致,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说打架了。

对待孩子的具体表现时,父母不能总是打击、否定、或不屑一顾。孩子做得好,父母可以给予具体的、积极的肯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过程。

当然,也不能一味吹捧,给他们空泛的、戴高帽式的夸奖,这样容易让孩子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并形成“好面子”的性格缺点。

还有一点,孩子在婴幼儿的时候,很多父母、长辈都想让孩子多吃点,认为有利于长身体,孩子越是狼吞虎咽,他们越开心,并且不断夸奖。这其实很危险,有可能令孩子对进食产生强烈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增加出现暴食症或神经性贪食症的风险。

父母还需要多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才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具备更多的智慧,了解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作出引导,令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总之,孩子虽小,但他们的感受力不小。相反,越是年龄小、缺乏理性认知积累和理性思维的孩子,就越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

文: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