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之墙,是我们产生痛苦的根源

疫情时期,只要是风险地区或风险接触者,都不得不面临“被隔离”的要求。一时间,我国大多数人突然都感受了长时间待在一所固定房间的体验,被禁锢在一个周围都是“墙”的小小空间里,渴望外面的世界和自由。可见,没有人会愿意一直把自己束缚在墙里。

 

但是,在思维的世界里,却有太多人无意识地为自己建造起了一堵堵厚厚的思维之墙……

 

有一部电影叫《疯狂原始人》,就讲述了一个构建“思维之墙”与打破“思维之墙”的故事。


原始人格鲁家族在老爸的庇护下生活,为了躲避野兽的追击与洞外世界的风险,日复一日地在山洞里过着穴居的生活。因为老爸的强壮与坚守规则,一家人也因此活了下来。


所以这看起来在当时非常适用的规则——新的都是坏的、好奇的都是不好的……在世界板块发生重大改变的瞬间,把一家人的命运带向了新的旅程。

 

原有的规则没有用了,一家人不得不被迫离开那个原本让他们以为安全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爸爸起初仍然坚持原先的规则,拒绝改变与接受新的事物。


而女儿小伊则与爸爸的性格截然相反,永远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经历一系列的冲突与斗争之后,爸爸终于突破了自己原有的牢笼,深刻感受到了曾经的固执和想法其实是错的……

 

反观现实,我们曾经因保护自己而在心中建构了一套标准,却在面对不同的事情上面忘了变通。要么,思维僵化,停止发展;要么思维极端,“非此即彼”,“非左即右”。

 

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之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

01. 思维僵化

 

在我们周围,在我的身边,出现思维僵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在倡导性别平等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很多地区仍然“重男轻女”,用传统社会的一套规则来应对现在的生活。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都挺好》里面的小女儿苏明玉,她们不管怎么努力,仍然不受父母待见。

这一类中国式家庭伦理剧,即使再怎么频繁地播出引起共鸣,被网友们的讨论顶上风口浪尖之处,但似乎仍然难以改变现实版社会与家长们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他们就停在那里,难以突破“男优于女”的旧时观念。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往往这类家庭,女性角色越来越努力、强大,甚至扮演着打破这个家庭思维僵局的角色;而男性角色因在父母的庇佑和溺爱下,变得自私、无法独立。

 

又如,一个严格、追求完美的父母,总是试图控制、限制自己的子女,于是孩子发展出了一种“讨好父母”的应对模式,然后,孩子在长大以后,仍然延用“讨好”的模式对待周围的人,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


一个溺爱、凡事为孩子包办的父母,孩子就会习得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思维规则,因为一遇到问题,就会有人帮自己解决,自己回避就好,而这套规则,却不适用于社会。


最直接的结果往往在上学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家里的规则在新的学校不适用了,如不知变通,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导致适应障碍——厌学、退学、回避学校。

 

再如,有些老年人习惯了传统旧时的生活方式,面对网络媒体时代,反倒变得不适应。


当面对手机提供的便利,宁愿继续维持原状,也不愿接受学习与改变;


在感情中受过伤害的人,往往内心就竖起了一堵保护墙,觉得所有的人都不可靠,不再相信真挚的感情;


生长在一个父母不断吵架、冲突的家庭里的孩子,往往在未来很难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因为他们总在担心,婚姻里充满着矛盾与危险……

 

不难发现,人们的问题背后总有一个语境(背景),但我们却习惯用这个语境下的应对模式去应对所有的语境。

就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把我们的问题泛化了、迁移了,不会变通……

02. 思维极端

 

你有没有思维走不通的时候?对于思维极端化,我们好像都“中过枪”。

 

“我必须做得最好,否则无法证明自己。”

 

“如果我离开这个工作,就没有能力去找新工作了。”

 

“如果我离开父母,我就没有办法独立生活。”

 

“如果我不工作,她们怎么生活?我是家里的天!”


“如果我发脾气,表达了我的真实想法,她们就会离开我。”

 

“如果我学习不好,我就找不到工作了,我以后怎么办?”

 

“我必须在三十岁以前成功,要不老了就更没有精力了。”

 

“……”

 

这些都是源自我身边真实的案例,我猜,在很多人身边也有,陷入一种“必须……不然会‘死’……”的思维里,如果你用逻辑证明逻辑,你可以验证它的真实性吗?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模式?是生下来就有的吗?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两极化思维?

 

这源于我们的语言与概念。人们用一套语言规则建立起整个人类社会,于是,我们有了逻辑、有了标准、也有了比较。我们按着语言和社会给我们的框架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被限制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我们也开始过着标准化的生活,不同的就被视为异端。


例如,一定要有房有车才有好生活;工作一定要稳定,否则意味着风险;只有财富与地位才足以证明个人的成功……我们因害怕被群体孤立、成为异类而选择社会建构的统一观念,然后以此定义人生的意义,最后导致忘了自己。


这种标准化思维在时代烙印中、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成了我们无意识的一部分,越来越难以觉察与改变。

 

人类便是这样,走着走着,思维就卡在那个地方,跳不出来了。随着现代化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分析越多、竞争越多,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思维与语言,而表现在于痛苦的情绪或回避的行为。

 

这个时候怎么办?要堵在那里还是拆掉它?或者往另一个方向走一点点呢?

03.灵活性思维

 

与思维僵化与极端对立的思维,叫灵活性思维,是一种有弹性的、辩证发展地、适应力强的思维。灵活性思维表现为:不囿于过时的观念或方案,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进行改变和选择,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做事灵活不极端。



你可以尝试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1)觉察自我与现实检验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当你发现自己陷入痛苦的困境中时,先停下来;如果你总是在指责为什么倒霉的总是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这样垃圾的人时,停下对外界的指责和归因,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在使用从前的防御模式保护自己,是否有一个观念总在提醒自己保持警惕?


例如,一个抱有“所有男人都是渣男”观念的女性,先停下来看看自己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产生的这种观念?然后去检验现实,它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吗?有没有例外?

 

2)扩大自己的视野

 

如果一个人总是待在鸟笼、井底一样大小的空间里,他囿于自己的视野,总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也最容易陷在思维之墙里。阅读与行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禁锢思维的“囚笼”。阅读书籍,借助前人的肩膀了解历史、了解在时代长河中世界是如何地变迁与变化;行万里路,去不同的地方探索,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面对未知与痛苦。

 

3)换个视角看问题

 

我们从有利于自身的角度出发看待世界,在一些小问题上争论不休,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告诫自己跳出自我,看待全貌。



当你面对自身的困扰时,你可以尝试以这样的问题问自己:


“如果你的这段经历被拍成一部电影,你会怎样评价主人公的经历?”

“如果你的朋友或亲人看到这个情况,你猜他们会怎么说?”

“如果十年后的你给自己写了一封信,会说什么?”


当你与他人产生矛盾时,你可以问自己:


“他为什么会这样?”

“他一生下来就这样讨厌吗?”

“如果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或家庭背景,我会怎么做?会比他做得好吗?”

 

4)寻找自我的价值

 

我们的一生,总在处理这两种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但我们又常常在这两种关系中体验内心的冲突:做自己?还是追求他人认可?如果在顺应社会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变得不自信,一个人就很容易陷入“必须……不然会‘死’……”的思维模式里。


跳出外界环境对自我的限制,你可以质疑身边的文化习俗,它是怎么形成的?是永恒不变的吗?人生是否就这一种选择?然后寻找自己热衷的事情、快乐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你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来拷问自己的灵魂,如:假如生命只剩三天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假如生命走到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你希望别人记住你的什么你才会觉得自己没有白活过?

 

(5)小范围冒险

 

想要学会改变思维模式,学会变通,最关键的是要有勇气,敢于接受改变。因为新的挑战和改变一定会伴随痛苦。为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小小的冒险和改变开始,去做一些不那么危险,但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


例如:想要变得独立的人,尝试一个人去吃饭、看电影、旅行等等;一个总是寻求他人认可的人,可以尝试发一次没有自我修饰的朋友圈的内容、改变一次新的发型或穿着等,只要是你想改变,就一定可以改变。

 


几年以前,我离开家乡去读大学、接触了不同的人与文化以后,我才发现原先习得的那些习惯、行为模式是多么地束缚一个人的发展,于是,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我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如今我又回到这里,用不同的视角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语境,然后理解了这个背景下的人以及他们全部的人生意义,我又开始选择原谅与接纳。

这时我才意识到当我跳出去的时候,我忘记了生活的真相还包括了原来的那一面——即那些保护过我们的安全港湾。

只是,我现在多了一个人生价值——那就是把我体验到的这些不同带给身边的人,就像我教授给学生的那样,让他们勇于跳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后,再做选择。

原创:此刻心理-陈雨曦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