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怎么办”的陷阱

今年,应某个杂志社的邀请,参与编写一本给孩子家长的书。编辑说:在书的最后要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孩子厌学、注意力不集中、打游戏上瘾等等。家长们问题的格式是:如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办?

前几天,朋友帮一位年轻人询问:找不到对象怎么办?我了解情况后,发现问题并不简单,建议他找个专业人士讨论,但是年轻人拒绝了,理由是:他只想要答案,给个方法就好。

  

这样的“怎么办”特别常见,提问者特别急切想解决问题。也许已经被问题折磨得疲惫不堪,缺乏了耐心,也许是感觉无路可走,需要另辟蹊径。越是无助时,越容易祈求神明。


“怎么办”就像是问题解决的索引。

  

常见于遭遇的困难时,“怎么办”的索引可以助人寻找到方案。比如空调漏水了,“怎么办”可以请来维修工,修好空调。

   

但是,如果“怎么办”的索引只导向前方,人容易执着于方法和策略,而不回溯问题的本源,就会掉进“怎么办”的陷进。

   

原因之一,因为启动“怎么办”时,问题原点往往被忽视。前面的年轻人问的“怎么办”,有这样的意味:问题已经很清楚了,直接给方案吧。


可是,问题真的这么清楚吗?


记得曾经有位来访者,在最后一次咨询时,透露了他未曾提及的信息:最开始他的焦虑表现是拉肚子,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进食、睡眠恶性循环。


记得那一刻,我惊诧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不由得深深地自责,与他工作了那么久,深入探讨了很多问题,但却疏忽了这么重要的细节。


原因之二,“怎么办”是一种加法策略,副作用就是引发用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


估计不少人有失眠的体验吧,比如某天晚上失眠,如果被“怎么办”引导,估计你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睡着:你开始数羊、上厕所排除多余的尿液、打开空调降温……你还会担心睡不着产生的恶果,你开始烦躁,甚至看见旁边熟睡的人就是一肚子气。想尽办法睡着就是对失眠采用加法,结果是大脑变得更兴奋,你更睡不着。

   

有时,对方法的迷恋,让人迷失。


一些强迫症的来访者, 被“怎么办”的穷思竭虑带进了死胡同,耗竭心力,损害社会功能。比如,随时满脑子万一我没洗手染上病毒怎么办?出门没有数到吉利数字怎么办?


原因之三,“怎么办”还会为回避问题找到暂时性的自我安慰。“怎么办”让人直接跳到问题解决,不再探索问题,实质是一种回避。要知道,纵然痛苦解决的路径有千万条,但面对是第一条。


要避免“怎么办”的陷阱,需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放下固有的观念,回到问题的原点。

   

问题的原点即:问题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通常我们会用5个W和一个H来探问。Who 、Where、When 、What、Why 、How。


比如,Who的简单描述:一个14岁的内向男性少年。这里14岁,表明了青春期的特质,内向是他的性格特点之一,男性是他的性别。


这只是简单列举,其实问题探索很复杂,只想在这里开启一个探索的视窗,告诉大家不仅要看见问题,还要发现问题的背景。全面了解是理解的基础。临床上甚至有这样的情况,心理问题仅仅是探究到、理解到了,问题就消解掉了。


另外,避免直接索要,承认个体差异,联结到不一样的、真实的自我。同样是抑郁情绪,有的人是自我的大厦毁坏,有的是突发事件过于猛烈,有的是无意识中保持抑郁,从而获益。


放下对通用标准套路的期待,勇敢地面对自己,与自己真诚地互动,了解内心深层意图,即使你的无意识就是为了让你留在家里不分离而产生抑郁。

   

把“怎么办”就变成了一次自我疗愈的旅程。比如,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你,开始探索在亲密关系中的各种线索,从过去的原生家庭,到现在的客观现实,到未来的发展,从外界到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以退为进,迂回折返,丰富了内心,发现并修复失联的部分自我,就如血管清除了堵塞,血液畅快地流动,生命就焕发了活力。一次次与失联的身心互动,增强了自我“带宽”,人就更具有韧性、灵活性和意义感。


人的心灵复杂且迥异,自我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怎么办”并非灵丹妙药。唯有你聚集面对的勇气,回到问题的原点,避开“怎么办”的陷阱,沉下心来探索,“怎么办”就不再是陷进,而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要提醒的是“怎么办”就像发出的成长邀请,需要你收到并且践行。

 





文:宗焱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