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做了坏事,家长可以提升心智模式这样去处理

近几年我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心智”这个名词来衡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心智在心理学角度被定义为: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

通俗地说:心智,其实就是人在想什么?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以及外在的情绪、内在的感受呈现出来的样子。

你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的心智模式。相同的一件事情,比如说孩子不小心把正在喝的牛奶打翻了,这个时候有的家长想的是先帮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看看孩子是不是吓了一跳;有的家长想的是如何把孩子的湿衣服先换下来;有的家长想的是怎么教育孩子让他记住好好喝奶!

你看,一件事情,不同的想法就带来了不同的对应方法。家长们的想法不同,做法也就不同,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就随之不同。有些妈妈们说:“对对对,王老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训他,指责他做了坏事。我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我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看看如何让自己总是能先看到孩子的情绪感受,而不是现实事件,更不是批评他的行为。

这就需要提升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水平了。

首先,我们爱自己吗?

妈妈们会愣住:我们不是在讨论如何爱孩子吗?

是的,你没看错,我问的就是你们爱自己吗?当我们爱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非常亲密,就会清晰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一步步是怎么出来的,这样的意识非常清晰的时候,就有了控制情绪的空间。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爱自己,更清晰自己的情绪感受,更顺畅地表达情绪感受。当我们把自己的内心力量激活,就有了兜住孩子情绪的能力。

打个比方,大家总说温柔如水让人身心舒适,可是水也需要流动起来,也需要丰盈起来,如果只是一小捧水,如何让人身心舒适?所以就要先积蓄起更多的水,才可以灵动可以带来更多力量,甚至浸润人们的心灵。

当做妈妈的对自己的情绪感受更有掌控,内心丰润起来,就会有更充足的力量去支持孩子,在看到孩子做了“坏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能够转变为从容地帮助孩子解决情绪问题,再去耐心引导孩子处理湿掉的衣服、擦干净牛奶、打扫破碎的杯子碎片。

定位身份、界限更清晰

做妈妈的还需要分清楚是谁的事情,谁来负责。如果是我们家长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我们负责,请孩子帮忙要提出帮助的请求,他同意来帮我们,我们要感谢他。如果是孩子要做的事情,我们就相信他自己的规划,可以提出期待,但绝不插手多管。当孩子需要帮助,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引导思考和支持的帮助。

有些妈妈会说:“王老师,你的说法我做不到,我觉得象你那样带孩子的话,我就不是个亲妈妈。我得管孩子,得让孩子哪儿都别落下啊,我总不能什么都不管了随他去。我是孩子的妈妈呀!”

我知道,你想做个好妈妈。但是好妈妈在孩子一岁之前的时候做100分的妈妈,在孩子3岁以后要学着做70分的妈妈。

因为随着孩子言语和动作、思维的发展,孩子有了一些自理能力,能够表达并且自主行动以后,孩子就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

如果妈妈还要把孩子当成小BB,时时处处都要帮他做好、做完美,那这个孩子的成长空间就会被妈妈侵占。这就是侵入孩子界限的做法,对于做一个“好妈妈”的目标就更远了。

所以孩子几岁了,该做什么,我们要明白,同时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给孩子,允许他自由的成长,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同时我们提供帮助,及时引导孩子积极地做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用我们的爱暖暖地包容他,给他深厚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简直不要太优秀哦!

尊重不同

有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么丰盈的支持,还可能因为我们觉得他们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比如孩子不象我们期待的那么爱学习,或者不象我们期待的那么爱干净,或者……总之,我想要他成为我想要的样子啊。

好吧,我告诉你,你本来是想要孩子更加优秀,但是挑剔是帮不到你的。我想,唯一能帮助你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再去帮孩子进步。

每个孩子都不同,他们也都和家长并不全一样,这是因为孩子生下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

很多不同,并不违背什么法律法规,也不触犯什么道德准则,那么这些不同就不是问题。如果我们想孩子进步,就要尊重这些不同,看到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也允许他们可以和我们不一样。

同时也要看到,很多妈妈们所说的:这孩子不知道爱干净、写作业没有20分钟就坐不住了……亲,听我说,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的正常表现,这是常态,不是问题。

那就需要我们尊重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允许他们在那个年龄,和我们成年人的行为方式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在这里断章取义,只讲前面一句,引申为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但我们可以以一种善意的方式和他们在一起。

儒家思想主张“同则消长,异则并建”,有不同,才有创造的可能。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就等于给了孩子创造的机会。

能够看到这些,就能更好的支持孩子成长了。

家长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旧模式,接纳自己,发展新的心智模式出来,就逐渐成长了。养育孩子,是一场自我的修行。与诸位共勉。

原创:同心儿童注意力(黄衣心理)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