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命意义的心理理论梳理-1

生存还是死亡?——哈姆雷特


生命,有诞生,就会有死亡。人类害怕死亡,由于害怕死亡,必须产生抵抗死亡焦虑的心理,否则人类会整体生活在焦虑中。心理机制?是的,可以理解为心理结构。


01
对抗死亡恐惧


对于死亡的恐惧,我们怎么对抗呢?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使得我们意识到终有一天会死去,并且在生活经历中也看到了一些死亡事件和案例,证实了生命会终止。

不仅生命会老去而死去,而且生命还具有无常属性,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情,时间不可逆地发展,谁也无法预知未来,死亡的发生还具有不可预见,人类对于生命发展的方向不可控,是健康、疾病?谁知道呢?

于是,人类对于无法预测的生命方向,是恐惧的,无力的。那么人类就妥协了吗?并不是,人类发展出来了一系列的文化对抗死亡的焦虑。

文化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心灵的滋养,比如音乐、艺术,属于文化的直接表达形式。另一方面,文化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有价值的社会角色,只要个人接受规范和社会角色,那么个人的生命就被赋予了秩序、意义,甚至个人的生命可以永恒,从而可以减轻死亡带来的焦虑。


02
赋予生命秩序和意义


那么生命怎么被赋予秩序和意义呢?


第一,个人可以通过建立自尊,让生命有意义。建立自尊的方式有很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有三种:金钱、权力、知识。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让人产生自尊。


比如一个亿万富翁,可以经常出入高级酒店、高级餐厅,享受尊贵的服务,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到自我被尊重。


又比如,一位知名的医生,除了行医治病救人,还可以讲课、医学科普、录制视频等,被人赞扬和尊重。当前小视频很流行,一些医生参与录制小视频,观众获得养生知识后会点赞、收藏,医生能够从中受到尊重。


第二,个人可以通过参与到社会中,学习社会文化,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世界观。我们的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迭代,才到了今天这个样子,有一些文化在很早前就被定了框架,比如家庭文化中,男女建立起家庭,家庭要繁衍后代抚养孩子长大。家庭观作为世界观的一部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比如职业观,中国古代圣贤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事业目标,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比如学习观念,追求“金榜题名”成为读书人的学习目标,如今考上名校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遵循世界观和寻求自尊的过程中,每个人找到生命的意义。由于自尊、世界观有非常多,并且会随着时代变化,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有差异,因此,人类社会呈现了丰富的生命意义和秩序。举一个例子,对于女性的美,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各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


03
亲密关系的作用


近年来,几位心理学家提出亲密关系可以缓冲死亡的焦虑。


说起亲密关系,一定要谈到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依恋是亲密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亲密关系包括亲子、爱人等,亲密关系维持与他人的亲近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情感性的,提供心理的关怀,同时也是功能性的,这种功能就在于抵抗死亡的焦虑。


亲密关系可以帮助人们应付压力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同理,当亲密关系断了,人们感受到悲伤,比如失恋导致的哭泣,亲人逝去产生的悲伤,都从反面证实了亲密关系对人多么的重要。


人们在患病的时候,会加强依恋的需要。患者在患病或面临压力时,依恋系统会更多地被激活。并与依恋对象发生互动,从而获得安全感,如果能够进行有效互动,安全感会增加,如果互动无效,安全感会降低甚至缺失。


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情绪反应有明显差异。研究显示,非安全型依恋可导致个体在压力事件下,产生明显的负性情绪。


专注型依恋(也称为倾注型、焦虑型)个体的焦虑抑郁水平比较高。女性心肌梗塞患者当中,专注型依恋(也称为倾注型、焦虑型)和恐惧型依恋(也称为害怕型)患者创伤后遗症的得分更高,有可能是这两种类型的患者在经历了心肌梗塞后,缺乏安全的依恋支持,导致亲密关系缺乏而不能抵抗死亡的焦虑,导致了疾病后的创伤后遗症。


另一个研究,调查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与依恋模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易发生 PTSD,尤其是恐惧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


3 种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对 PTSD 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 PTSD 的发生率最低,仅有14.3%(1/7);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 PTSD 发生率其次,为 46.4%(13/28);而恐惧型依恋模式的个体 PTSD 发病率最高,达到 66.7%(8/12)。从结果看出,焦虑型和恐惧型依恋的人对于“失独”带来的负面刺激更难处理,更难抵抗死亡带来的恐惧。

相关链接:
买包包的心理动机分析
怎么样从孤独中获得关怀
心理咨询为什么更注重行为改变
安全感和死亡恐惧的关系
安全感和宽恕有什么关系——附带自救方法
关系要破裂了,怎么选择——来自心理学的建议
不安全感和情绪有什么关系?
如何感知自己和感知他人——感知自己
走不进的大城市(上)
走不进的大都市-下
作者主页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