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鸡肋耶?

一、家长哭诉要退群

前一段,一则社会新闻以几万转发量加百万点赞冲上了热搜头条。

原因是江苏一家长发视频吐槽现在学校老师不负责任,把自己本来该做的工作给了家长,对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感觉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让家长苦不堪言,该家长哭诉:我就退出家长群 怎么了?于是,怒退家长群。

老师认为,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既能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也能很好地与孩子们在学习上有交流,但略带强制性的要求,却让工作忙碌的家长苦不堪言。

对于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已经足够大的家长群体,白天的工作本来就已经很累了,晚上下班回到家,必须给孩子批改作业,要完成各种学校安排的作业辅导任务及一些其他的任务,家长们不免就头疼了,辅导孩子的巨大压力,令家长身心俱疲,痛苦不堪。

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引发不少家长共鸣,戳中了不少家长内心的痛点,当然也引起了广大教师群体的议论,双方各自持有不同的立场,让人感叹现在的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矛盾有点大。

因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导致家长不满,愤然扬言要退出家长群,这届家长不好带啊!

二、家校合作不好吗?

本应是作为家校沟通桥梁的家长群,无形间成为“压力群”。让更多人思考家长群是否该存在呢?家长需要不需要帮孩子批改作业呢?

“家长群”的存在本来是基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与协作,有了家长微信群之后,确实让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和简单,成为老师课外工作的重要阵地,但为什么“家长群”却把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如今的家长群常会有看不见的攀比和鄙视链,有些家长就算老师没要求也会在群里各种发,只要发现孩子哪方面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马上就会发到群里并配文称赞。老师不回也不好,自然是表扬一番,一个好好的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群,马上变成了家长们各自展示自家孩子和自己教育方式甚至还有家庭背景的“炫孩群”。

本用于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渠道,想法与效果背道而驰,也成为老师的隐形负担,不少老师感叹:“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在一所中学当初中班主任的刘明,觉得自己得了“手机恐惧症”。这是因为他微信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成指数上升的聊天记录,都来自他所带班级家长群。“有时候发一条学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微信一直蹦。”刘老师感慨。

某幼儿园赵老师每天都要在群里把小朋友吃饭的照片、学校通知等内容发送到家长群里。家长们看到消息后,就会在下面跟风回复“谢谢老师”“老师辛苦”等客套话。“我很感谢家长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但每个家长都发一句,反而让后来的家长看不到重要信息了,所以我希望家长们少发。”赵老师说。

更让老师郁闷的是,有家长在家长群里发广告或者各类点赞、转发抽奖等信息。,将家长群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

还有很多时候,老师会把孩子的一些近况发在群中,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尴尬和难过的问题,例如孩子成绩不好、不写作业、调皮捣蛋等等,由此引发的家校矛盾也是日益突出。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退步,数学老师在群里@了孩子家长,提醒家长孩子数学下滑,要多注意点。

本是一句善意提醒,可谁曾想,孩子的爸爸来了气,在群里回应数学老师:“我孩子那么聪明,成绩下滑是老师的问题。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家长的“玻璃心”,老师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在群聊时把握分寸,照顾到每位家长的面子,谨言慎行很重要。

其实,现在的老师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多,还有各种各样来自上级的非教学任务,全班五十几个孩子,老师不可能给每个孩子做过关检测,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够,领悟能力参差不齐。教育要求的提升,也对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学生都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靠老师完全承担这些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家长也在不断抱怨,现在很多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不仅孩子的负担重了,家长苦不堪言。老师在家长群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学校虽然在校内实行减负政策,却将负担转嫁给了家庭学习和校外学习,借家长群让家庭教育过度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导致家长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

三、这届家长真的难带吗?

这件事,看似是“家长群”带来的矛盾和争吵,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有这个群,而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越来越深,背后是家长教育观念与学校教育观念的冲突,家长群只是一个爆发的点而已。


就算退出了家长群、没有了家长群,家长也不会减少压力,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不会改善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甚至还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家长退群时间的本质问题,并不是一个微信群的问题,而是教师、家长两个群体观念冲突的问题。并不是现在的老师不如以前的认真负责了、并不是现在的老师懒惰推脱责任,而是现在的教育的要求比以前的提高了、教育的制度和氛围也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势必会导致家长、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

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陪伴孩子学习等,是家庭教育职责上的僭越。教师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教育活动不能向家长转移。在教育界有句名言:“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的积极推动作用。却往往被一些老师误读为家长有责任帮老师教育好孩子,也被家长误读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作业”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开始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反而可能会为这样的作业所困扰,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无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叫停家长签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在家长参与了一部分老师的事情后,在老师面前的作业更“漂亮”,但是并不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老师的职责界限不明。还有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情况,过度无序的教育竞争。

孩子成绩的好坏关乎升学,家长和学校都过分看重,双方压力都大。会让大家把注意力关注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分数”,为了让“分数”变得“漂亮”,大家费尽心思。让家长辅导孩子是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情况更加了解,但老师把每天的课业都让家长批改和辅导,背离了初衷,孩子的教育,家庭、学校老师都承担主要的责任,只是各自分工不同。

家长检查作业这种做法并符合也不能适应家庭和学校的要求: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存在时间不充裕或文化程度不足的情况,“检查作业”这项任务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导致老师指责学生未完成任务,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即使家长能够为学生指正错误,如果家长的思路或者是教育方法有不妥处,容易误导学生。

家长检查签字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很可能会养成不认真、不仔细、不会主动检查的坏毛病。如果老师在作业中发现错误,学生甚至还会埋怨家长检查的不仔细,容易让学生产生懒惰心理,容易推卸责任。

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由家长检查订正,教师很可能就会错过孩子的一些问题与失误,以为学生都学会了新知识。如果教师自己批改,可以通过学生的错误之处,更改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压垮成年人的不是一个家人群,而是本该需要协助老师一起完成的事情变成了强制的任务。

显然,错不在“家长群”,而是家校教育错位。家长与教师在各自的立场上,都觉得自己是受累的一方,要想促进孩子和谐成长,家长与教师应该要相互理解,还需家校均以孩子成长为核心相互理解、配合,加强有效沟通。

家长微信群是把双刃剑,它的存在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降低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但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要营造良好的聊天环境,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在网络世界做“戏精”,将家长群演变成“负担群”,扭曲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对于老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污染,破坏了教育风气和公平,更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家校共育的过程,家长们不能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放到学校身上,而学校老师也不能通过“家长群”推诿教育责任、给家长施加压力。教育工作者应当履行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教学也应当回归学校本位。

家长群可以有,但却要防止其异化成各种夸张表演的“戏台”。给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也要给老师减负,是大家的心声!

四、分工合作 任重道远

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还是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品德言行,都需要老师、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协作来促进,缺席了任何一方都不行。


家长群,自有其存在的巨大意义,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同步重要信息、友好协商共同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地方,非常重要。

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陪伴孩子学习等,是家庭教育职责上的僭越。教师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教育活动不能向家长转移。只要明确了家长、老师、学校之间彼此的责任和分工,“家长群”也就不再是“压力群”。

退群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诸多危害。首先,不利于家长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关系。家长退群时的情绪极大,其他家长也是深受其痛,不再信任老师和学校。其次,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退群就会导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情况了解不全面,无法给予针对性地引导。

为此,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教育部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鉴于此,教育部及时出台了相关条例,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行为;规定学校必须控制作业总量,严禁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教师必须精准布置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因此学校应该及时调整改善对孩子作业的辅导机制。家长确实有必要了解和参与孩子的学习动态,每天高强度的批改和辅导,任务太多,不妨降低压力,一周辅导和批改一次,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落实,相互配合,合理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要明确自身职责。教学中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推诿,要敬业爱业才能获得家长的认可。

家长群,不应该变成压力群,不应该成为家长向老师溜须拍马献殷勤的地方,不应该是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炫富、攀比、的地方,也不应该是闲聊吹水的地方,更不应该是老师班主任对学生家长发号施令、任意布置各种任务的地方。

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主要靠学校和学校老师,学生为人处世、人品德行教育则主要靠家长,也需要社会环境的协助支持,三者之间又有交叉,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才能完成。

家长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学校老师也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家长。为学生批改作业、教学生学会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在学校内的言行举止、组织学生校内活动,是学校老师的本职责任,不能让家长代劳,家长应该协助学校和老师完成孩子教育工作,但不应该让家长来做老师本就该做的工作。

将心比心,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首先自己也要尊重和理解他人,尊重和理解从来都是相互的,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不妨多一份谅解,多一份支持。家长与老师并肩作战,才能真正实现家校联盟,让孩子学有所成。

原创:“家长群”,鸡肋耶?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