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心理暗示

爸爸:“喝中药苦不苦啊!”

儿子:“嗯…味道还可以,不苦。”

爸爸:“真勇敢!”

儿子:“我要是不勇敢,(药)就苦了。”

 

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到吃药的时间,孩子总是嬉皮笑脸地跟我藏猫猫,或者故意答非所问,本能地去逃避喝药,但最后还是会欣然喝下。

在大人眼里那个“爱”喝药的孩子,其实在用自己的方式说服自己喝下那杯苦苦的中药,自我暗示自己是勇敢的人,再苦的药也能喝下,因为勇敢的孩子不怕苦。

01

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

生活中的暗示,最广为人知的非广告莫属。

从耳熟能详的农夫山泉的“有点甜”,到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红牛的“困了累了喝红牛”,都成功地利用心理暗示为自家的产品赢得钵满盆满。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02

信息错位的暗示

暗示除了被人们刻意用在商业活动外,更是不动声色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发挥着作用。尤其是比成人更容易被暗示的儿童群体中。

 

刚学会走路的小豆,踉踉跄跄地兴奋地在小区门口平地上横冲直撞,妈妈紧跟后面一秒都不敢移开视线。这时小豆被地上的一颗小小的石子绊倒了。小豆转头找妈妈,而妈妈早已伸手抱起他,用一种紧张里带着责备的语气说:“我让慢点慢点你就不听,摔倒了吧,还是让我抱着吧。”

小豆本来兴奋地探索着这个世界,而妈妈的反应告诉(暗示)他,我让妈妈生气了。

 

小奇马上要上小学了,爸爸带着做口算,可是10以内加减题总是算不明白。开始还算有耐心的爸爸,已经忍不住了,在书桌旁走来走去,语气也越来越高,气氛开始凝重,孩子更是紧张地一道题也算不出来,爸爸终于忍不住脱口而骂:“你笨啊,这么简单的题都算不出来。”

小奇是真的算不出来,可从爸爸的反应中感受(被暗示)到,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是真的很笨。

 

哥哥喝水时洒了一点水,小土豆看见了本想跳过水渍,没成想刚好踩上去摔了个屁墩,膝盖还碰到餐桌。小土豆强忍着疼站起来,却听到姥姥咯咯地笑,顿时哇的哭了起来。

小土豆在姥姥的“嘲笑”中获得的暗示是,我连水渍都跨不过去,我太没用了。

 

从此,勇敢的尝试,被孩子误解为是不应该去做的事情;遇到的难题,成为了孩子贬低自己的“事实”依据;无心的失误,让孩子感到抬不起头的耻辱

 

而这些感受(暗示)是孩子们用自己仍未发展成熟的认知水平水平给大人的言行赋予意义而获得的。

有时候,信号发送者的本意不重要,信号接收者的解读才重要。孩子们所接收到的信息,肯定不是大人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却符合孩子们当前所处阶段的认知水平。

这种错位的暗示,如生活中偶尔发生,倒也不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但若成为生活中的常态,那么就像温水煮青蛙,对孩子的心智和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巨大

03

暗示的力量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中充满了各种暗示,大部分非家长本意的错位的暗示,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发展。

家庭教育的灵魂是人格教育。人格健全的人,能处理好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能认识和接纳自己。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

在当前普遍的家庭教育中,对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远超过其他的人格表现,还抑制孩子的需要,抹杀孩子的兴趣,干涉孩子的理想,传递歪曲的价值观,等孩子长大后也许能做好事情,却做不好自己。

从小没有体验过被理解的感受、被鼓励做自己过的人,成年后依然会感受不到被理解是怎样的感觉,也不会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家庭环境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家庭的经济背景,成员数量等相对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与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主要抚养人的人格发展水平,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成年人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吗?

04

暗示的传承

“成人非常难以认识自己,认识其情绪产生的原因,认识自己的喜怒哀乐。”——阿德勒


造成成人在认识自己方面无知的原因,恰是他们在成长期间所获得的无数个信息错位的暗示。却又因这样的无知,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继续传递错位的信息,使孩子宿命般的传承对自己认识的无知。

我们的交流和互动,背后传递着情绪,而成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就无法准确传递信息,也就与孩子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当处于关系中弱势群体的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被无法消受的情绪所淹没时,为了不那么难受,让自己专注在怎样才能让父母满意的事情上,逐渐放弃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但父母自身对真实自己的认识不足,外显的言行常常矛盾和混乱,作为孩子又怎能真正了解他们呢?结果是孩子继续传承矛盾和混乱长大成人。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自我的觉察何时都不晚。

记得小时候,我因内火重也长期喝中药,而记忆中每次喝药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妈妈或者姥姥端来一碗汤药,我就得立马喝下去,更不能提要求加糖。因为,我认为(被暗示)自己若不听她们的话,就是不乖的孩子,她们就不爱我了。

再看儿子,他可以在喝药前逃避一小会儿,还可以提要求加糖,最后想象着自己是勇敢的勇士喝下药。他并没有在吃药这件事上认为自己不听话大人就不爱他了。

不好好吃药就不会被爱的暗示已消失,继而产生我很勇敢的自我暗示,从而心甘情愿喝药治病。将喝药的需要、动机回归到孩子自身的治病需要,并没有跟父母的爱混淆在一起。

这种变化主要依赖于这么多年我在自我觉察方面的努力,克服思维、认知、行为上的惯性,抽丝剥茧般梳理自己的思维模式、言行模式,看哪些是从过去原生家庭中传承下来的,哪些是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


唯有了解真实的自我,才能看到真实的孩子,从而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看他破茧而出,终将也成为真实的自己

文:二楼的巴士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