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明智的家长应该这么做

前段时间听到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儿子和另一个小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冲突,对方打了该女士的儿子一巴掌,该女士去找对方家长理论,沟通未果,情急之下,自己打了对方孩子一巴掌,为此被拘留了十天并罚款500元。

其实,当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是由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高,06岁的孩子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依靠直觉推理,物我观念不清,动作反映多于语言表达,他们只能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会经常闹矛盾。


你是不是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两位妈妈带着3岁多的宝宝在花园里玩,一个宝宝抢了另一个宝宝的玩具,被抢了玩具的宝宝开始哇哇大哭,妈妈过来询问,得知原因后,劝宝宝说:“宝宝不哭,我们要学会分享,借给妹妹玩一会吧,我们回家还可以再玩啊。”


可是,宝宝还是哭着不愿意,大声叫着:“我不要,这是我的,我不给她玩!”妈妈只能尴尬地批评孩子太小气了。


孩子们一个觉得是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分享;另一个觉得自己想要,一定要抢到手。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也是自己的。而大人,就会给他们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


但事实上,他们只是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已,这也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大脑的发育还没达到可以从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的水平。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这个实验说明了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会用自己的角度去诠释这个世界,诠释别人的想法,他们会觉得全世界的想法都跟他们一样,感受也是一样的。因此,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一起玩,特别容易发生冲突。


孩子发生冲突时,打人是很常见的现象,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你会怎么做呢?当然,像刚才提到的那位女士样,自己动手去打小朋友,肯定是不可取的。


我询问了身边的宝爸宝妈们,大家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主张让孩子打回去;有的说让孩子走开;有的建议让孩子大声说:“你不能打我,打人是不对的!”;有的提出应该去找老师或家长来解决……


也有一部分家长提出,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其实,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不仅能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很多好处呢!


首先,可以避免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


如果当孩子闹矛盾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介入,甚至像前面的女士一样,替孩子出头,不仅解决不了矛盾,也让孩子丧失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便会习惯性地躲在父母身后,总是依靠父母解决问题。


第二,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与情商的发展


当孩子通过自我解决来与小朋友交流时,常常能很快地掌握规律——哪些解决方法是可行的,哪些会激化矛盾,哪些适用于这个小朋友,哪些适用于另外一个小朋友……,这些,是他们不能从书本上和父母的教育中获得的。而这些能力,会让他们更善于交朋友,更好地融入社会。


美国的教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喜欢和同伴们打打闹闹的孩子,更容易融进集体,和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小孩在自我意识和情绪发展的过程中,和他们进行肢体的接触甚至是强烈碰撞,会加强他们和外界之间的交流,并逐渐从中懂得如何与他人更和谐的相处。


第三,可以增强孩子的适应力


适应力是发展孩子智商一个关键因素。适应力强的孩子会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是等待他们去征服的挑战。


此外,孩子在打闹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大脑的学习能力。神经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打闹能增加掌管记忆力、逻辑性等脑部神经元的生长。


很多家长会担心,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会不会受伤?


其实,一般情况下,孩子们自己是有分寸的,会把握好打架的尺度。


在美国和日本的幼儿园,当老师们看到孩子们在打架的时候,往往不会立即阻止,而是先观察,大多数时候,在老师干涉前,孩子们都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矛盾。


不过,把问题交给孩子解决,并不是完全不管,而是在打架过程中,家长或老师要进行积极的监督,并且引导孩子们自己学会解决冲突,培养出独立解决各种麻烦的能力。你在旁边,掌控好事态的发展程度,如果发现演变到有可能危及安全时,再进行干涉。

平常在家,也需要做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我想,一个明事理,辩是非的孩子,应该不会将普通的游戏打闹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虽然,孩子被打,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如果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去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化解冲突,这其实是在为他们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那么,你能不能做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呢?

文:湘遇成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