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幸,都是父母带来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最近,一部家庭伦理教育剧《小舍得》火了,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诸多讨论,也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

 

剧中的几个家庭与家长对待孩子的表现,反映了现在社会上蔓延的一种教育焦虑情绪。它也引起我们的反思:

 

父母的幸福来自于哪里?如今的孩子幸福吗?孩子的幸福从何而来?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01

家长的幸福

来自于孩子的成绩?

 

许多家长在《小舍得》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鸡娃,或是佛系放养,或是为孩子的学费辛苦奋斗。

 

这让我们不禁感到疑惑:家长的人生幸福就是为了满足孩子,就是来自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吗?

 

而剧里的孩子,特别是作为鸡娃家长代表的田雨岚的儿子子悠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不得不承受着妈妈的控制和家庭的压力,学习是为了父母,再努力也难以得到父母的肯定,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有着不幸的童年和不完整的原生家庭,跟随妈妈加入新家庭,小心翼翼地讨好继父。结婚后,丈夫的巨婴行为也让她对婚姻少了许多的投入和期待。

 

她的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害怕被别人看不起。

 

于是,她便把对幸福的追求放在了儿子身上,期待通过儿子来弥补她童年的创伤和婚姻的不足,为自己挣得一些脸面。

 

她为儿子的成绩操碎了心,把儿子的学习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和自信心的来源,要求儿子努力学习来回报自己。

 

她说:“我这气场和自信都是源于我儿子的学习成绩。”

 

田雨岚的言行和执念让儿子无法体验到幸福,也让观众感到窒息。

 

她看到儿子考得好就高兴,不断催促儿子学习、上培训班、努力考个好成绩。还要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动不动就要儿子给大家表演背诵圆周率,只为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

 

有一次,田雨岚看到儿子考得好,不禁兴高采烈地说道:“子悠今天考了一百分,妈妈就跟整了容一样,拿个二等奖回来,妈妈都不用化妆出门了。”

 

是的,妈妈是感到满足了、高兴了、幸福了,但是孩子呢?他又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作为妈妈,她似乎从没有关心过这些。

 

在一次家长会上,儿子终于忍不住哭着说:“妈妈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

 

他给他的妈妈,也是给所有鸡娃的家长,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妈妈爱的是我,还是考满分的我?


 

02

幸福感是什么?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体验和追求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才是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中,对幸福的研究主要基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主要包括了对欢欣、得意、满足等积极情绪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各方面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

 

在生活满意度问卷里,主观幸福感主要包含了自我、家庭、人际关系、健康、经济、工作和学业等几项成分。

 

也就是说,我们对这几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构成了我们对生活的幸福感的主观体验和感知。而这几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我们对幸福的获得。

 

当我们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能接纳和肯定自我;


当我们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与子女相处愉快;


当我们有着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社交活动;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能满足生活的经济条件;


当我们有一份能带来成就感的工作或学业……

 

可以说,我们便是拥有了幸福。


 

03

什么在影响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有三种心态影响着人们的幸福程度:放不下过去、抓不住现在和看不到未来。

 

对过往不幸的念念不忘,对当下生活的忽视和不珍惜,对未来的悲观消极或错误期待,都会让我们错失真正的幸福。

 

比如《小舍得》里的田雨岚,内心对自己的过往有着深深的自卑和痛苦,直到成年也无法放下,一直生活在危机感和焦虑感之中,只能从儿子的好成绩里获得一些安慰和安全感,来弥补过往的遗憾。

 

她也抓不住自己眼前应该抓住的幸福。把生活的焦点全都放在儿子的学习上,为了儿子而放弃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忽视自己家庭的建设和与丈夫的情感联结。

 

她似乎也对未来有着一种悲观的情绪,既担心儿子不努力学习便会落于人后,无法出人头地,也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希望儿子通过学习来改变她的“不幸”,儿子的好成绩、好未来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可以看到,一心追求幸福的田雨岚,却偏偏与真正的幸福擦肩而过。


 

04

孩子的不幸来自于父母

 

我们为什么要探讨田雨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要了解幸福是什么?其实,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带领孩子走向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的人生道路。

 

因为,孩子许多的不幸,往往是父母带来的。

 

豆瓣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吐槽了父母们对待孩子的各种令人窒息的操作,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父母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许多父母也许从来都没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

 

习惯性地控制和干涉孩子的生活,忽视孩子的自主权和自由性;


压制孩子的天性,禁止孩子发挥自己的特性特长;


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贬低和否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用打骂等暴力方式惩罚和打压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


没有给孩子表达情绪和意见的机会,没有真正看到孩子、聆听孩子……

 

也许孩子听从父母的话,考到了好成绩,在课外培训班努力学习,考上父母指定的大学,家长感到高兴幸福,似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但是,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无法体验到课外活动的喜悦与多彩,在新的人生阶段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孩子不得不按父母的安排和道路前进,为父母而努力,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情绪体验。可以说,父母的期待有多高,从孩子身上获得多少满足与幸福,孩子就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和焦虑。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患上“空心病”,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失去对幸福的感知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便是错误的家庭教养和父母过度期待的恶果。


  

05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不是承托父母幸福的载体,也不应成为父母追求幸福的替代品。

 

父母只有先有自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追求,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

 

孩子的幸福,来自于孩子自身的体验与获得,来自于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培养,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与细水长流。

 

那么,身为父母,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良好家庭环境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和谐有爱的父母关系,是孩子幸福的基础。


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认知。良好的夫妻关系既使整个家庭充满爱的气息,也为孩子树立了正面的亲密关系榜样,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幸福。

 

2. 安全型依恋关系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孩子给予及时的回应,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让孩子信任父母,亲近父母,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幸福。

 

3. 尊重天性

 

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尊重其天性。给予孩子发挥个性特点的机会,不强迫孩子接受违背其性格和兴趣的事情。这种顺应天性的做法能让孩子有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投入到活动与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4. 提升自我效能感

 

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肯定孩子的努力,给予孩子自主做选择、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锻炼其能力,培养独立性,提升自我效能感。

 

5. 建立人际关系

 

社会化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也是其获得社会幸福感的基础。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人际间的问题,在学校中更好地融入集体,获得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6. 允许犯错失败

 

父母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过度追求和焦虑于孩子未来的成就,而要教育孩子学会接受平凡的特性。人无完人,要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也接纳孩子犯错和不足,学会面对学业压力,从错误和挫折中学习和改善。

 

7. 聆听心声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感受和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背后的根源。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8. 树立人生目标

 

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的人生,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需要他自己去经历和体验。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决定他的人生,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人生的“火花”,寻找人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愿父母与孩子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文:微格尔青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