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4个原因

作者:诺亚方舟
编辑:李宇昕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极其关注的一大问题,不仅有关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而且,还有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随年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像辛自强等人做的横断历史研究就发现,我国青少年1990到2006年在SCL-90量表9个因子上的得分就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图1 我国青少年1990-2006年SCL-90得分的发展趋势
(Xin, Niu, & Chi,2012)

在儿童青少年出现这么多心理行为问题之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很着急,党和政府也很关心,出台了很多有关心理健康的方针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文件的出台来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在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时候,除了像个体心理咨询治疗流派,如认知行为治疗学派那样直接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工作之外,家庭治疗还特别强调要探讨隐藏于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正是这些原因才导致了儿童青少年出现了这些问题,也只有弄清楚这些原因,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那隐藏于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都有哪些呢?美国儿童心理学家Rudolf Dreikurs对此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学生出现行为不当,常常是为了追求某种目的,或者是因为某种不恰当的目的结合Rudolf的观点,本文概括了4大原因

1

权力斗争

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发展心理学上讲,大概2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在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方面初露端倪。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于那些他们自认为“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表现出要自己来做的愿望和举动,哪怕做得不好也要自己来做。

当父母不让他们做,或者想代替他们做的时候,他们甚至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不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越来越强烈,到青少年时期达到高峰

这个时候的青少年,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了,想要获得与此相应的权力,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仍然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害怕给予权力,万一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因此,会限制他们的权力、独立和自由。

当儿童青少年的权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有些青少年就会通过心理行为问题的方式来与父母抗争。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之后,多半都会通过改变过去对孩子的限制约束来满足孩子的愿望,从而使孩子获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我曾经做过一个初中女生咬手指的咨询。

这个女生是学校树立的大家要学习的榜样。在妈妈眼里,也是那种非常听话的孩子,但唯独在咬手指这件事情上,无论妈妈使用什么方法惩罚她,她都会坚持咬手指。这与妈妈说的“乖孩子”的形象完全不符。

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是被大家公认的一个“乖孩子”,为了符合这个形象,她不能公开地表达心中不同于父母、老师们的想法,但又要表达自己的独立和权力,最后找到了“咬手指”这个行为。无论妈妈如何惩罚,她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这件事情,她赢得了“斗争”的胜利,战胜了妈妈!这就是“权力斗争”!

2

转移注意

转移注意讲的是儿童青少年通过自己表现心理行为问题的方式来转移父母对他们之间或者个人问题的关注。在儿童青少年表现心理行为问题之后,父母就会把注意转向孩子,不再有时间去关注他们之间或者自己的问题。

在父母之间或者父母中的某个人出现问题之后,对家庭的稳定和谐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孩子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但以他们的心智能力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来帮助父母,有一个特别起效的方式,就是表现心理行为问题

当孩子表现心理行为问题之后,有些父母就会放下自己的问题,然后把注意力转向孩子,去寻找帮助孩子的方式方法。这样一来,父母的关系或者父母就得到了一个暂时的保护,使得问题不至于继续恶化下去,或者发挥破坏性的作用。

大家可以去观察那些父母不断争吵的家庭,孩子不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总是充满矛盾、缺少温暖的家庭,也很担心父母继续争吵下去会影响到这个家庭的存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有些孩子就会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助父母。

当他们表现心理行为问题,如不去上学、离家出走、抑郁等等的时候,父母可能就会停止冲突,转而来关心孩子。孩子发现当Ta表现心理行为问题之后,父母就不再继续争吵了,Ta就可能会继续表现这些问题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3

获得关注

来自于他人的关注、与他人发生联结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儿童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获得重要他人的关注,当这些关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时候,就可能通过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来获得这些关注。

做了父母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有些孩子到幼儿园之后很不适应,为啥呢?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家里的时候,孩子是众星捧月般地得到照顾、呵护,但到了幼儿园,3、4位老师照看二十多个孩子,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就会比在家里的时候少很多。

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就会通过一些心理行为问题来获得老师的额外关注,例如,排队的时候站到队伍外面来,吃饭的时候拖延等等,每当这个时候,这些孩子都会得到老师额外的照顾。

我们曾经翻译了一本名为《如何做父母》的书,其中就讲了一个学生是如何通过调皮捣蛋的行为来获得老师的关注的

这个孩子在班上经常出现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采取诸如罚站等方式来惩罚他

有一天这个孩子又扰乱课堂秩序被老师叫到教室外罚站,老师发现每当有人从教室门外经过的时候,这个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因为受到惩罚而应该有的那种羞愧,而是眉飞色舞地在给经过的人讲其被罚站的经过。这位老师突然领悟到,我原来以为是在羞辱他,但在他看来似乎变成了奖励,他因为这些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其他人的关注。

于是老师改变了做法。当这个学生再次扰乱课堂秩序的时候,她不再将他罚到教室门外站着,而是让他到没有人的办公室去待着。等到老师下课后回到办公室,也没有马上就去过问他,而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这位老师发现,在她埋头做自己事情的时候,这个学生在不断地用眼睛瞄她,看她有什么反应。过了一段时间,老师都没有反应,这位学生就开口对老师说,我想跟你谈谈。老师只简单地回应了一句,说等你想好了再找我来谈。又过了很久,见老师还是没有反应。这个学生就又开口对老师说,我想好了,我要和你谈。

这一次以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捣过乱了。为什么他不再捣乱了呢?是因为他发现他再捣乱就得不到过去得到的关注了

4

假装无能

假装无能是对那些在发展过程自我感觉面临很大压力,担心正常地发展下去有可能会遇到很大的挫折、失败,或者周围人的消极评价等等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行为问题。

我在咨询过程中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非常的优秀,上的是非常好的一所高中,每次考试几乎都在全年级第一、二的位置,而且,还参加很多社会活动,表现也很优秀。老师、同学、家长都很喜欢她。但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却出现了与上面这些表现不太相称的一个问题:学校恐惧症

她也去看过一些心理咨询,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好转。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她表现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她非常优秀,几乎所有关心她的人都会给她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是到国外去上大学,就要去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大学”“如果你要在国内上大学,就要去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

这些话给她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她担心、害怕万一自己上不了这些学校,会面对什么样的一个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结果的出现,她就通过表现“学校恐惧症”来逃避未来可能的失败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是有其功能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获得某些好处,也就是我们说的“获益”,这些“获益”也就成了他们继续保持这些问题的原因。

而且,还可以看到,儿童青少年表现这些问题,不单单是自己的因素在起作用,更多地是与周围的人,尤其是包括父母等在内的重要他人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试图改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时,要把重要他人纳入在咨询的范围内。

假如你的孩子有某种心理行为问题,想一想Ta要通过这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如果你无法做到很好地理解孩子的这些问题,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家姻心理基于家庭发展与治疗理论和技术,已累计向逾万个家庭提供了心理咨询支持,改善了很多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

作者简介:诺亚方舟,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咨询电话】:010-62279199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