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没辙?问题出在没看清心理根源

网上有不少关于“孩子做作业拖拉”的文章,大多对这个问题的原因作出了分析,比如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和计划性、讨厌学习、对父母的催促和责备有逆反心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注意力难以集中、环境嘈杂等。

这些文章也提供了一些方法,比如把作业拆分成多个小任务、使用计时器和计划表、设立奖惩制度、父母多鼓励少批评、营造安静的氛围等。

在客观上,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父母过分的催促和责备,这涉及到作业拖拉的部分心理根源,父母减少这类行为、多给予鼓励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除此之外,其余大部分方法仍浮于表面。不是方法本身不对,而是在很多现实情况中缺乏了实现的前提。(至于实现的前提是什么,下文后半部分会分析)

所以很多家长发现,本来欢天喜地地学习了一套方法和理论,想象着按照这些招数孩子做作业的效率肯定能提高。结果一实践,发现孩子根本不按设想好的路子出牌,双方又容易发生矛盾。

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来说,学习的重要性、计划性和时间观念的道理他们都懂,理性上也明白父母的苦心,可一写作业就是拖拉。父母长叹:没法管,不管了!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出在这部分家长没有看到背后的心理根源:

孩子一写作业就拖拉、磨蹭、走神、厌烦和焦虑,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遭受过与做作业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对写作业的情景和行为形成了病理性条件反射。



在某个程度上,这与大人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上班总忍不住摸鱼、磨洋工、倒水、上厕所的道理基本雷同。

所以,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这不是孩子光靠理性和自律就能控制的,对已经形成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这很困难;更何况青少年、儿童的理性和自律能力本来就较弱。

那什么叫“与做作业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下举两个真实例子会更加直观。

有时,这些心理创伤来自于家人的激烈争吵、恶劣的家庭氛围。

我们曾经干预过的一个初中男生,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其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大概有2、3次,这孩子做作业时听到父母在客厅互相吼骂,甚至砸东西、大打出手,大吵着要离婚。

他非常害怕父母会离婚,甚至已经想象到了那个家庭破碎的情景,想到自己到底跟着谁,又想到后爸后妈,害怕得不行。其内心极度压抑,忍不住哭了出来,作业也顾不上写了。

旁边的爷爷也很苦恼,一边叹气,一边不断地催促他,“你别管他们,自己好好学习就行,赶快做作业,明天还要上学”。

这孩子就在这样的负性情绪状态下强迫自己做作业,一只手写字,另一只手擦眼泪,爷爷继续在旁催促。其实爷爷的催促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即使爷爷不在场,这个懂事的孩子也会强忍着痛苦完成作业。

很快,他明显出现了学习障碍,作业经常做不完,成绩急剧下滑。父母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两人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他们赶紧和好了,不闹离婚了,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了。但孩子做作业时仍然非常压抑、厌烦,找不回当初的状态了。

用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语言来说,这个孩子就是在强烈的负性情绪下强迫自己写作业,而且长达1、2个小时,形成了非常牢固的病理性条件反射。

有时候,这样的经历只需1次,可能病理性条件反射就形成了。而且即使后续环境得以改善,问题有所缓解,但作用也不十分明显,因为还需要重新塑造关于写作业的、积极的条件反射。

可能以上的例子相对少见。而更多时候,关于写作业的心理创伤来自于父母非理性的作业辅导。

我们干预过的另一个案例,一名初中女学生。她最初表现为一写作业就非常烦躁,总觉得自己不会做、做不对,进度非常慢。

后来又结合其它心理社会因素,她的学习障碍发展得非常严重,完全无法上学,也不能听别人提“学习”“学校”,否则大发脾气,还罹患了抑郁症。

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找到了心理根源,其中最主要的病理性记忆是她妈妈的非理性辅导作业,尤其是其中一件事。

那天晚上她在做作业,妈妈走进来瞄了一眼,指着一道题说她做错了。她认为没做错,向妈妈解释,妈妈听完没作声,离开了房间。可没过一会儿,妈妈又来了,又指出她做错了哪里,她又解释,如此反复了4遍。

她一次比一次烦躁,并开始自我怀疑,一下子建立了严重的病理性条件反射,只要做作业就焦虑、怕做错,效率非常低。

如果中途妈妈出现了,那她心里就更烦,效率更低了。最后甚至泛化成她只要跟妈妈待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就非常压抑、委屈,脑子里全是负性思维内容,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以上这两个例子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代表所有家庭。但通过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孩子遭受过的、与做作业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往往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无意犯下的错误有关。

比如最常见的:

过分的催促、唠叨;

辅导或检查作业时要求过高,不能与孩子当时的能力、状态相匹配,又或者太心急、太粗暴,缺乏耐心和策略;

给孩子的额外学习任务太多、太重,而且强迫孩子必须完成;

由以上行为发展成的不耐烦的批评、数落、贬低,甚至吼孩子,辱骂和动手打孩子……

今年5月,一则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是“学渣”的视频走红网络。

丁教授坦言女儿没有继承自己的高智商,辅导作业时女儿经常学不会,有时他会忍不住吼孩子。

我们曾经对此做出过分析。丁教授的女儿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智商不行,也不是“命”;而是她明显有学习障碍。丁教授辅导作业时吼她,跟她急,这是其学习障碍背后的心理根源之一。

还有,如果父母想辅导孩子做作业,一定要客观、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尤其是那些当年是“学霸”、学历高的父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对比起这些父母上学的年代,如今小学、中学所教授的知识难度明显增大。父母对当年学习的知识也大部分遗忘。

很多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父母,连小学3年级的数学题都解不出来。我是复旦大学硕士,辅导亲戚的初中孩子做作业时,发现我连数学题目都看不太懂!

而且就算父母会做题,也不代表能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讲解出来。所以父母辅导作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如果父母意识不到这些客观问题,就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辅导作业行为,给孩子带来大量心理创伤。

关于写作业的心理创伤形式有很多,现实中的情况不一而足;大部分与家长对孩子学习直接的重视和干预有关,但有时也可能是其它事件。

总之,无论如何变化、如何特殊,它们共同点就是导致孩子在郁闷、愤怒、委屈、悲伤、烦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下写作业。而且反复多次,或者某1、2次的持续时间很长,程度很严重。

所以,“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爸妈轮番上阵,男女混合双打”,这些梗大家开个玩笑无伤大雅。但父母千万不要合理化,甚至以为这是正常情况,而是一定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小部分孩子做作业拖延不是不认真,而是“太认真”。

他们遇到难题非得先做出来,否则就不往下做;对题目反复检查、核对;对结果总是不满意,写了擦擦了写……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复杂,既有叠加性心理创伤,也很可能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叠加性心理创伤往往是在学业上遭受过较大、较多的挫折和打击。可能考试没考好,没攻克下难题,或做作业时反复被纠正。

像上述那个初中女学生,她做作业进度慢就有部分这样因素,背后的心理根源之一是她的妈妈总是反复纠正她的错误,不能看到她写作业时有一丝错误或瑕疵。

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是指孩子很可能在学业上曾受到过度夸奖,被夸奖时感到非常兴奋、高兴,所以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希望不断得到赞扬,不能接受批评和失败。

在以上两方面心理根源的影响下,孩子做作业、做题时几乎战战兢兢,一来因为以前有创伤,怕有丝毫差错会再次受到批评;二来希望达到完美,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维持自己的优秀成绩和美好形象。

如果严重的话,孩子甚至可能有强迫型人格、或强迫型人格改变,在生活学习的很多方面都有追求完美、谨小慎微的表现,甚至可能达到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如果按照我们的系统化心理干预思路,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以上的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令学生对写作业情绪恢复平静。

然后再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引导他们建立关于写作业时的积极情绪,掌握学习技巧,塑造高效的学习状态。

这样的速度很快,我们曾经干预过的患者阿亮,是一名写作业拖拉“重度患者”,经过了4次干预后,他的速度明显提升,写作业的时间从3个小时缩短到半小时,自己有时间玩了,母亲也解放了。

文: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