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了个“坏”朋友——家长能不能干涉孩子的社交?

高考和中考都结束了,学期也到了末尾,暑假的开始代表着孩子们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能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还有一些家长会安排孩子参加夏令营。更多一些孩子会在家里享受假期。

这个时候,孩子们之间彼此预定外出玩耍,家长们看在眼里,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我们接到了好几个家长的提问,都是有关于孩子社交,家长能不能干涉的,所以今天童老师将会回答:家长干涉孩子的社交,可以吗?



家长发现孩子正在交往的朋友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会非常着急,试图干预孩子的社交,规劝或是警告孩子不许和某个孩子再有来往。

家长干涉孩子社交这个问题,由来很久了,非常常见。家长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以成绩、家庭情况、穿着打扮等等来判断孩子。看到一个孩子不爱学习,着装打扮比较出挑就判断孩子品行不好,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单凭想象就已经着急上火了,担忧自己家的孩子也会变成这样,于是就干涉孩子,告诉孩子不要和这个同学一起玩,如果再往来,爸爸就要怎么样……妈妈就要怎么样,各种威逼要挟。

     

类似这种干涉孩子社交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是不建议的。

家长不能盲目,单纯以成绩或是外貌衣着等等来判定一个孩子,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学习差就是坏孩子,以偏概全,不合适。孩子身处在校园,每天面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行为特征的同学,鼓励孩子欣赏每一个人,看到人性中各种各样的展现,适应社交,这样在未来孩子进入社会,更容易适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

有些家长会提问,比如孩子的朋友是个行为乖张的人,有谈恋爱的,孩子会不会也谈恋爱?孩子的同学是个抑郁症患者,孩子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玩,会不会也得抑郁症等等。

     

当家长真的发现了这个情况,比如孩子的身边都是抑郁症患者,很多家长捕风捉影,看到孩子情绪不高就觉得孩子得抑郁症了。我们在做心理工作时,会同家长们这么说:孩子发生了一些事,比如谈恋爱、比如情绪低沉,家长首先要借由这些问题看到孩子的生命状态,对孩子产生好奇,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孩子愿意主动沟通,那很好,也意味着对孩子而言,你是值得信任的人

     

这个时候与孩子深入交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来正确的面对人际关系。如何看待同学,看待老师,看待生命。所谓的不爱学习或是谈恋爱,亦或者抑郁症等等,家长需要了从人文的角度切进去,从心理的角度切进去,让孩子了解这些人的内心,好奇这些发生,真正的融进集体中、融进世界里。

    

这个不爱学习、谈恋爱、或是有情绪问题的同学在渴望什么?作为他的朋友,该如何帮助他,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感悟到什么启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个学习的机会,借由他人的生命学会爱与关怀。

很多家长的处理方法是粗暴的,没有耐心去了解详细,只想一刀切把孩子的交际砍断,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发矛盾,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僵化,不愿意沟通。有些孩子状态会好一点,会和家人沟通,但家长仔细去听,孩子并不会将一些更深的问题,比如个人情感或是恐惧等等,有话题也只是流于表面。

同时,这样粗暴的处理,对于孩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在临床咨询中发现,很多成年人情感闭塞,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在咨询中发现,这样的人往往在幼年以及青春期都属于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的人群

     

人在成长中会复刻父母的行为模式,所以当父母不断的用粗暴的方式去斩断孩子的人际交流时,孩子渐渐会变成一个无感的、无情的人。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有些孩子会展现出两级分化的状态,用大人的眼光去判断事物。比如这些人是怎么样的。那些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就是怎么样的。孩子用批判去看世界,态度冷漠,口吻淡薄。

孩子和世界是割裂的,无法与其他人连系在一起。我们讲人类是团体动物,生命中有一个渴望被人需要的部分。一个与世界割裂的孩子,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工作、婚姻、人际关系等等,单单从当下的身心健康来讲,本身也是消极的

我们建议家长要持开放式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敬畏孩子的灵魂,好奇孩子的生命,尊重孩子的选择,听到孩子的表达。

如果家长能做到这点,孩子必然会对家长非常敞开,如果孩子愿意讲自己的生活,那太棒了,这就是孩子给家长让出了空间,给了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机会。所以不要盲目去否定孩子,不允许孩子,在这个不断否定的过程中,等同于将孩子越推越远。

真正的爱到孩子,而不止于用爱做幌子去“绑架”孩子。如果你无法了解如何正确的爱,欢迎来到童莉茴老师主持的“生命关系”心灵成长小组——体会心情,感知情绪,流动爱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