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心理学的父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长不容易,养育孩子更难。成长是自己主动的过程,会有一些主动权和控制感。养育孩子是在关注和引导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稍不留神就会转为控制,所以难上加难。

父母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育儿会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01.父母更懂得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

20世纪初心理学家如埃瑞克森、温尼科特等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父母如何养育人格健全的孩子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艾瑞克森提到人格发展的8阶段理论。比如在出生后最初的两年里,孩子需要的是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主要的照顾者,一般是母亲,对于孩子的需要能够及时的满足。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也有一些老人会说不要抱他,不然就会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这恰恰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孩子的哭泣是他发出需要的信号,他可能是拉了尿了,渴了饿了,也可能是冷了热了,还有可能各种环境的刺激让他觉得不安全,他想要抱一抱找回温暖安全的感觉。这对于人格的健康发展都有好处。

学过心理学的父母会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育过程。

02.父母能更好地觉察自己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难的应该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知道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阶段,父母看到跌跌撞撞的孩子,看到孩子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中可能会遇到的弯路,家长忍不住的要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经验一股脑地倒给孩子,这样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因为听成了父母的指导和指挥,他很清楚,那个自己是父母期待的样子,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父母积极指导的背后可能是对于自己过往经历的遗憾的补偿,也可能是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渐行渐远,父母想要巩固自己在孩子面前的重要地位,舍不得拉开距离。

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也是父母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候。

一名高中生因为在班级里打牌,被老师请了家长。妈妈跟孩子出来走到走廊时扇了孩子巴掌。孩子停了两分钟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妈妈的行为背后可能有妈妈情绪的崩溃,或许觉得很丢脸,或许觉得很委屈,或许是生活压力太大了,让她忍不住在走廊里就打了孩子。

如果妈妈能顾虑一下走廊里还有孩子的同学,如果妈妈能稍微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或许结果会不同。

父母善于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情绪的崩溃,另一方面也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问题,而不会转移到控制孩子上。

03.父母能更好的放手

学过心理学的父母会更容易意识到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从青春期开始,孩子就像一艘小船开始扬帆起航。父母就像港湾,也许孩子在外经历了风雨,会回到港湾休憩一下。但终究是要回到大海里,去经历自己的人生。

孩子青春期时,有些父母总是指责孩子、挑剔孩子,感觉孩子什么方面都不行。有些是父母自己的投射,是父母觉得自己不行,从而开始担忧孩子的未来。还有一些是父母不舍得放手,不愿意看到孩子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即将独立。因为那也意味着孩子即将离开父母。

有些时候父母还会过分地代劳,帮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这样做不仅增加了父母的付出感,有时候会感慨为什么孩子不懂感恩,不懂回报。

当父母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权利,做各种劳动的权利,当这些事情已变成孩子不擅长的内容,我们很难期待孩子在这些方面懂得付出。而父母代劳的背后也有一种可能是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

通过学习心理学,父母能更好地看清楚自己行为背后的动力,尤其是能够接纳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终究会离开父母开启自己的生活。

学过心理学的父母并不能减少孩子经历的苦难和挫折,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让父母在养育过程孩子的过程中用孩子这面镜子更好得照见自己,让自己持续不断的成长。也会让心理学成为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工具。

父母学过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成长自己。

原创:心理咨询师兰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