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永恒的,但可以被克服

“我心里失落了什么,而又没有东西填补,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空洞,被弃置不理。”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外在世界极速丰富着,而我们的内心却在极速孤独着。相信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都会经历着孤独,也可能是一直陪伴着孤独。


“孤独”这个词看上去便十分清冷,“孤”和“独”放在一起,就仿佛渲染出了双倍的寂寞。

通常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一个不合群、不交朋友、不与社会来往,封闭自我、隔绝外界的人是孤独的,因为其缺少关系的连结。但究其内心孤独与否,旁人无可知晓。可有趣的是,很多不乏朋友环绕,甚至就是当代的现充,内心却也倍感孤独。

那么问题来了,孤独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朋友这么多,却仍然逃不过孤独的煎熬?根据克莱因的理论,孤独是源自当理想照进现实后的失落感。

1、孤独是一种源自脱离母体的失落,来自生死本能的冲突


克莱因认为内在的孤独是一种对无法获得永恒的完美内在状态的一种呐喊。什么是完美的内在状态?

在一个婴儿出生后,从母亲不断地按时按需满足其饥饿感的经验里,ta会觉得自己的全能的,整个世界都以ta为中心。对作为不断提供生命资源的母亲,婴儿是全然信任的,这时一个好客体被内摄了进来。

但在现实中,母亲可能会因为各种事情,无法每次都做到按时按需,ta又会觉得母亲是坏的,不可信任的,这时一个坏客体又被内摄了进来。

分裂的好坏客体就造成了ta的焦虑和困惑,不知下一次能否缓解饥饿感。这种不确定和不安全带来了一种破坏完美状态的失落感,ta不再是全能的。内心却渴望着回到全能的完美状态,渴望着与理想化的母亲建立完美的联系

当然,也许你与父母有过激烈的争吵,内心也有过怨恨或遗憾。这正是因为现实中的父母是不完美的,与你内摄进来的理想化的形象存在差异才导致了冲突,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这之间的落差也正是造成孤独的根源之一。内在的好客体随着现实的映照逐渐失落,伴随着失落带来内心的孤独,而脆弱的内在继而激发了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深层的恐惧我们可能根本无法觉察更无法言说,它是人生的必修课,不是选修课。

2、孤独是对陌生自我的否认或投射

当我们知道潜意识的存在后,每个人可能一生都在探索自我而不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总是在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塑造新的自我,形成新的潜意识。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也就永远无法完全地认识自我从而进行整合,这种内在的无助也催生了孤独感。


我之于我,可能都是陌生的

随时冒出来的新奇想法,都有可能吓到自己。到底有多少的自我是不被我知道的?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谁?

由于无法承受这种永恒的焦虑带来的痛苦,这部分自我要么被否认或者被分裂而投射出去。外在的客体就都变成了坏的存在,导致个体无法信任他人,也无法与他人产生真正的连接,也真正形成了一座孤岛。

3、孤独是自我去理想化的失落,来自严苛超我的谴责

随着个体不断成长和社会化,现实的打击让自我的限制不断被个体认识到。

当初的全能感逐渐降低,就像小时候我们可能都憧憬长大后成为科学家,但慢慢长大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内块料。这其中包含的自我怀疑、对重要他人的怀疑甚至否定都铸成了孤独感的基床。


看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对自我的失望,对理想丧失的失落,让我们产生了孤独感。


这种孤独在严苛的超我环境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超我的形成是复杂的,简而言之,一个拥有严苛超我的个体可能更容易产生强迫倾向且是完美主义的。

而我们本身都是不完美的,那么追求完美的目标就永远无法达成。每一次失败都被内摄进来化为一颗颗落井石。将自我砸到无法成功的罪恶营地,导致个体总是感觉自己是不合格的、不能被理解和接纳的。

4、孤独是永恒的,但也是可以克服的

当然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比如精神分裂个体的孤独感是来自碎片化的自我,根本无从整合。或者过度将自我投射到他人,感觉跟他人融为一体,失去他人就意味着自我的毁灭。

比如一些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暴露出这样的模式,在一起时恨不得长在对方身上,看到对方才能看到自己。一旦失恋分开了,仿佛自己也跟着关系消散了。

总体而言,孤独感是人类一生永恒的主题,我们可能无法单单排除掉这种感觉,但可以在自我探索中通过不断地发现、认识、接纳和哀伤来进行平衡,以降低孤独感带来的痛苦。

“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村上春树《1Q84》


你孤独的时候会做什么?是否也有一个发自内心爱着的人,尽管不能在一起。


文:Dicora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