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去打怪兽”:面对分离焦虑,我们怎样帮助孩子

朋友作为我们当地第一批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出发那天,从接到通知到上车,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她没有时间也不想跟家里人告别,就这样匆匆离开。直到第二天早上,家里人才知道她去武汉支援的消息。


而此时,3岁的女儿,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妈妈了。孩子每天跟姥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要妈妈去打怪兽,我要妈妈回家……”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呢?


一、什么是分离焦虑


孩子在婴儿时期,会主动探索世界,他可能正专注玩手里的一个玩具,这时,他可能突然转身要找妈妈,此时,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他可能会很恐惧。这种短暂焦虑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是在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但是,朋友的女儿,面对与妈妈长时间的分离,她开始痛苦,不安,为妈妈担忧。这种情绪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分离,已经影响了她的生活。


1、什么是分离焦虑


在搜狗百科上,关于分离焦虑是这样定义的: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2、分离焦虑的危险信号


塔玛·琼斯基在《让孩子远离焦虑》书中,对分离焦虑的危险信号进行了罗列。

  • 对于真实的和想象的分离感觉异常痛苦。

  • 对于分离表现为哭泣、黏人、愤怒、呕吐。

  • 做有关父母的噩梦

  • 对于离开家和离开父母,表现出不情愿和拒绝。

  • 频繁检查、反复确认自己爱的人是否安全。

  • 无法自己独处在一个房间,或者不能跟父母在不同楼层,会对此感到极不舒服。

  • 在家里不停地呼叫父母,以此来确定他们的行踪。

  • 频繁往家里打电话,或坚持认为:当孩子出门时,家长要待在家里。

  • 在自己的床上入睡困难,或者无法入睡。

  • 就学困难,频繁往家里打电话,经常出入护理员的办公室。

  • 不能参加表演、实地考察活动。

  • 希望父母各自驾车,作为安全预防措施。

  • 可能会报告他们的不寻常经历,例如觉得总有人盯着他们看,或者自己待在屋子里感觉不舒服。

当某些症状持续出现至少4周,并且对孩子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为分离焦虑症。

3、大人也有分离焦虑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分离焦虑,其实大人也有。生活中一些大的变化,比如出差、去上大学、结婚等会让成年人也产生分离焦虑。


同事结束了产假来上班,坐在办公桌上没多久,就开始给家里打电话,问宝宝睡醒没有,有没有哭闹。如果宝宝一切正常,她心里还能踏实一会儿,如果听说宝宝哭了,她恨不得马上回去照顾宝宝。


孙俪曾在微博上晒出邓超送孩子上学的照片。说他一步三回头,还在旁边偷偷抹眼泪,走到门口又返回教室门口,就是舍不得离开。还调侃说,要送邓先生回幼儿园,重新学习下怎么克服分离焦虑。

图片源于孙俪微博


北卡罗来纳州威克森林大学的艾莉森·史塔克博士说:患有分离焦虑症的成年人会在任何让他们远离亲人的环境中挣扎,他们可能产生极端痛苦和焦虑。


专家们一致认为,经历过童年分离焦虑症的人,在成年后更容易有分离焦虑症。既然孩子大人都容易有分离焦虑,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二、造成分离焦虑的原因


1、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整天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刻监督孩子的生活、学习,一旦发现与自己预期不符,随时都会冲上去纠正孩子行为的高控父母。


朋友是幼儿园的老师,她说,那些在家里被父母保护的很好,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哭闹生病的几率比自理能力好的孩子高出很多。


有的老人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吃的喝的,没等孩子要,老人就送到了嘴边;出去玩,老人怕孩子磕着碰着,经常抱着孩子;跟邻居小朋友玩玩具,老人又担心孩子受欺负,于是让娃在家看动画片……


这样的保护,其实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控制,限制孩子的自主和独立的权利,这样的做法,强化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孩子不敢离开父母的保护,独自面对世界。因而加剧了对分离的恐惧。

2、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说的就是典型的坏情绪传染导致的恶性循环。


很多妈妈因为自己的分离焦虑没有得到合适的化解,而传染给自己的宝宝,让宝宝觉得分离是非常痛苦,恐惧的事情。

结束产假的同事,不光在单位每天担心着宝宝的情况,即使在家里,也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了宝宝。


每次回家,她都会抱着宝宝用很委屈的口吻说:妈妈真想天天在家陪着宝宝不去上班。上班之前也会非常舍不得宝宝,又抱又亲,似走非走。


可见,同事对于和宝宝分离是非常不舍,非常难过的,她的这种情绪潜移默化得影响着宝宝对分离的认知,在孩子的心里种上了分离焦虑的种子。


3、分离的处理方式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当我们说到一个婴儿的时候,这个婴儿不可能单独存在,他一是要跟母亲连接在一起的,因为他需要母亲的乳汁来维持他的生命。


因此,在婴儿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母亲处在共生关系中,有妈妈在,我们才能生存。跟妈妈分离意味着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此时,家人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否顺利渡过。


朋友去武汉支援,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妈妈离开了她,而且很久都没有回来,孩子内心十分的恐惧不安,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家人为了避免孩子哭闹,一直用哄骗的方式阻止她的这种焦虑,结果却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是简单地用恐吓或者欺骗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受家长离开这件事。这样的方式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4、依恋是造成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


依恋是婴儿和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关系,是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研究表明:


当孩子感受到被爱,安全时,他会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与被人交往;如果孩子没有在照顾者身上感受到被爱,安全,他就会表现出焦虑,恐惧,并且不断地在照顾者身上寻求安全感。


因此,当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得到了照顾者也就是妈妈高质量的关爱,他才有足够的安全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相反,孩子会通过哭闹,对抗等各种方法寻求妈妈的关注。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应对分离焦虑呢?


三、怎样应对孩子分离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认为孩子不应该有这样的焦虑情绪,于是想方设法切断孩子的这种情绪,其实,分离焦虑是对自己一种保护,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接纳,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分离焦虑。


1、做安全型依恋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测验”:把12个月大的婴儿放在陌生的房间,母亲离开房间3分钟后再回来,观察婴儿的反应,阐述了人类依恋的本质,并把依恋类型分成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能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探索,虽然母亲离开时,婴儿会明显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她主动与母亲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耍。

矛盾型依恋:婴儿在母亲离开前就很警惕,很难投入到游戏中。母亲离开后非常焦虑,回来时,既想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接触,母亲亲近他,他会拒绝。同时又默默关注母亲的动向。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与否,婴儿似乎没区别。母亲离开时,也不反抗;回来后,婴儿也不理会,其实婴儿不是不在意母亲的离开,只是故意表现出不关心。

混乱型依恋:还有一部分婴儿出现混乱的行为:像被冻住一样僵在原地、身体来回摇晃、在与母亲重聚时蜷成一团等,他们的反应没有规律,难以预测。

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大部分会有抑郁、焦虑、恐惧和胆怯等表现,而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表现的出高度的自尊和积极健康的能力。


而影响依恋的重要因素就是抚养质量,也就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于孩子发出的饮食、睡眠、情绪等需求,母亲是否能够及时回应并给予恰当的满足。


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母亲能够准确、及时地回应孩子的生活、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注视、微笑和对话更多,经常给予孩子充满激情和快乐的拥抱;与孩子一起玩耍,孩子也有一定的独自游戏能力。


在回避型依关系中,母亲情感表达和反应少,与孩子的互动很少,肢体接触少,在情感上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与互动。


在矛盾型依恋关系中,母亲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管的过多,有时干脆不管,上一秒很开心,下一秒可能就是暴怒,孩子很难适应。


在混乱型依恋关系中,母亲的反应缺乏规律,婴儿会出现多种混乱和令人困惑的行为。


有心理学家提出了三个衡量抚养质量的三个标准:


反应性: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的意义所在,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情绪性: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满足愉悦的需要;


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朋友的孩子刚刚4岁,是个大方开朗,积极乐观的男孩子,从来没有因为妈妈跟他分离而焦虑过。即使到陌生环境,也能很快适应。


朋友说,孩子从出生到一周半的时间,都是她自己带的。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她每天虽然辛苦,从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只要有哭闹,她都会第一时间去回应,给足了孩子满满的爱。


老人曾说她这样太惯着孩子了,但是,她知道,在孩子婴儿阶段,跟孩子保持积极地互动,孩子才能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才能给足孩子底气去迎接生活。


因此,在孩子婴儿时期,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全然接纳,对孩子的需求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回应。

2、改变孩子的认知


在《一平方米的静心》这本书中,提到了大脑中的杏仁核,她可以左右我们的情绪,是产生、识别、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


科学家曾经切除了一只猴子的杏仁核组织,结果,这只猴子面对人类、面对危险没有一丝的恐惧和焦虑,变得无所畏惧。


不仅如此,杏仁核经常会把过去的不好经验与现实当下的状况联系起来。


因此,在我们大脑的防御系统中,杏仁核就像一个卫士,时刻保护我们,它能及时把我们从马路上拉开,避免我们被车撞,它也能让我们赶紧躲开一个像蛇的木棍,反应十分迅速,我们根本来不及分析这个危险是不是真实的。


杏仁核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平添很多不必要的恐慌。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分清哪些危险是脑袋里的想法,哪些是会真实发生的。


我们可以让孩子扮演家长,让她把想说的话说给喜欢的毛绒玩具,比如下面这些话,可以经常说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心里强化这样的沟通。

  • 哦,此时我很想妈妈,我知道,妈妈也很想我,妈妈爱我,一会就回来。

  • 我的小脑袋是个顽皮鬼,他现在担心的事情不代表真的会发生。

  • 顽皮鬼,不要吓我,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类似这样的对话,平时可以跟孩子一起演练,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她想听到什么样的话,然后做成自己的小卡片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从恐惧、焦虑中脱离出来,不会深陷其中。


3、情绪梳理七步法


《全脑教养法》书中,介绍了我们在面对恐惧、焦虑情绪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左脑热爱并且渴望秩序,是逻辑的、求实的、语言的和线性的。而右脑是全面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受面部表情、眼神、语气、语调等信号,使我们得以沟通。”


因此,右脑关心场景、感受,专门处理情绪、记忆等。我们的“直觉”就是源于右脑。


当孩子处于分离焦虑的时候,是她的右脑在支配行为,而主管逻辑和事实的左脑,已经退到了右脑的后面,孩子被情绪淹没。此时,家人的任何劝说都是没用的。


为了减少这样失控的场面的发生,我们可以在平时带领孩子一起做定位情绪,正念呼吸的练习,目的就是创造大脑新的回路,当孩子再次遇到情绪来袭时,大脑不会像以前默认被右脑完全支配。


正如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 》中说的:

当我们碰到一个压力事件后,身体就会开始一系列的反应,比如心跳加速、手脚冰凉、胡思乱想等等。但是,当我们一标注,就会把我们身体当中继续分泌恐慌分子的通路截断。人最害怕的是不确定性,当情绪到来时,你会觉得一团乱麻。

然而当我们能够标注时,你的情绪就会安定下来了。英文中有一句话叫作:“Name it,and tame it.”意思是你能命名的,就是你能驯服的。


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做个情绪梳理七步法练习,帮助孩子看到情绪,并且关怀她:


第一步:自我关怀


闭上眼睛,我们一起跟身体做游戏,感受我们的小肚子,跟着我们的呼吸,在一起一伏,就像波浪一样。(可以让宝宝抱着喜欢的毛绒玩具或抱枕,经历5个左右的呼吸后,进行下面的练习)


宝宝昨天上午哭得很伤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带领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就是在用左脑梳理事情的过程,选择的事情,一定要难受强度不是很高的,如果此时谈论到这件事,孩子还有很强的情绪,这个练习就要终止。)


宝宝好难过,我们给身体做个检查好不好,看看宝宝难过时,身体哪里不舒服呢?然后我们问问她,她怎样会舒服些,是吸进彩虹的气息,还是给她揉一揉。(相信你的宝宝,他非常智慧,一定知道需要怎样做)


宝宝真的很伤心,现在手里的小熊就像宝宝一样伤心,我们抱抱她好不好。(如果宝宝还有一些轻微的情绪,给宝宝时间哭泣)


我们说些让她高兴地话,好不好。(如果没有话,也不要强求)


第二步:探索需求


宝宝当时这么伤心,想要妈妈怎样?妈妈想要做什么呢?(宝宝可能会说:不要妈妈上班、要妈妈抱抱等等)


第三步:情绪ABC


妈妈离开时,宝宝是担心什么吗?还是害怕什么?(让宝宝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解读,然后跟宝宝探索这些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妈妈非常爱宝宝,妈妈会离开不回来吗?(当情绪回到身体,右脑回到左脑,孩子此时会非常确定,妈妈爱宝宝)


第四步:与智者对话


我们一起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宝宝想去哪里呢(探索让宝宝安全,舒服的地方,可以是现实中的乐园也可以是动画片里的神秘乐园)


乐园住着宝宝最爱的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卡通人物,总之是宝宝非常信任的)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她,她都会告诉你答案。(引导宝宝说出对妈妈分开这件事的担忧、解决办法)


宝宝可能会问:我不想妈妈上班、我不想妈妈离开时那么难过等等问题。妈妈负责引导孩子说:你的爱莎公主非常智慧、勇敢、坚强,她会告诉你答案(如果孩子说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跳过这个阶段,告诉孩子可能爱莎公主需要回去好好想想,不要削弱孩子真实的感受)

第五步:核对


跟妈妈沟通核对,妈妈离开后会不会不回来了。


第六步:制定计划


如果以后妈妈需要出门,宝宝希望妈妈怎样做会舒服些,或者妈妈离开后,宝宝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等妈妈回家呢?


第七步:收获总结


很多时候事情不会真的发生,是我们的“大脑虫”在故意捣乱,以后他再来捣乱,我们可以深呼吸,不理他。


这就是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中说的情绪七步法:


自我关怀探索自在需求情绪ABC-与智者对话核对行动计划总结收获


这样的练习,能够让孩子在自己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当然,这是一个长久的练习才能看到的结果,但是,我们的孩子是天生的冥想家,是最接近真理的,他们时刻都是活在当下的,所以,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会很快进入冥想的状态。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们不要过度紧张,要全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耐心,成为孩子的托底人。


四、结尾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分离焦虑不是洪水猛兽,她不仅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也是家长成长的必选课。愿我们能够在处理孩子分离焦虑时做智慧的父母,陪伴孩子顺利度过焦虑期,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和自信面对未来。

原创:?暖宝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