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爱的需求和伤害困境?

爱让人向往,乃至渴望。

如果说“爱”过于飘渺无形,过于主观感受,依恋理论的实证研究,可用“依恋”作为“爱”的行为学体现。

关于依恋的研究证明:依恋是一种非常核心的本能,丝毫不亚于人对食物需求的本能。这意味着:“爱”,作为依恋本能的心理体验,爱的需求是深层本能。

本能即是与生俱来,与命俱存。

幼时,作为孩子,追求父母的爱;成年后,追求恋人的爱,及至婚后,期望配偶的爱。

爱是我们一生的主题。

寻求一份爱,看起来并不高的需求,爱的道路为什么如此艰难?

01

爱的需求困境


爱的需求并不是“一种”需求,是“一组”需求。


爱的需求不像肚子饿,虽然吃不同食物口感不一样,但只要是能消化,补充身体所需能量的食物,都可以满足身体补充能量所需要的进食需求。

作为本能的进食需求来说,需要的是能被身体吸收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至于这些物质来自蛋糕、水果、米饭、蔬菜等,进食需求本身不在乎。

不同人的进食需求,都属于需要食物补充能量,不考虑口感的主观选择,从身体的进食需求本能来说,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满足进食需求。比如,对于饥饿的人来说,吃饭、吃面包都能缓解饥饿。

爱的需求不同。

爱涉及理解、尊重、亲密、独特、支持、安全、依靠、包容等不同需求。不同人的“爱的需求组合”不同:不仅需求种类不同,相同需求的比重也不同。


比如,甲的“爱的需求”包含理解、尊重、亲密;乙的“爱的需求”包含亲密、安全、依靠。

甲和乙的爱的需求,都包含亲密,可是亲密在爱中的重要程度却可能不一样。可能乙对亲密更加在乎和敏感,当在爱中感受到不够亲密,便可能感觉对方不再爱自己;对甲来说,可能理解更重要,当感觉到对方不理解自己时,更容易感觉到爱的疏远,亲密虽然重要,但比不上理解的重要程度。

甲对爱的满足,除了亲密,注重理解和尊重,当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才觉得被爱。安全和依靠,不会成为是否感到被爱的标准。

乙却不同,除了亲密,安全和依靠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必须要感到安全和依靠,才感到被爱。相反,对乙来说,理解和尊重不会成为是否感到被爱的标准。

爱的困境之一,是我们常常不清楚自己的“爱的需求”组合,不清楚自己在乎哪些爱的需求。


青椒炒肉,有的人喜欢微辣,有的人喜欢中辣,有的人喜欢加辣;有的人希望少盐少油,有的人喜欢重盐重油。

满足需求,需要先了解需求。

当局者迷,了解自身爱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食物一样,一开始可能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尝过之后,才知道自己不喜欢吃什么,喜欢吃什么。

爱之初,可能不清楚自己爱的需求。当爱遇阻时,分手时,让你感到感情走不下去的因素,那些你在感情中感到没有得到满足的因素,便是你的“爱的需求组合”。


02

爱的伤害困境


爱的又一个困境,是打开满足爱的需求的心门时,心不设防,也增加了被伤害的风险。如同守城,打开城门迎接救援物质时,也是防守最脆弱,最容易被攻破城池的时候。

这是避无可避的两难困境。

爱的需求属于深层心理需求,满足爱的需求,必须深入内心。走进内心,亦是走进心理柔软区域。

保卫我们安全,防止我们受到伤害的警觉机制,将对允许进入我们内心的对方,进行审查,判定是否安全,决定了对方能够进入内心的深度。我们的过往经验,是警觉机制进行安全判断的重要参考标准。

如果我们过去曾被自己爱的人伤害过,警觉机制对爱的满足,将变得非常谨慎,会设置重重考验,以检验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不会伤害自己。

比如,有些人,会在恋爱中做出种种激怒恋人,看似破坏感情的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可能在说:即使我不好,你是否也会爱我?是否会因为我不够好而惩罚我、离开我?

或者是:如果我感到比你强大,你便没有能力伤害我。

如同守城士兵怀疑提供救援物质的人是敌军,为了确保安全,先在对方身上扎几刀,削弱对方伤害的可能性。可由于对方也有警觉机制,会进行自我保护,必然会反击。哪怕知道出于安全需要,可是扎在身上的刀疼痛难忍时,仍然会忍不住进行反击或逃离。

如果过往满足爱的需求的经验是愉悦的,没有被伤害过,寻求爱的满足便会开放,不会设置重重考验。

过往爱的经验,可能是在父母身上寻求爱的满足,也可能是以前的恋爱经历。


成年人较多运用理智功能,恋爱经历的伤害,较少增加警觉机制的过度自动防卫,而是采取理智的自我保护。

幼年在父母身上寻求爱的满足经验,作为心理早期经验,有着较深的“烙印”。同时,理智功能不健全,较多理智之外的感受,成为意识之外的自动化经验,容易转变为警觉机制的自动防卫,体现在成年后的爱的需求满足中。

爱中的自我保护是需要的。理智的自我保护和过度的自动防卫,不是“二选一”,而是在爱中学习,寻找到保护和开放的平衡点。


如果经历过爱的伤害,警觉机制在爱中会出现自动防卫,可能对爱的满足造成阻碍。打破这种两难困境,需要承担风险,试探性开启新的爱的学习。

过程并不容易,带着保护的开放,是满足爱的必经之路。

文:许标  (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学硕士,全职心理咨询师,5000+小时心理咨询经验,2000+小时专业受训经验。)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