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人的心理?

文:李初初
来源:知乎,知乎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yue-ban-dong-dong

你是想了解一些生活现象,还是想走进一个人的内心?

如果是后者,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会颠覆你的观念,让你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

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一句话来总结——

人的心理是看不透的!

问你啊∶

你有真正看透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吗?

看了那么多回答之后,你真的看透某个人了吗?

你为什么那么想看透一个人?

01

“能看透一个人的心理”,如果这是个超能力的话,我是很想拥有的。

这样我在咨询过程中能够省掉很多事情,直接看一眼,就完全知道了困扰对方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跟对方聊很久,也不需要确认对方情况,可以直接给出我的建议。

而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它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比如,直接知道了下属不敢说出来的内心话。

比如,直接看穿了对手耍的小把戏。

比如,直接了解了恋爱对象的谎言,关系也走向破裂。

你看到了吗?

如果真的能看透一个人的心理,生活将变得直接且简单。人与人的交往,也会变得干脆,不造作。

但是,现实生活是,你很难,真的看透一个人的内心。


而很多高赞的回答,说的只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我们读一读就会发现,这些回答更偏向于揭示一些生活现象,而不是了解一个人的心理

02

我猜你会说,

你们学心理学还不了解人的心理吗?

Emmm.

如果有学心理学的,或者从事心理工作的同学,一看到这种问题,应该跟我一样感到非常生气!这就像有人眼巴巴地找到我

ta∶听说你是学心理的,那你说,我现在在想什么?

我∶…

ta∶你怎么连我想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心理学一点用都没有!

我∶????

所以,我们辟了几十年的谣,一个问题就给打回原形了呗!

我可以很认真且很负责地说,「如果某人XXX,那就表明他XXXJ这样的说法,绝对、一定、肯定是错的!

大家不相信的话,可以拿几条去试试。

比如∶

如果某人跟你聊天一直看别的地方,那说明他不想跟你交流。

如果一个女生好看且对人冷漠,那说明她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有过童年阴影。

如果某人做决定很果断,那这样的人内心很坚定,人格很完整。

仅凭一两个外在行为表现,你就可以推断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你咋那么厉害呢?你比弗洛伊德都厉害?

华生、斯金纳都没你秀?

就你能够几秒钟推断出人家心理状态?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一下∶

如果某人跟你聊天一直看别的地方,那说明他不想跟你交流。

但他可能真的是当下有急事要做

如果一个女生好看且对人冷漠,那说明她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有过童年阴影。

人家也可能只是内向型性格,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做个安静的冰美人,不香么

如果某人做决定很果断,那这样的人内心很坚定,人格很完整。

说不定在你没看到的时候,这个人已经思考很久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就像你为什么会有情绪困扰,为什么跟别人产生矛盾,你的行为模式,你的学习方式等等,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但是心理学并不会反过来,用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去推测ta的性格品质,去推测ta的家庭背景。

这个真的不会!

因为这不科学!

03

我特别希望大家来学习心理学的内容,但不是去看这些不科学的回答,因为它们加深了我们固化的一些观念

公交车上,坐最后排和角落位置的人,大多缺乏安全感、警惕性高、自我边界感强。

可能只是其他没有空位了,就刚好坐那了,再说后排和角落里的窗外视野也比较好。

如果父母唠叨你,比如催学习催婚,他们内心其实是害怕的。

不是,他们也有可能是在家中感到孤独,也有可能是进行比较,发现同年龄层的其他人都做祖父母了,感到羡慕。

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恐惧。


内心充满爱的女生,一般比较主动热情,不大敏感。

这就更绝对了。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能是个人性格、也可能是家庭环境,也可能是遭遇的经历等等。

看到这里,你大概也明白了,其实人的心理,不能一概而论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的内心,更能对人的情感、行为,面对环境产生的反应。但人是多变的,如果想了解某个人,一定是需要有个长期的接触,才能理解ta的处境、ta的行为以及ta的心理。

04

我知道你仍然很想了解某一个人,就像学习心理学的每个人一样,都希望通过学习到的内容,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生活。

所以,我给你几个建议。

先记住一个前提,请你不要带任何预设去走近某个人。

这种预设指的是例如”某个女生家境好,所以她从小被宠爱,肯定骄纵惯了”;例如”某个男生很爱读书,那他肯定谈吐不凡,素质很好”。

不要带预设,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慢慢去了解ta。

在交往或者交流的过程中,以下三点,对于你了解这个人,肯定会有帮助。

(1)抛却自我,倾叫听对方。

认真倾听,无条件地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很多想法,你想到很多话可以说,也请你控制自己,先听ta说。等到ta停了下来,你再说你听完的感受,和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千万不要在过程中打断别人,因为交流是双向的过程,如果谈话总是被对方打断,表达的内容很可能就变了,你想要了解ta的真实想法,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2)结合非言语信息,理解言语深意。

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结合ta的非言语信息去理解ta的意思。非言语的信息包括表情,眉眼舒展还是眉头紧锁,面部表情是愤怒还是忧虑,还有是否频繁使用的语气词,比如唉声叹气、比如一直惊叹等等,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3)既知前因,也知后果。

在听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只听最关键的事情经过,想要了解真相,想要读懂对方的情绪,一定要从起因开始去探索。

事件的背景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问一下,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当时是什么情况?最后怎么样了?当你得知事情的全貌,你才能确切地理解对方产生的情绪,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

最后,

让我们回到题主的描述∶

一个爱说爱笑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眼睛可以随时注意身边一切(主要她可以注意到别人的眼神)另一个沉着冷静,少言少语,也能随时注意身边的眼神,而且不爱笑,他们两个分别什么心理?

首先,假设题主的描述是这两个人的常态,一个活泼爱笑,一个沉着冷静,那么两人的性格气质应该是不同的,一个更倾向于外向型,一个更倾向于内向型。其次,两人都能注意身边的眼神,说明性格方面是相对敏感一些的。

没有更多信息可以分析了,其他心理方面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了。

最重要的就是,

凡事皆有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总带着固执的见解去分析自己的行为。

那么,我们也不要这样去做。

作者简介:李初初,现居上海,所在行业:咨询分析,职业经历:上海市中学 · 心理老师,教育经历:华东师范大学 · 应用心理学,知乎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yue-ban-dong-dong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