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巴凯特现象”,成为更好的我?| 心理词条

一、

从“东施效颦”

看“巴凯特现象”

在我幼年的时候,便听长者们讲起“东施效颦”的典故,故事里,西施乃是绝色佳人,一颦一笑都能颠倒众生,而同村邻家还有一女叫东施,此女十分嫉妒西施美貌,便举手投足都效仿西施,连西施有心痛病自己也巴巴的跟着学其病态,结果适得其反,丑态百出,贻笑大方。

当时听这故事只觉得东施这女子荒唐,虽自己爱美也无可厚非,但因为攀比被欲望冲昏头脑,画虎不成反类犬。后来又觉得东施这个姑娘活的真是太累,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何苦来哉!


世间风华绝代之人凤毛麟角,有人是分子式中的显眼的“分子”,那么定有大部分人会成为平凡的“分母”,这是一个概率问题,这也是这个世界残酷的真相。

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巴凯特现象”,描述的就是人类社会中一部分人强烈的攀比心态。无论是《庄子·天运》效颦的东施,还是《世说新语》中相互斗富的王恺与石崇,都是“巴凯特现象”的体现。

而古往今来,活在“比较”中的人往往会在“比较”中丢失了“自我”,最后往往只会得到一个荒凉的结局。但哪怕警世恒言字字珠玑,也会有人前仆后继成为“嫉妒的化身”,只因身在庐山之中,陷入了偏执的心理困局。

二、

“巴凯特现象”

定义阐述和来源


(一)“巴凯特现象”定义

“巴凯特现象”指的是:一种社会攀比所带来的心理反应。


这种现象是当人身在在某种人际环境中时,会不自觉把自己与他人形成对比,周遭如果有人功成名就生活富裕,自己就会感觉到不满嫉妒,心中焦躁不安,周遭如果有人过的落魄庸碌完事不顺,自己就会感觉高人一等,心中洋洋自得。

在这种心态之下,人会以自己为中心,建立评价坐标系。往往当事人会沉溺在于他人的对比中不能自拔,自己的注意力全部会放在与他人的“差距”中,以获得自我消极或愉悦的心理感受。

(二)“巴凯特现象”的来源

“巴凯特现象”全名为:“海辛丝·巴凯特现象”。这一现象以一个电视剧的虚拟人物命名。

由于剧情中该角色极其具备社会代表性和争论性而被人熟知,心理学界认为海辛丝·巴凯特此人的认知行为表现在社会中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于是,以此人之姓名定义了由人类社会攀比而引发的心理反应现象。

该“现象”源自于英国广播公司曾播放过一个情景系列喜剧《Keeping Up Appearances》(《保护面子》也可译为《维护面子》)中的一个名叫海辛丝·巴凯特的角色。

巴凯特是一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她非常爱面子,且日日喜欢窥探自己的邻居,喜欢打听些蜚短流长,一旦发现邻居更加富有社会地位提高,就会表现出不高兴不舒服,面对生活条件窘迫过的不如自己的邻居就会产生强烈的优越感,对自己的穷亲戚也是一脸嫌弃。

演员帕特丽夏·劳特利把海辛丝·巴凯特这个极度渴望向上爬的爱面子势利大妈演绎的淋漓尽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其实不乏有巴凯特这样的人,而我们自己也可能有意无意的成为“巴凯特”。

我们人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在这个蜘蛛网般的世界里,我们总会和其他人产生关联,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卷入到和其他人的对比中,而“强弱”“贫富”“美丑”等都会在比较中形成。

当我们没有办法以平常心对待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之时,就容易产生“嫉妒”“轻蔑”等等情绪。

三、

关于“巴凯特现象”的案例分享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不乏“巴凯特现象”。

我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那会,可谓是满腔热血,天天幻想自己能赶快走上人生巅峰。那时人是膨胀的,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样子,总想赶紧升职加薪,在同届中能够脱颖而出,渴望得到认可的我可谓是拼了命的工作。

我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凡事总想争个头筹,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当时已然产生了职场中的“孔雀效应”,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攀比的陷阱中,人变得很自负,全然不知要韬光养晦,对于工作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也会产生优越感。

殊不知我的狂妄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这也直接导致后来我受到了很多“明枪暗箭”。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一直一往无前,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同行竞争激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一次内部考核,有位同届的同事全方位的超越了我,且得到了赏识和提拔。

我因此挫败得不行,内心的失落如排山倒海而来。我开始把那位同事当做自己的假想敌,心里和他暗自较劲,自己业绩比他更好的时候便会在心中洋洋自得,久而久之,我的心态开始变得非常不稳定,因为我太想“赢”,把许多的精力都放在和同事的攀比上,人也更加浮躁,而且经常感觉焦虑烦躁,导致沉不下心来,工作效率也降低了。

我也是在后来的事业发展中跌了很多跤以后才幡然醒悟。

我一直在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却遗忘了自己的初心。因盲目的想要攀比,想要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优越感”,便陷入了恶性竞争之中,我满脑子想的不是如何前进,而是别人如何后退,自然就打乱了自我发展的节奏。


人有七情六欲,也会产生自卑或自负,容易被感性支配在冲动之下丧失了理性,就如电视剧中的巴凯特女士一般,沉溺与他人对比之中,迷失掉了自我的秩序。


四、

“巴凯特现象”的相关科普及延伸

(一)关于“巴凯特现象”的触发条件:

这个世界上,有高峰就有平原,有英才豪杰就有庸碌之辈。


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在人类社会,“差距”永远都会存在。

有趣的是,我们对于离自己现实生活很远的那些高智商、高能力、高收入的人很少会产生“巴凯特现象”,好比我们不会因为某某国首富成为世界首富而感觉心里不舒服,我们对于那些载入史册的伟人、对于那些各个领域获得至高荣誉的精英也很不容易产生嫉妒,甚至我们会对这些人产生强烈的崇拜感。

而对于在我们生活中离我们很近尤其是会经常有所接触的人们,我们更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恨等情绪,也就更容易产生“巴凯特现象”。

英国《独立报》在2004年的期刊中提到: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搬家离开去富人区生活会更加幸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研究,与富人住在一起,会引发失望情绪,而且会对邻居产生嫉妒心理。你的心情会比搬家前更糟糕。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触发“巴凯特现象”的关键在于“社交距离”,我们似乎更容易对“邻居”、“同窗”“同事”等产生攀比心理,因为这些人在我们的生活半径以内,他们更容易成为和自己对比的对象,而如果自己和周遭他人差距很大,就会触发“巴凯特现象”。

(二)关于“邻居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埃尔佐·卢特默说:“我们的幸福与我们邻居的富裕程度成反比,如果你被富有的邻居包围着,你就会感觉不幸福。”

正如前文所言,我们更容易与自己在同一生活半径内的人产生“巴凯特现象”。而邻居的富有或贫困,大概率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在21世纪初期美国研究人员对“邻里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被称为“邻居的负面影响”。并且解释了“巴凯特现象”在邻里人际关系中的体现。

研究人员埃尔佐·卢特默对受访者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他把“幸福”划分为1至7个等级。第7级为最高级“非常幸福”。研究人员让受访者自己评定幸福等级。

根据调研发现,幸福等级为1的人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自己和自己的邻居差距大。幸福等级最低的人们认为,自己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而邻居的各种成就都会对当事人产生焦虑刺激,让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生活感到失望。

研究认为“赶不上邻居生活水平”是导致不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邻居的负面影响”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重视:


  • 自己要远离富人,因为一山自有一山高。

因为和富人邻居住在一起会因为攀比而痛苦,而且这种攀比无有尽头,就如同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因西施之美而痛苦一样,就算没有西施,也会有其他美人出现的概率。

  • 与比自己贫弱的人或与穷人相比较就会产生幸福感。

因为这是一种绝对的降维打击,“巴凯特现象”中,当事人巴凯特女士会对不如自己的人产生优越心理,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如你,你就成为了凤毛麟角。你的虚荣心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改变邻里环境也许也是一种选择。

  • 与邻居保持着密切友好关系的人比那些邻居间保持距离的人感觉更痛苦。

所谓距离产生美。当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断卷入,就难免会产生“攀比之心”。人们普遍认为,搞好邻里关系会让人幸福,而研究结论却与之相反。

研究还发现,若邻居家庭比自己富有,那么就更容易产生家庭内部矛盾,比如造成夫妻关系不和睦等。


五、

关于“巴凯特现象”的个人见解

(一)把自己感受的幸福与否,全然仰赖与周遭人的相对强弱,这就等于把自己放在情绪认知的跷跷板之上,难以形成真正的心理安全感。

我认为“巴凯特现象”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因为,无论是对比自己好的人心怀不满,还是对比自己差的人傲睨自若,都不是一种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人生漫长,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建立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如果人人都如“巴凯特”,那么人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在自负和自卑之间不断拉扯。长此以往,定然会耗尽心神,蹉跎岁月。

当我们被嫉妒和虚荣蒙蔽双眼,活在攀比之中与人较劲儿,我们就很难带着理性去生活,也会迷失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终错过属于自己真正的美好,徒留哀叹。


(二)人往高处走水往高处流,良心竞争是促进个人发展的绿色途径。不能因为恐惧挫败就不去面对挑战,更不能为了获得骄傲而总是向下比较。

在“巴凯特现象”中,人是渴望通过别人不如自己而获得优越感的,对于身边比自己强大的人会感受到焦虑。所以为了得到心理短暂的满足去拉踩不如自己的人。

人的自我评价往往会随着个人经历的变化而起伏,越是自我评价低的人越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便会越来越不愿意接近比自己强的人,甚至会把他人成功恶意解读,来合理化自己的懒惰,这样人自然就会变得心浮气躁,难以务实,也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成长进步。自我认知也只会不断下降。

若只想着提高优越感,和不如自己的人相处,一则带着轻慢态度与人相交其心不实,他人也难以诚相待,更容易破坏甚至恶化人际关系,二则若是眼睛只知道往下看,总是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会变得飘飘然,失去进取发奋之心。



(三)如何避免陷入“巴凯特现象”的陷阱。

  • 莫要本末倒置,更不能随波逐流,把生活的重心回归自我。

当我们陷入“巴凯特现象”之中,就会把自己拉入错误的评价体系之内,人如水上浮萍,毫无立心之本,自己的喜怒哀乐全凭别人日子好坏所波动。

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不能像剧中巴凯特一样天天盯着别人不放。我们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重心”,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通过自我书写、冥想等方式,感知自我存在的力量。

可以尝试着进行自我评估,客观的分析自己长处短板,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价值。只有成为了自己的“知己”,懂得善待自己,自重自爱,才能获得身心成长。

  • 放下心中偏执,平衡心理矛盾,实现自我接纳。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忍不住和他人攀比,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疙瘩”,就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男主欧维因为太好面子而和邻居较劲多年一样,人一旦变得偏执,就会丧失理性。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高人一等”把自己变成逐日的夸父。

当我们不由自主般的变成“巴凯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调节好心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尝试着深呼吸,自我内观,察觉自己的消极情绪,慢慢的实现自洽。

  • 找到属于自己的灯塔,打破迷惘,勇敢走出心中迷宫。

自我成长是一条很艰难的路,而这条路是孤独的,我们总会被各种因素所影响,甚至我们会因为攀比而走进一条虚妄的迷宫。要想一步步强大起来,不被他人所动摇,那么就需要坚定自己的心志

。人需要对自己负责,我们需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建立属于自己的发展计划,并且坚定不移的去实施。在一点点向自己理想靠近的过程中,自信心也会慢慢的提高。

六、

我们都不要成为“巴凯特”

而要成为最好的“我”

佛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人生诸般烦恼皆由此起。我们总是无法甘心于自己的平凡,我们总是无法释怀那些求而不得的名利。于是我们在不自觉间就成为了执着于攀比的“巴凯特”,但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旅程,我们当不辜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田勘.不与富人为临[J].中国商人,2005(07).
[2]杨孝文.与穷人为邻易感到幸福[J].北京科技报,2004(09).
[3]红颜.四招治愈职场“攀比感”[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04):56-57.
作者:熊猫君刘女士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