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善良这个词颇有好感,从小被教育要善良,也被夸,是一个善良的人。直到后来感觉善良给了自己很多不能申诉的辛苦,于是重新审视到底何为善良!

01

这种善良不是真的


前几天我们几位咨询师在咨询中心欢谈,关于自己过去“怂”的经历。看到那时候那种所谓的良善,给了我们并没有多好的感受,而是委屈和愤怒。

 

相谈时,更加促进了彼此的理解。幼年的我们被教育要做善良的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往往发现,这种退让带给我们的是更多屈辱的回忆。虽然现在已经谈笑过去,但那时的体验是真切的。

 

现在,我们发现自己的力量,开始有了更加幸福的感觉.


发现这才是人生的正确输入姿势,而不是所谓的“善良”。


记得有一次课上,一位教授分享了一个故事,到现在我都非常的记忆犹新,也刷新了我的认知。


故事是这样的,他说有一位女士慕名来拜访这位教授,教授也比较热情的接待了她,并一同用餐。


女士在和教授交流的时候,满心自豪的说了一件事:


她曾经去一个地方旅游,那个地方比较偏僻,当地人也比较穷困,厕所都是有人守着的,需要收费。有一次她去了一趟厕所,发现守厕所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女士就觉得她很可怜,于是摘下自己脖子上的项链送给了女孩。她说这根项链价值两万。


说到这里,教授一言不发,也不见笑容。女士有些奇怪,就问教授,有什么问题吗?


教授回答:“你知道这样可能会害了这个孩子吗?”


女士不解:“我做了如此的善事,怎么可能会害了她呢,她感激我都来不及呀。”


教授说,一个孩子在这里守厕所只是暂时的,当她有一天发现原来守厕所能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时,家里人或者她自己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就会让女孩一直守着?


守株待兔的故事我们听起来很搞笑,但是现实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呀。女士恍然大悟。

 

酒过三巡,她说,自己总是闷闷不乐,因为她总是去付出,去救济他人,去做一些公益,但是经常拒之门外,或者冷眼相待。最近自己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对前路也很迷茫。


教授说:“你看着都是在做善事,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善事是为你自己做的呢?为了显示你的善心,让你自己觉得有价值,可以帮助人,所以居高临下的去施舍一些给她们?女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02

重新定义善良


我想大家看到这里,也有了一些思绪。我们平时说的善良,以前都是这样被理解的:对她人百依百顺,富有同情心就是善良。

 

今天我想把善良这个词给重新定义一下:真正的善良,是一种尊重

 

一种可以对自己负责,让他人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而不是一种退让和施舍。


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样的心态,我这么善良,为什么你还这么对我?因为人善被人欺?所以就会怪自己太善良了。


这是我们对自己非常深的误解。很多人的善良,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保持“好”口碑的借口。我是一个好人,善良的人,所以不能和别人起冲突,不能拒绝别人,别人有什么事情都要帮忙去做。


这种我们叫“讨好型”人格。为了他人,忽视自己的感受。讨好型的人在生活中事事为他人着想,活得有些卑微。但是却有很多欲言又止的需要,如果他人没有看到这些背后的需要,那么她就会慢慢生长怨气。


比如生活中妻子总是处处讨好丈夫,什么事情都自己搞定,然后期待丈夫的肯定和支持,但是发现没有获得应有的疼爱,就会心生难过,觉得所托非人。而丈夫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婚姻中的罪人。因为他没有付出,都在“索取”。其实这个“索取”是妻子硬塞进他的手里,而他完全没有办法拒绝。


到了最后,丈夫觉得家庭很压抑,往往就会利用各种方式逃离家庭,比如工作忙,找小三,打牌,应酬等等。


这种互动模式当然不是一个人促成的,那是因为我们对对方的讨好没有意识,慢慢的接受了这种讨好,然后又忽视了讨好背后的心理交易。导致关系就慢慢走向分离。


03

给善良一个标准


1. 善良首先是照顾好自己


没有人可以忽略自己而全身心的照顾他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也不可能持久的进行。你看那些默默追求姑娘的小伙子,一旦获得了姑娘的青睐,结婚以后就换了一副面孔。你看那些在家里默默付出的妻子,最终收获了一个破碎的家庭。

所以,如果我们失去了自我,那么善良就失去了意义。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这就是善良的第一道界限。

 

我最害怕听到有人说,我做一切都是为了某某人(丈夫或者孩子或者其他亲人)。因为做一切都为了他人,那对方是有极大的责任,要承担起这个人的一切。

 

一辈子已经够惨了,还得背负两辈子,谁能受得了呢?为什么孩子容易出问题?那是很多父母就这么干的,所以孩子还可能背负三辈子!

 

2. 善良得尊重他人


很多人滥用善心,我觉得是对你好,于是就做了。殊不知,那个到底是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当然这个分辨真的很难,因为对方也有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那么我们就需要有边界,轻易不展示自己的善良,因为很有可能会伤害对方。就像我们步步忍让,还让对方得寸进尺。

 

就像上面那个女士的案例一样,她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成为一个让女孩赚钱的导火索。

 

平常的公益行为,我觉得是可以做的,我也经常会被一些做好事的人感动。但是我们也要有意识,授人与渔的事情要比授人与鱼要更好。


3. 善良是心中有他人


我们做很多事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对面的几个人。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如果在大众面前表扬一个人,就是贬低了另外的那些人。


这种无意识的伤害时刻在我们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的时候发生。有些人觉得我为什么不值得被帮助,你为什么就去帮助别人了?

所以善良,需要考虑到更多的人,以及环境的影响。所以善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可以每天问自己一句:你今天善良了吗?

文:王丽芳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