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悦纳自我?从“扬长避短”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只有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我们才不会再被自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折磨,才不会再被生活里的各种问题折腾到心理上难以承受,才不会因为外界传来的不同于自己的声音而感到自己被深深伤害。

悦纳自我,我们便可做到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人。

       

但是,我们虽然知道要悦纳自己,却往往是“知道而做不到”。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身上存在着这么多糟糕的、为人所诟病的缺点和不足,自己身上存在着这么多明显的、严重的问题,自己和那些自信开朗的人比起来差的太远太远,这样一个自己,我们该怎么喜欢自己呢?我们又该怎么去接纳那些缺点、那些不好的部分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许多人,他们可能对心理学知识已经有了很多的涉猎,也迫切地想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不愉快、不幸福,但“知道这么多道理,我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我看来,这只有一个原因:我们还不清楚该怎么调整自己认识自我的视角。

01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说到自我认知,我们就不得不先提一下辩证法。

       

《道德经》有言:“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二者,代表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观点。矛盾对立的两面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二者是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也同时存在。

       

而这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想象中非黑即白的世界,它不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存在着那些绝对正义和绝对邪恶的阵营,这个世界上生命的存在方式要更为复杂,它们往往同时具备着两个截然相反的属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黑白之间并不明确的界限:人性也是复杂的,好与坏、善与恶、正与邪,往往糅合在一起。

       

所以,全盘否定便是不可取的。

       

而且,对立双方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02  我们的认知误区

当我们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时候,我们便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为何悦纳自己才可以摆脱痛苦的自我暗示和内心纠结,那是因为,我们悦纳自己的时候,是站在一个更全面、宏观、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自己身上的曾让人极度痛苦想着摆脱掉的弊病。

       

因为第一,这些缺点并不是我们的全部,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对的优点和优势。

       

第二,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其积极意义和作用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起到过不为我们所留意的正面作用。优点和缺点,其实可以相互转化。

       

而我们所犯的错误便是,只盯着那些我们讨厌的所谓缺点的消极部分、我们不喜欢的部分,却忽视了自己身上正面的部分,和那些缺点的积极意义。

       

这往往会引发我们对自身表现不好的那部分的过度敏感。而当我们敏感、过于关注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反而会难以把关注点从消极的部分移开,而加剧自己的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对一群人说“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然而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却就是那头“粉红色的大象”。

       

这就是为什么假如有人害怕脸红,一直想让自己不脸红,反而会导致脸红更加难以控制,最终社交恐惧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关注假如放错了位置,便会过滤掉其他的信息,而只留下关注着的部分。

       

有谁能接受自己是个被定性为“不好”的人呢?答案是没有人能接受。我们只盯着消极的、不好的部分看,便越来越挫败,越来越难以形成自信。而这种长期对自己“不好”层面的关注又会加剧我们不好的表现,久而久之,便成了恶性循环。


03  怎样改变认知?

当然是“扬长避短”

       

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会出现认知方面的偏差,就肯定得追问: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呢?怎么样让自己关注到事情、自己的积极一面?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积极地寻找自身的优势和优点,帮自己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就是要重新定义自己的缺点。

       

这便是我所谓的“扬长避短”——一方面发扬自身长处和优势,避开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同时也发扬自己难以克服的缺点的积极作用,帮自己重新喜欢上自己难以更改的缺点。

      

这该怎么做呢?

      

我先讲个小故事。

      

畅销书作者张萌在《加速:从拖延到高效,过三倍速度人生》里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她有个朋友Nancy,没什么特长,也没什么突出的技能优势,但她仔细观察后,却发现Nancy有个特点,喜欢整理东西。不管是空间整理,还是文字整理,她都做得非常棒。

于是张萌建议她朝这个方向努力,于是Nancy开公众号、写整理类问答,还去日本学习整理术,最后果真将这方面变成了自己的个人属性,慢慢打响了知名度,这方面也算小有建树了。

      

张萌在这里提出,所谓的特长可能只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而别人不一定具备。

      

那我们也可以想想,我们真的没有一样特长吗?在生活中,我们可不可以发掘出自己身上这些细小的闪光点呢?比如。我们可以是喜欢下厨,便去有意培养自己下厨这方面的技能,一开始可能也就是做的比一般人稍微好点,那之后随着我们刻意的练习,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到了可以当老师教别人的地步呢?

或者我们喜欢同别人聊天,那可不可以发展我们的沟通技巧,让自己变得更加懂得别人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说出适当的话,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让别人开心、自己也收获满足感的沟通专家呢?

       

而不擅长的部分,我们便避开,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是完美的,也无需去证明自己的完美。我们大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只要我们有擅长的部分,我们便足够培养自己的信心了。

       

其次,该怎么样重新定义自己的缺点,我想最重要的也不过是拿出纸笔,写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然后把那些特点反过来看看,它是否还有着可以用其他相反性质的词汇去描述的办法。

       

我自己给自己做过一次,比如文静喜独处,我便想到它除了影响社交能力之外,还对我学习方面的思维活跃度有影响,我独处时的时间利用效率反而更高;再比如我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这个特点却让我也具备了完美主义倾向,容易感到挫败。

       

任何一个特点也不过只是特点而已,认识方式改变,我们便能改变自己的心态,重塑自我价值感。

本文作者:油纸伞。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